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热!”
湖北潜江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在带孩子做早操时,一个小朋友不停地喊热。
她就给娃脱了外套,可孩子还是喊热。
看到孩子裤子没穿好,老师又上前给孩子整理裤子。这一整理,她发现为啥娃总喊热了:
娃足足穿了5层裤子。
虽然天气预报隔三差五就说要降温,但也不必如此严阵以待。看着孩子的外裤、秋裤、保暖裤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堆在身上的情形,隔着屏幕,我都觉得热。
视频里还有一个细节,看得我啼笑皆非:之前奶奶给孩子穿了好几层上衣,老师就反复提醒,别给娃穿这么多上衣,奶奶表示要整改。
但让老师万万没想到的是,奶奶口里的改变,是从折腾上衣改成折腾裤子。
在奶奶眼里只有一个原则:
不管老师怎么说,反正不能冻着我的大孙!
视频传到网上后迅速引起热议,奶奶成了热点人物,还被人民日报报道了。
微博下方有不少网友喊话:禁止套娃……
冬天给娃穿太厚当然不对,但是我想说,各位网友你们的喊话估计没啥用。
因为在“隔辈亲”面前,哪怕是自己亲儿子、亲闺女的话,都是耳旁风。
01
都是孩子,凭什么他受宠、我挨打?
自从给儿子报了一个培训班后,80后宝爸小倪就开心不起来了。每次他辅导孩子写作业忍不住吼两声或打两下时,孩子爷爷就冲进房间,随手抄起什么就开始打小倪,还理直气壮地辩解:
“你打你儿子,我怎么就不能打我儿子?”
小倪就很郁闷:我是被我爸打大的,怎么我儿子就打不得了?
不仅仅是辅导作业,只要孩子爷爷在,他就时时刻刻身处大型双标现场。
比如,孩子被蚊子咬了,孩子的爷爷心疼得不得了;他被蚊子咬了,还是孩子的爷爷——他的爸爸都懒得瞅一眼。
而“双标受害者”,也不止小倪一个人。不少80、90后表示,他们不仅小时候会挨揍,自己当了父母之后,继续会因为孩子的事挨揍。
网上也净是大型比惨现场:
儿子调皮,就被打得惊天动地、花样百出;孙子调皮,儿子还没动手,已被爷爷团灭。
孙子挑肉吃,就是“没事儿”,儿子挑肉吃,就成了“你怎么挑食呢”?
重孙子摔了,祖爷爷出气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自己60多岁的儿子。
是不是很惨?
但其实挨打还不算最惨的。最惨的莫过于直接被父母当成人肉工具,分分钟被遗弃。
比如怕漏电伤着孙女,就让儿子以身犯险。
还有人被父母蹂躏后,再被孩子挑衅。
总而言之一句话,生了娃之后,当爹妈的就成了家里生物链最底层的存在。
网上看到有人总结:
别的不说,我觉得我们这些80后、90后真的好苦,小时候不听话挨爸爸妈妈打,现在我们的孩子不听话,我们还要挨爸爸妈妈的打。
真是可着同一拨儿人祸祸啊!不难想象,总结这句话的人背后藏着多少血泪辛酸的故事。
但其实你知道吗,父母的双标还真不是故意,他们自己也是迫不得已的。
02
父母隔辈亲,真的身不由己啊
这事儿,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前几天看到一篇论文,名字叫《祖母照顾的神经相关性》
因为看不懂论文名字,我决定看看正文里到底讲了啥。然后发现,这篇论文其实就是论证了为啥会有隔辈亲这个事儿。
研究团队招募了50个已经当了祖母的人,他们至少有一个亲生的孙子或孙女。
实验中,祖母们被要求看几张照片,分别是:
孙子/孙女的照片、陌生孩子的照片、儿子/女儿的照片、陌生成年人的照片。
此外,祖母还要填写问卷。
在分析了祖母的大脑功能变化和问卷结果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与看儿子/女儿的照片相比,在看孙子/孙女的照片时,祖母大脑中与共情、同理心相关的部分更活跃。
直白点说,在看孙子/孙女的时候,祖母满脑子都是“孩子开不开心啊、累不累啊”。
看到这里,你明白为啥你小时候不写作业就得挨打,而你娃不写作业却被护犊子;你调皮就是不听话,你娃调皮就是可爱了吗?
隔辈亲,不是父母故意要跟你作对,而是实实在在抵挡不住的生理反应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做父母的好难?
别难过,其实反过来想想,父母之所以爱孙子、孙女,还不是因为爱子女嘛!
