《卫星与网络》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1月26日,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颗卫星将与后续发射的B星组网运行,开展地表形变监测和地形测绘,为我国地质灾害自主卫星检测与防治工作提供支撑,维护国家资源,守护生态安全。
双星填补空白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总指挥李瑞祥介绍,这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系统的任务是同时研制统一型号的2颗L波段差分干涉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和B星,并提供在轨技术支持。该卫星既有在轨的任务规划,要求获取SAR观测数据,又要具备相应的辅助收集能力、覆盖特性、存放特性,满足多用户的任务规划和要求。
李瑞祥介绍,该卫星通过搭载L波段多极化SAR,利用差分干涉形变测量和干涉测高的技术,对指定区域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和地形测绘。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模式、多极化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急管理、林业草原监测等领域,主要为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草原局、中国地震局等行业部门提供公益数据服务。
“双星填补了我国L波段陆地探测卫星的空白。”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副总设计师、执行总师魏春介绍,L波段信号具有波长长、穿透性好的特点,可以穿透这些植被覆盖区域进行平面测量,相比其他波段更容易生成满足形变测量要求的干涉图。“比如,在对森林地表进行观测时,L波段信号可以穿过20米高的大树,准确测量地面高度,而不是只能测出森林高度。”
魏春介绍,陆地探测一号卫星是首颗应用北斗三号新体制信号的卫星,实现了对高精度北斗的在轨应用。
其实,国际上大多数L波段SAR在轨期间,卫星的导航系统是不工作的。因为导航卫星都是L波段卫星,采用同一频段,会产生同频干扰。对此,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团队率先提出了一种脉冲技术,解决了同频干扰下的高精度定轨难题。运用该技术,卫星雷达开启期间也能接收到高精度北斗信号,满足定轨需求。
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张丙良介绍,作为国内首型L波段陆地探测卫星,双星研制工作技术新、难度大,也牵引着多个关键技术和核心元器件实现了从无到有、自主可控。例如,针对载荷特点,卫星采用了气浮悬挂展开装置,属国内首个。在研制阶段,团队制作了很多工装设备开展试验验证,用半年时间克服难点,专门研制出了气浮悬挂装置。
既能“各守一方” 又能“跳交谊舞”
魏春介绍,双星组网后, A星和B星可以互为“主角”“配角”,以跟飞、绕飞这2种在轨飞行模式展开工作,地表形变测量精度达毫米级。
其中,跟飞模式是指两颗卫星在圆轨道间隔180度飞行。在跟飞模式中,双星可以实现高频次对地观测。“比如,对北京原先8天看一次,现在4天就能看一次”,能够持续进行加密观测,更好地监测地表形变。
跟飞时,双星还能实现大尺度、毫米级的高精度地表形变测量,能够服务于地震灾害等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为地面沉降、滑坡、地面塌陷、地震变形等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是早期识别复杂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利器”。
和其他SAR卫星相比,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利用L频段,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混合模式极化。这让卫星具备了圆极化、简缩极化等先进的极化测量模式,可以提升卫星的定量遥感能力,更好地为土地利用分类等业务提供数据保障。
双星还有绕飞模式。魏春形象地将双星绕飞模式比作“跳交谊舞”——一颗卫星在轨道飞行,“舞伴”飞在它的左侧或右侧,两颗卫星一起看往同一方向。
绕飞模式中,两颗卫星之间间隔很近。绕飞模式主要用于测高,可以观测到森林、险峻山地等地质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多应用于林业领域,可以为植被生物量估算等业务提供数据保障。绕飞模式中,双星可以实现星载干涉测量、多模式极化系统设计,这也是国际首个具备单轨多模式极化干涉技术的卫星。
“在轨期间,双星的跟飞和绕飞这2种模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而灵活切换。”魏春说,“相比A星,B星还搭载了星上SAR实时处理设备,在星上完成数据处理,直接传回图像,为应急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5年研制了3.5颗星”
卫星从2016年10月20日立项,到去年年底完成研制,研制历时5年。5年间,团队研制了1个初样平台、2台初样载荷,2颗正样卫星,“相当于5年研制了3.5颗卫星”。
卫星指挥线系统根据双星的研制特点,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按照“一支卫星研制队伍、一套地面设备”的思路,合理优化了卫星总装测试过程中人员的岗位配置,在短短5年内成功完成了3.5颗卫星的研制任务。
“从初样到正样,团队扎实做好每一次试验。有一个月,连续做了20天连续不间断的电测。设计师队伍中,60%是年轻人,这些小孩跟着我们加班加点,只要研制需要,就毫无怨言。”魏春说。
张丙良回忆,在正样研制时,SAR天线的面积特别大,超过33平方米,总装厂房、真空热实验罐都只能容纳一颗卫星展开试验及真空热试验,两颗卫星无法并行工作。针对这一情况,研制队伍提前策划,并且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双星的研制流程。团队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流程中的瓶颈和单点,确保双星研制节奏匹配。
“一方面,大家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也都可以克服。另一方面,团队在技术上和计划上提前思考,精心谋划,以严慎细实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谈及研制和发射准备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张丙良表示。
例如,进入发射场之后,在只有一支队伍、一个厂房、一套试验工装、一套地面测试设备的条件下,试验队在项目办的精心组织下、在卫星总体及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下,采用交叉串并行的方式,仅用40余天就基本完成了2颗卫星在技术区的全部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安全问题、质量问题。
为了这次进场发射,八院组织项目办、卫星总体总装单位,提前一年多就到发射场进行了实地的调研论证协调。这些协调论证工作为试验队顺利进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大家干劲儿很足,因为工作完成得比较顺利,期待着赶快执行任务,看着自己研制的产品飞向太空。”张丙良说。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国航天报”,原标题《形变测量毫米级!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为我国地质灾害监测再添利器》,记者 | 宋皓薇,图、视频 |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执行社长:黄忠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