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早有端倪
最近北京两个区的期末考卷让大家惊呼“难出天际“,尤其是在双减形势之下,让人更添忧虑。课内作业减量,课外培训禁止,同时考试灵活性加大。这意味着什么?
想象一下,给你绑上手脚蒙上眼睛,说我们去逛花园吧。然而解开眼罩一看,发现面前是50米跑的赛场,枪已经响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好的方向:考卷出题更灵活了,不再强调死记硬背和刷题了。
这的确是方向。
类似的变化,不仅仅在今年或在北京这一时一地,而是早有端倪。
说早有端倪,可以回溯到2019年教育部宣布取消中考大纲。当时,有人诠释为“从考什么学什么” 变为“学什么考什么”。听上去是减轻负担了吧?
不。
这不是给考生减轻负担,而是给出题人松绑。因为没有人可以说他超纲了。当然,出题人依然要依照课标来出题。但是你想想,课标和考纲,到底哪一个具体和细致呢?
没有大纲,就意味着什么都是大纲;没有规定,就意味着所有学过的都可能要考。通过简单刷过去的真题来应试,这种做法恐怕就不够用了。
去年的上海新中考就是一例。
去年是上海中考改革第一年,出了一个 “跨学科案例分析”题型,主要涉及地理、生命科学等,占分高达15分。
据说当时各区模拟考的时候一片惨淡,有的区均分只有8分多,甚至有的只有6分。
那这类题到底是什么呢?
比如有一道题,介绍上海扶贫,将本地蔬菜茭白引种到云南德宏。为此,要求考生了解茭白的生长特性,能够对比两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引种优势,思考怎样将茭白从德宏运到上海。这道题,融合了扶贫话题、地理和生命学科以及可持续和因地制宜的理念,让学生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又比如历史考题是读图题,给出四幅图,让学生判断朝代,以及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影响。
都不超纲,但是灵活性很强。
三大趋势
我搜了一下2021年上海的各区中考跨学科案例分析模拟考题,再和这次北京的考卷进行了比较,发现虽然城市、年龄段以及考试科目不同,但有些地方非常类似。
北京的卷子最近看得比较多了。我发一个上海的模考题目给大家品一品。
你觉得和北京的卷子有哪些地方比较相似呢?在我看来,有三个方面。
1 题干阅读量大,且既有文字又有图片或者图表。
这是一道今年北京某区期末试卷的数学题。数学考卷最近图片和图标不少,而且题干文字也很多。
2 题目联系实际生活或者时政新闻
这也是一道数学题。巨幕电影院的说法估计只能出现在一线城市的考卷里吧。
3 考察多个领域知识。
这是一道语文题,时政、传统文化都涉及到了,还是一道读图题。
无论是这次北京的考卷还是之前上海的考卷,都揭示了未来的中高考出题方向:加大阅读量、加强和实际生活结合以及跨学科融合或者综合性的知识考察。
灵活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北京的试卷之所以被认为”难出天际“,就是因为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灵活意味着挑战。
一则,题型灵活,就难以预测,也难以准备。如果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遇到少见的题型,是很难得高分的。这就是为什么任何考试,刷真题做模考那么重要。
二则,出题灵活度加大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做重复性训练。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往往需要有一个刻意练习的阶段。并不是说我们每个知识点都得刷一万小时的题,但是你还是离不开练习的。如果你都记不住知识,何来理解和创新?
