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在《圆桌派》里讲过一年一度回家时的情境,说他的生活对父母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以至于妈妈会用一种哺乳动物看幼崽一样的本能的、充满爱的眼神看着他,却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只能不停地问你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吃那个。
他说在找话题这一点上,女儿会比儿子做得好很多。很不巧,我偏偏是宝拉人格,现在正经历长假前的忐忑:又期待团圆,又隐隐惧怕和家人、老家的朋友同学相处时空气里挥之不去的僵硬。
这时候就想通了为什么熟人综艺这两年如此流行。缺什么补什么。社恐是时代病,恐陌生人更恐久不见面的亲人朋友,恐人和人之间的共识甚至比爱还稀少,相处时的雷区比扫雷还多。我甚至无法和亲友解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更别说在婚恋之类更深入的议题上能聊得下去。
想来想去,今年过年就准备在家里联播各种熟人综艺,一方面气氛应景,另一方面也能把他们在节目里展现出来的生活方式作为话题。
顾名思义,标准的熟人综艺就是聚在一堆唠磕,唠的磕可以没有任何意义和营养,纯磕。像前一阵的《毛雪汪》,简直太典型了,我就没见过比它更没有设计的节目。
场景设在一所房子里。俩人的任务是每次邀请一个朋友来家做客,来了也是点外卖,最多整个自制烤肠,李雪琴为此带了台烤肠机。李和毛本身是好朋友,好到可以头靠头一起瘫在沙发上,别人不会产生任何联想的铁瓷闺蜜,他俩找的嘉宾也全是熟人。第一集在白板上写拟邀名单时,写了一串巩俐、吴彦祖、陈道明、周迅之类的大腕,说完自己都不能相信。
最后还是老实列举郭麒麟、周深、马頔,尽管一边写一边都有点羞赧,感觉太糊弄事。
但别说,巩俐要是真来了,这空气就凝固了。《毛雪汪》请的客人全是能跟他们盖一条毛毯,瘫一起刷剧的朋友,明显感觉空气暖烘烘的。比较有趣的一期是赵晓卉来,三个人窝在沙发上看快手短剧,看到高潮处集体小拳拳锤胸口。李赵讨论起择偶标准,说到不好看的霸道总裁,毛不易来了一句:那就叫企业家呗。
李雪琴说她和周九良录完节目一起回酒店,被人拍到错位照,配文说他俩手拉手。毛不易就补刀说:你也等上楼了(再拉),看把你急的。
这种话你不能想象去对一个尊敬的、不了解对方性格的人说,玩笑只能对着绝不会生气甚至很受用的人开。
熟在一起的好处是不仅是能聊出梗,还能聊走心的话题。唠家常的节目一个重要功能是展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李雪琴讲自己理想生活是有一间小到独居也不突兀的房子,关起门来在里面看书、看剧、打游戏,偶尔晒晒太阳。这段我太想给父母看了,想让他们知道,这种“颓废”对年轻人来说不是可怜,而是难得的享受。
回想最早看过的熟人综艺,可能是中后期的《康熙来了》。观众已经忘记它第一期嘉宾是李敖,然后是连战一家、马英九,艺人也只会请大明星,单独坐在大椅子上。小S和蔡康永的态度毕恭毕敬且充满好奇心。
中期小S生产,她的姐妹淘出现越来越频繁,话题变为家长里短,发现收视也不差。于是又组了几次熟人派对,例如国光帮、华岗艺校同学会,艺人多得要排排坐,大谈校园糗事,大受欢迎,以致于分支出《国光帮帮忙》。
老友的话题尺度,只要能播,他们就敢讲。大炳模仿惠特妮休斯顿和邵昕发疯,反复看都很好笑。沈玉琳讲的老友潘若迪与保姆泡澡,明知道是鬼扯,潘也是表演生气,可就是能成为康熙最经典的笑料,一提难忘片段就会提起,连蔡康永都笑到失控。只有熟人才可能激发出最有趣的话题,不需要生人之间的试探磨合。
于是节目越来越圈子化,找一个话题,凑一堆谈话型艺人,大家恋爱了、分手了、创业了、破产了都要在节目里一一交代,观众竟也看了好几年还不腻,一个谈话节目,硬是被做成了又荒唐又真实的百样人生真人秀,看着别人起起伏伏,觉得自己面对的事也没那么可怕了。
节目停播之后,还有媒体不断去追踪那些嘉宾后来怎么样了,观众对熟人综艺的长情远远胜过看制作更精良的大型游戏综艺。
除了成本低,容易攒,熟人综艺越来越多还是由于观众买账,买账的原因我们试着总结了一下。
