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军体制,层级最严密、分工最完善、装备最先进
观察美军的编制和武器装备可以发现,在单兵枪械所及的最大射程范围内,每一个弹药级别上;从营到班每一级单位编制上,都拥有对应的不同定位划分的精确射击武器和执行精确射击任务的射手。
对步兵精确射击能力的高度强调和细腻的专业分工,是西方现代狙击手培训体系的核心特征之一。
图:著名的USMC 500Yad line
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例,他们是世界上最强调步兵远距离射击传统,也是射击水平最优秀的军队,至今仍然保留严格的500码(460米)射击考核标准;而且这个标准针对所有人——Every Marine is a rifleman,每一个陆战队员都是步枪手。
而在这些步枪手中,射击技能出众的人可以成为步兵班排中的班组精确射手,而当这些步兵班组精确射手通过最残酷的选拔考核和训练,他们才会成为真正的狙击手
作为越战以后吸取狙击作战经验的结果,海军陆战队建立了现代专业狙击手体制,其选拔培训过程空前的激烈残酷。
一个营800多个经过500码射击考核测试的士兵里,每年只能挑选出五十个志愿者参加名为“教导课程”的2周测试,以获取进入设立在Quantico等营区的数所专业狙击手学校的入学资格,而成功者不到十二、十三个人。而这些志愿者,基本都是各班排的班组精确射手
图:是否有常设的成建制狙击手学校提供高级专业培训,这是一国狙击体系发展专业与否的核心标准
在获得入学资格以后,这些准狙击手即成为营部直属的狙击侦察排的一员,以一种类似新兵的身份接受排内老资格专业狙击手们全面性的训练并等待正式入学。
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学校的课程以强度高数量多而著称,内容除了狙击以外还包括搜索、侦察、观察、监视、引导支援火力;合格的专业狙击手能够以2人一组的形式独立完成这些营部派遣的任务。
这些高级训练过程长达10周到12周,因此狙击手学校一年只有4次开学的机会。
其次由于高度强调教学水平,学员的数量被控制的非常严格,一个专业狙击手训练班在5-6名教官的带领下只包含15-20名学员。这些限制使狙击手学校每次开学的时候,一个营往往只能有大约3个人入学;大部分准狙击手们等待入学的时间往往会长达数月,而一些人甚至等待了整整十八个月。
图:美国在法律上保留了征兵制以应对全面战争,但目前军队运行本身基本上是全职业化的,这为长时间、高成本的专业军事技能培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狙击手学校中被退训的后果非常严重,这种严重损害受训者及其原单位形象的严厉处理一旦下达,基本上就会使受训者无法再在军队中立足而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军人生涯。
狙击侦察排直接受营一级的指挥,负担重要的独立作战任务;能够自行挑选加入的人员;选拔过程苛刻残酷,淘汰率极高;服役年限长(否则无法接受漫长的选拔和培训过程)。
这些专业狙击手每一个人的培训成本都非常高昂,而且技能高超;假如军队不向他们配发与其技能水平相对应的高精度武器弹药,便完全破坏了此前高额训练投资的意义所在。这也是美军狙击手装备精良的关键内在需求之一。
二:俄军体制,曾一度较为简化不思进取,但基本专业精神从未丧失
图:苏联时期的毛子狙击手虽然定位低于美军,但也是有严格的科班培训制度的,不是随便就能糊弄过去的
在这一方面,苏联时代的狙击手培训体制和美军不同。在二战结束以后,苏联的狙击体系曾经是世界最好的水平,但是长期的固步自封,使它在越战之后被美国反超,并约拉越远,直到俄罗斯时代才重新拉近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苏联在师一级上,有常设的、成建制的狙击手学校,常年负责对各个步兵排选拔出的预备人员进行培训;但是培训的课时、科目广泛和技术深度不及美国越战后的狙击体系。
在狙击手的培训和使用上,苏联没有分级制度,不存在狙击手和班组精确射手的分别;其狙击手被分配在步兵班中,直接受班长或者排长指挥。在俄罗斯时代以后,其狙击手培训体系大幅度向西方式体系转轨。
三:中国体制,知耻后勇,近十年来获得了飞速进步