这样的考试,对于已经有准备或者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可以真正拉开差距。

但是,学习上相对被动、本身水平较低的学生,会遇到更多困难。因为他们不仅遇到了考试改革,还生逢双减时代。
校内课时减少,作业减轻,培训机构消失,这意味着外部的大部分压力都消失了。如果自己不主动增加投入,再加上中考分流,那就像前文说的那样,蒙着眼睛以为来到公园,枪响了才发现自己来到了赛场。
新套路和新思路
那么,是不是这样灵活的考试就无法应对了呢?也不是。
任何考试,只要有相对明确的出题思路,都会逐渐变成套路。只不过要掌握这个套路,你的学习和应试准备要比过去更为复杂、精准,更致力于全面提高能力和知识面。
更为复杂,是指对于知识的掌握目标,除了记忆,更应该致力于理解、分析、表达和创新。或者说,刷题不能简单刷一类题,学习也不能只攻一项。
举个例子,教辅如何选择。过去在冲刺阶段,会强调刷真题。真题的话,本地化非常关键,也就是刷自己所学的教材和自己所在的区域的配套教辅。
现在改革了,大家都在尝试和探索,只刷过去的真题就不够了。可能更合适的,是做一下考试改革先行城市的真题,感受一下改革的思路。
精准呢?主要是指围绕自己的需求来学习和复习。我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跟着校内学,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学习就可以了,不用去培训班。不用去培训班,并不意味着学校的老师就一定完全了解你。
因为老师的教学安排主要针对班里的中等生。且不是我们自己孩子算不算中等生,就算是也不一定在每个科目上都是中不溜吧。就算每个科目都是中等生,也不可能有一个老师同时了解你所有科目上的强弱领域吧。就算有一个班主任,她还要管理整个班级40多个学生,还有除了教学以外的诸多任务呢。
所以,学习以校内为主没错,但是具体到如何学习和复习,应该是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安排。
最后一点,就是注重跨学科融合和综合性的学习。关心时政新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这些以前可能只是倡导,以后就和考试相关了。
又比如,过去是各科老师管自己的教学,现在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的时候,是不是要融会起来考虑一下?
双减伴随着双增
其实,更灵活的考试,提倡考能力反对死记硬背之类的说法早就有了。这次考试引发轩然大波,主要是因为双减给一些人的印象是,考试这个选拔性的方式也会变成大锅饭。
事实上,伴随双减的还有普职分流政策,选拔没有结束,而是提前了。这次考试,再次揭示出选拔的目标:筛选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拉上来的学生。
这样的趋势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双增。
学校方面,需要通过更复杂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家庭方面,在家的学习投入也要增多。因为课外培训的投入减少了。
那么,双增是不是意味着更痛苦了呢?
也不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就拿我家老大的期末语文复习做案例吧。
在语数外三门主课里,我家老大的语文是比较薄弱的。薄弱到什么程度呢?我之前写过文章,(后进生诗词速成心得)就是她在这个学期初,把之前学过的所有古诗词都忘记了,我只能临时给她补课。
本来备考应该是鸡飞狗跳的。好在这次备考老师指导孩子们自己制定复习计划。我家老大早早定好了计划,按部就班地复习,并且大部分功课都在校完成。
整个备考过程我参与得很少,也不清楚她具体做了什么。只是偶然她会要我帮忙听写。
毕竟是第一次自己做计划复习,孩子很认真也很紧张。最后一天晚上复习到很晚。有意思的是,她最后一晚用的复习材料,居然是我买的《多音字儿歌》。因为她发现这本看似幼稚的儿歌书,把所有多音字相关的知识点都包括了。(孩子“海量阅读”怎么选书单?
由此她对我给的语文书单大为赞赏,立马同意寒假主要看我提供的书。这也算是我对孩子复习的小小贡献吧。
那么复习效果如何呢?
尽管现在是不给分只评级的,但是在讲解试卷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正确答案估分。昨天老师点评试卷,介绍优秀作文的时候,她突然看见了自己的文章,高兴得一跃而起,大喊:“剑外忽传期末考,初闻涕泪满衣裳。”
她的语文成绩和同学相比,不算什么。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她终于获得了进步,提升了自信。
之前我也尝试过各种激励孩子学习的办法,比如物质奖励啊(物质奖励怎么用?),游戏啊(什么奖励对孩子最有效?什么样的游戏才有助于学习?)。不过,她的备考表现,让我看到真正的内驱力——自己主导的学习,自己付出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成果。
和期末考卷相比,我更感谢老师让学生自己复习的安排。如果孩子自己想学、会学了,无论是双减、双增,考试还是工作,都是可以应对的。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