熟人圈子能让观众模拟代入现实生活的朋友圈。
你可以把他们想象为《老友记》,每个人之间都有述不尽的过往与回忆,这份回忆让观众既有考古乐趣,又能缅怀自己的青春。最重要的是,它展示的是人有缺点却可爱的那一面,而不是完美的那一面。
《大湾仔的夜》是《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衍生品,起源于胡海泉对几位香港艺人的统称。坦白说,他们中名气小的单独出现,观众都不会留意。名气稍大的陈小春、张智霖多次上过芒果节目,已经没有了新鲜感,但效果却比原本设定的王炸言承旭要出彩,就是因为形成了一个熟人圈子。观众越看这几个老顽童越喜欢,连他们躺着发呆、去冰箱偷东西吃都会大呼可爱。
熟人做节目还有个好处是剧情痕迹轻。就算有也不按剧本来,因为编剧都不了解这些人共同经历过什么,艺人和观众都会渐渐忘记摄影师的存在,于是观众总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人物关系,为现实生活提供参考。
宋丹丹带巴图去《向往的生活》,为了让他表现自己,不停地支使他干活。作为妈妈肯定是好心,可是没考虑到巴图都是一个30岁有孩子的人了,这样对待他也会让他没面子,弹幕都对他表示同情。
大小S后续的节目,真正有水花的还是和阿雅、范晓萱一起去旅游,期间讨论该给孩子多少压岁钱,怎么看待儿时的偶像,这种不算重大却也是每个人都在面对的问题。更难得是展示女性友谊中的微妙变化,曾经被提携的人现在事业发展不错,姐妹间的关系要如何重新排序。
这种对关系的深度展现,只有熟人综艺能达到。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适合全家人一起看,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更能理解彼此之间是怎么想的。
“熟”是一个温馨轻松,人人心向往之的状态。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却不容易,《圆桌派》里周轶君说,爱里面是没有尊重的概念的,只有冲破了尊重才能是真正的深入的爱。
但现代人自我意识都很强,渴望像综艺里的人一样熟在一起,但又有各自坚持的界限,再加上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和亲人朋友一旦久不见面,相处都会有尴尬期。
该怎么克服?其实交流并不难,不如就从温馨的小事开始,一起歪在沙发上看一部综艺,顺势聊聊明星八卦或生活日常,分享新口味的零食,渴了互相递一瓶水……这种自然而然的相处,无论家人还是朋友,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间情感的流动。
对于过年“熟在一起”的渴望,康师傅喝开水的新年贺岁片《速熟服务公司之速熟法则》里,列举了一种更典型的情况:
小伙儿初次去女友家见家长,要面对全家人严苛的审视,七八双眼睛齐齐看向一个人,只想想就压力山大。
但就像前面讲的,长辈看似摆架子,其实无非是出于对女儿的爱,想帮她把关,往往嘴上说着考验,实则都会主动递台阶。
当然过程中也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先找小孩或老人作为突破口,与他们打成一片最容易。我作为一个很没有小孩缘的人,搞定亲戚家孩子屡试不爽的一招是给他们买游戏装备,可耻但有用。片中的小伙儿,也是靠电竞技能最先收服了家里的晚辈。
搞定老人就更简单了,人老了像孩子,顺着他们哄他们开心就行了。
如果你恰好有一技之长可以展现,比如做饭、唱歌就更完美了。偷偷地说,不得已时,我会靠讲八卦赢得亲戚们的尊重…
当然方法奏效的前提,还是家人彼此间本来就有坚实的感情基础。就像片中爷爷总结的:只要熟了,一切都好说,也就是所谓的「人熟贴心,水熟养身」。
递出一瓶喝开水,开启熟在一起的第一步,用简单又自然的方式表达对身边人的善意和关心,一起开聊家长里短,叙述着日常生活琐碎,心变近了,人就熟了,这年味就来了嘛!
点击阅读原文,
递出喝开水,让我们熟在一起加年味~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