03
隔辈亲的老人,都在默默爱着自己的娃
2019年9月11日,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手术室里进行着一场捐肝手术。
受捐人,是3岁零9个月的小女孩,芳芳。捐赠人,则是芳芳的外婆,金晓瑶。
医生先从外婆的体内取出305克肝脏,然后再把这些肝脏移入芳芳的体内。
芳芳自出生后,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最严重会危及生命。
孩子妈妈听到这个结果,几近崩溃:
“我当时就崩溃了,生下孩子一口奶都没喂过,就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天就塌了。”
出生40天后,芳芳进行了一次手术。但因为手术效果不理想,只能换肝保命。
考虑到治疗费用和排异性,他们决定亲属换肝。家里人试了一遍,只有外婆配型成功。
外婆当场表示:“只要我健康,就用我的。”
大家都以为,外婆之所以答应手术是因为疼爱孙女。
但是,外公的一句话才真正道出真相:
“其实,孩子外婆当时挺高兴,觉得自己可以挨这一刀,而不是女儿。”
隔辈亲,不是隔着辈分的亲近,而是爱的延续。因为爱我的孩子,所以爱TA的孩子;因为爱我的孩子,所以不远万里爱TA的孩子。
听说过“老漂族”吗?指的是那些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
2018年有调查显示,43%的“老漂族”都是为了专门照顾孙辈。
为了让孩子能安心工作,他们在本该颐享天年的年纪,背井离乡,精疲力竭也要照顾“充电5分钟,开机10小时”的孙辈。
他们的孤独、他们的茫然、他们的需求,在孩子、孙子面前,都自觉靠后。
但即便如此,很多子女并没能理解老人的爱。
04
请老人带娃,父母还是要学会妥协
很多人一提到老人带娃,都忍不住皱眉头:
老人溺爱孩子;
老人观念落后;
老人不爱干净;
老人没有文化;
……
一桩桩、一件件,细数着老人带娃的“十宗罪”。
的确,老人带娃会产生各种问题——由于年龄大、认知水平跟不上,无法做到“科学养育”;因为无法和子女同频,理念不一,以至于屡屡发生争执;再有就是因为对孙辈无尽的爱,以至于无底线的宠溺。
因为观念的不同,不少父母都和老人产生过冲突。但是该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呢?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交出抚养权,就是交出教育权。
换句话说就是:放手
可能有家长说,那怎么可能呢?老人带娃的问题这么多了,天天纠正还纠正不过来呢,要是让自己彻底放手、躺平,那还怎么得了?
先别急。咱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做事是不是也不喜欢被别人干涉,处处被设限?当我们选择让老人带娃的时候,就等于把教育孩子的权利交给了老人。在孩子面前维护老人的权威性,相信老人,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也是给孩子最好的身教。
人在被信任的时候,会更有责任心、更理智。人在被各种质疑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迷茫,甚至不知不觉会走向极端。比如,不被信任的老人带娃的时候,往往不是对娃过度宠溺就是过度严厉,这样影响到的还是孩子,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啊!
而且,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老人带娃的那些问题,真的有哪些是触及底线、让人完全无法容忍的原则性问题吗?眼光放长远来看,真的未必。
绝大部分其实都是一些无伤原则的生活琐碎和细枝末节,孩子穿衣服是薄是厚、吃饭要不要喂、可不可以多吃一颗糖……不管听从哪一方的意见,对孩子漫长的人生道理,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而且隔辈带娃有冲突,我们往往认定是老人做得太过分,很少会反省下自己——是不是干涉得太多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把娃交给老人带,适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挺好。在育儿这件事上,根本就没有“活全让别人干,自己只拿利益”的好事儿。
所以,即便你看不惯老人带娃的某些行为或观念,就忍一忍吧。如果你真的受不了,那就自己亲自抚养孩子,把教育权夺回来。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明白了的沈奕斐,在9岁儿子被婆婆喂饭时,选择了无视。
选择容忍,并不仅仅是因为维护老人的权威,最主要是因为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与老人发生冲突,不管是谁赢了,孩子都不免要自责:“都是因为我,他们才吵架。”在这种氛围下,孩子怎么能开心得起来呢?
在家里,爱永远都应该占据C位。更何况,对孩子来说,小时候被疼爱的那些时刻,都会成为他们永不褪色的回忆。
有个网友说,自己年底的期末考试下滑到第三名,被父母关在门外。
大冬天,冻得他瑟瑟发抖,他就跑到爷爷家。
第二天一早,他爷爷拿着铁锹,奶奶则带着他,气势汹汹地赶到父母家。二话不说,直接把家里的灶台拆了,还顺带把锅给砸了,把他爸妈吓到不敢出屋……
虽然现在想起来这件事很搞笑,但心里却温暖得很。
还有个被爷爷拼命宠溺的网友说:
都说隔辈亲连着筋,我怀疑我们连的是钢筋……
你因为工作忙没法给孩子的陪伴,你因为压力大没法给孩子的耐心,你因为情绪没法给孩子表达的爱,老人都补给了孩子,让孩子在爱中没有缺憾地长大。
想到这些,要不要多穿衣服、能不能喂饭的小事儿,还算什么呢?
如果选择老人带娃,那就请放手吧,给足了他们信任和空间,也成全他们对你最深的爱。
参考资料: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1.1997
1
END
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