图:中国开始培训等同于西方狙击手的高级射手,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
如果说苏联的狙击手介于美军的班组精确射手和狙击手之间——运用上基于班组精确射手,培训上接近职业狙击手;那么中国长期以来的狙击手,实质上只接近于美军的班组精确射手。
因为在非常长的时间以内,中国不存在常设的、成建制的专业狙击手学校;使用狙击步枪的射手,并不能得到专业的高级技能培训。
(注:中国军事院校中传统的射击专业教育,与真正的专业狙击手技能体系只能说有部分内容存在相通的最基本基础,但实际上相差极大,根本不能涵括后者的内容)
图:什么时候这种吊水壶的事情能彻底绝迹了,中国狙击手培训体系和西方水平就又拉小了一些核心差距
事实上在近年国际比赛中被打醒、开始大力学习西方狙击发展体系以前,中国狙击体系的发展从1979年才真正开始,而且根本和苏联毫无继承关系——如果将两者等而视之,则完全是在侮辱苏联狙击体系。
自建军以来,中国狙击手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979年以前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历史空白期,我军一直没有制式的狙击步枪配发。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国内经济条件有限,对于狙击步枪这样造价较为昂贵(制造验收精度高,尤其是涉及到瞄准镜这种光学装备)的武器装备负担感到吃力。
另一方面在解放后,国内推崇步兵技能以近距离作战为主——即所谓“200米内硬功夫”;尤其是60、70年代,在教条主义兴盛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任何试图表达要求与美军、苏军看齐观点的人,都很容易被卷入政治立场和路线斗争中,落个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场
图:79/85狙击步枪,中国解放军用血交的学费

第二个阶段始于1979年爆发的中越边境战争。
有着丰富实战经验、接受苏联援助(包括物资装备、技能训练)的越军狙击手给我军造成了非常大的伤亡。在血的教训和一线部队的呼声下,国内果断转变思维,测绘仿制在战场上缴获的越军SVD狙击步枪,并广泛配发全军,彻底结束了步兵没有制式狙击步枪的历史阶段。
但这个阶段中,国内的狙击体系发展没有足够理论根基的问题也暴露的很突出。一方面国内的狙击体系与其说是参照苏联体系,不如说更接近缩水后的越南体系。
不只是关键的装备体系配套不全,如狙击步枪没有专用高精度枪弹进行配套;最致命的问题是,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高水平的专业化技能培训体制——比如苏联的师级建制狙击手学校,每年六期课程,对团一级选拔出来的狙击手候选者进行200课时培训。
图:5.8毫米口径的88式狙击步枪

根基的缺乏使得国内后来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盲目发展时期,走了不少歪路。比如长期没有专业狙击手培训体系;狙击步枪瞄准镜没有发展为以密位点为代表的精密测距方式;在枪械平台开发上,甚至搞出了小口径狙击步枪这样在基本路线方向就错的彻头彻尾的换代产品。

图:武警特警学院接受国家领导人检阅
第三个阶段始于中国21世纪以后的对外交流和竞赛过程中,在这个阶段中,中国狙击体系终于全面走上正轨。
这里必须强调武警部队特警学院的历史贡献,作为国家最核心的特种反恐力量;武警特警学院拥有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水平高,责任感重敢于担当,装备自主选择权限较大
武警特警学院是一所“亦队亦校,队校合一”的特殊军事院校,因此其组成人员都具备高等教育学历,而且只论技术、实事求是的优良学术气息浓厚。
这使得他们只要能获得合适的机会,对于国外军事理论的吸收消化速度是非常快的。这是国内其它单位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武警特警学院成为国内狙击体系发展的引领者、并且地位不可动摇的关键原因。
图:全面引入西方化训练体系,装备国外高精度栓动步枪,当时在国内导致的非议非常大

另一方面,武警特警学院在国内地位非常特殊——简单的说,就是在他们可以执行任务的范围内,如果他们也不行,那中国就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人了。
因此武警特警学院的人荣誉感、责任感都特别重,只要能够真正改善战斗力以满足未来的反恐等作战需求,他们并不在乎打破传统、招致非议和压力。
正是武警特警学院在早年参与国外的狙击竞赛以后,深感国内当时现有的体系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脚步;他们顶着压力开始全面引入西方的理论教材和武器装备,并在后来连续使用美国雷明顿R700、瑞士西格绍尔3000等高精度栓动步枪在国际赛事中获得优秀成绩。
图:国产高精度栓动步枪大量装备,是中国狙击体系开始走上正轨的证明

武警特警学院的成绩以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彻底扭转了国内对于狙击体系发展的主流观点。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向武警、公安特警、解放军等军警系统大范围推广普及,也开始推动国内的高精度步枪研发。

比如解放军特种部队广泛采用26式这种西方口径的高精度栓动步枪,哪怕是放在十年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正确的发展路线方向、高素质的专业精英群体、高水平的激烈竞争,是促进一个领域水平发展进步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狙击体系目前已经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