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与网络》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韦布”望远镜效果图
经过近100万英里的长途旅行,NASA“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1月24日抵达了其最终目的地。这座耗资上百亿美元、迄今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是去年12月25日发射升空的,随后一直忙于展开其各个系统和结构。如今,在用30天时间飞行了93万英里(150万公里)后,它终于来到了自己的新家,也就是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L2),将开始围绕该点做轨道运行。

拉格朗日点是太空中的引力稳定点。“韦布”抵达L2的时间比原计划推后了一天。NASA局长在该局所发一篇博文中向任务团队表示祝贺,称“我们距揭开宇宙奥秘又近了一步”。
在过去的30天里,“韦布”慢慢且小心翼翼地展开了其遮阳罩和其它重要部件。例如,它1月19日把构成其金光灿灿的主镜面的18块六边形子镜全部展开到位。望远镜整个部件展开过程可谓步步惊心,包含了数百个潜在单点失效模式,每个都有可能给“韦布”带来灾难。但虽然令人紧张,“韦布”最终很漂亮地度过了展开关,而其抵达绕L2运行轨道是整项任务要度过的另一道重要关卡。
来到L2附近后,“韦布”要动用其小型推力器做一次中途修正机动,以便进入绕L2运行的轨道。那次点火工作开始于美国东部时间当天下午2时许,共花了约5分钟(297秒)。那次机动是为保险起见而有意安排到任务方案中的。NASA称,阿里安5火箭在发射时并没有要把“韦布”一路直接送到L2,因为任务团队想确保让望远镜别一下子跑过了头。出现那种局面将要求“韦布”掉头往回飞,从而把仪器暴露给太阳,导致过热。“韦布”及其仪器要保持极低的温度才能按设计工作,以拾取早期宇宙极微弱的热特征。
出于这种考虑,“韦布”发射时的“用力”不足以让其一路直接飞到终点,令其能利用自带的小推力器和少量推进剂来完成最后一段旅程。
进入绕L2运行轨道后,“韦布”将开始冷却和打开其四台科学仪器。这一冷却过程仍需花数周才能完成,从而让“韦布”来到一个稳定的温度。完成冷却后,“韦布”将花约5个月时间对其光学器件和科学仪器进行完美的对准和校准。
 “韦布”接下来的一生都将在L2度过。按原先的设想,由于所带推进剂有限,加上没打算做燃料补加,该望远镜将只能工作5~10年。不过,NASA官员在发射后发消息称,由于火箭的良好表现,任务团队现在预计“韦布”的科学寿命将“远不止10年”。
本文授权转载自“航小宇”,原标题《“韦布”望远镜抵达天上的“新家”》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执行社长:黄忠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