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与网络》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军工行业深度报告:
两重成长逻辑,四大投资方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叠加科技产业发展不仅是国家引 导资金投资的方向,也是资本市场的行情主线。自 2019 年以来的行情主线已充分展现 大国博弈与科技产业发展这一逻辑,重点表现为:软件、硬件领域的国产化对应安可、 芯片的行情,光伏、新能源车的产业发展也带动很大的板块性机会。
国防军工产业是所有科技战的最高阵地,是科技立国、军事强国的战略性产业。我们要 强调的是,国防军工是所有经济、民生、产业发展的立国之本,大国之根基。我们认为, 中美等大国即使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下,仍然会大力发展国防军工产业,这是大国博 弈的首要阵地。我们也看到了中美在空天资源领域、军事主战装备的博弈,已经催生出 卫星互联网、导弹/军机/发动机等投资主线。
未来我国国防军工产业的发展、国防和社会资本的投入或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军事对抗:当前首当其冲的是形成打赢一场常规战争能力的建设,即体现为全面备战 能力建设,重点装备方向包括:导弹、航空发动机、先进战机、信息化装备、新兴装备 (如无人机、全电推舰船、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
2、高端装备产业:中国在诸如大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卫星互联网等高端装备产业实 现追赶或者国产化。
3、军贸:中美在军贸领域的博弈,都希望通过军贸建立国家政治影响力范围。
第一重成长逻辑,需求端:全面备战能力建设带来武器装备放量列装,2022年需求再提速。第二重成长逻辑,供给端:驱动军工产业迈入新一轮订单、业绩高增长时期,产业端深刻变化带来利润率的上行。国防军工产业供给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产能释放驱动军工产业迈入新一轮 订单、业绩高增长时期,另一方面带来企业利润率的上行。
辣评:
军工行业的高端化,将给业界带来丰富的机会。无论资本还是创业者,不要把眼光仅仅顶着武器系统总承包,相当多具体的分系统、关键零部件、维护保障,都是有成长潜力的细分市场。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创业者已经行动起来了,但是资本的动作还是慢一拍。这可能与军工行业本身的认识程度不足有关。资本可以考虑重点扶持一些隐形冠军,他们往往隐藏在漫长的产业链当中,需要详细识别。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U2vxcXvkUDhSKKV1YbA3A
中国航天专家展望
商业航天带来的品牌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捷报频传。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样品,“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神十二”、“神十三”载人飞船接力飞行,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天地通话、天宫授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航天作为中国科研技术发展的新名片,也是中国国力的重要体现。东方红系列卫星研究专家、中国航天五院研究员胡志勇专家在现场分享了最近中国航天的热点事件,借以展现在航天宇宙竞技赛道的中国实力。他表示:“一是中国航天员在12月27日第二次成功出舱,每次出舱的任务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完全陌生的太空环境中持续探索航天的奥秘。二是美国卫星两次逼近,中国空间站在轨做了两次紧急避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致以照会。这两件事情体现出中国的国际地位早已不是40年我前刚进入航天领域的情况。今天的成绩是一代代航天人秉承热爱祖国、科学求实、同舟共济、勇于登攀的航天精神,不断付出的结果。” 
论坛现场,火箭技术专家、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新宇先生在分享中提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首位航天英雄杨利伟曾经做过一种比喻,第一次上太空是做冷板凳,第二次是沙发,第三次是席梦思,到现在空间站就是别墅。秉承‘四个特别’的航天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国航天不断突破创新,解决载人航天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才交出这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航天精神的进一步普及,航天商业化也在稳步实践中。中国航天建设集团航天文创中心主任陈奕光以今年在深圳万达万象城举办的航天艺术展预售爆满为例,分享了航天文创中心在推广传播航天文化的布局与实践。他同时指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到现阶段,已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闪亮名片。航天文化的发展自然也不能够滞后,航天文创CASCI要做的是将我们的航天精神凝聚成自己的品牌,通过更加多元开放的形式与大众互动,与中国的国家品牌、国货品牌进行跨界融合,碰撞出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发展模式。”
航天产业商业化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携手中国航天开启了多维合作。李新宇先生总结道:“太空经济将是21世纪的主流经济之一,太空基站涵盖了跨行业的多个领域,有大量的品牌合作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太空走下神坛,更好地服务大众,这也是商业航天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辣评:
我们此前就讨论这个问题。中国航天的品牌效应很显著,但这是属于国家的政治荣誉。包括两大航天的企业品牌,实际上也是与国家紧密相连的。企业本身的品牌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品牌建设是一个商业化的过程,需要完全遵循市场化的规律。如果航天品牌能在消费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才是品牌建设真的取得成功了。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2ONSEQlIdkurPl6GKaEGcQ
从“新边疆”到“新前沿”,
太空大基建吸引资本飞上天
探火探日探月、太空商业游开启、电影摄制组首次上天……从20世纪60年代的“新边疆”,到如今各国、企业争先布局的“新前沿”,寂静的太空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迎来最热闹的一年。由于疫情影响,地面基建领域的投资受到了冲击,但投资太空基建从2020年以来势头愈发迅猛。
太空探索技术在2021年集中式爆发有巧合因素,无论是各国探月探火探日的计划,还是去年底等待25年之久的‘鸽王’韦伯望远镜的发射,其实这些项目早已在不同的时间点启动。只是在这两年里,各个项目都碰巧进入到了一些关键的突破期。
在2021年,国际空间站(ISS)迎来了等待14年之久的“科学”号(Nauka module)实验舱。“科学”号实验舱的到来,对于老旧的国际空间站而言,能为空间站宇航员开展科学实验提供更大空间。由于美国、俄罗斯、欧洲的多项太空任务都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使得国际空间站变得异常拥挤。扩大空间,已成为国际空间站的当务之急。
4月29日,国际空间站迎来了中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此后有6位中国宇航员先后进入太空。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中国全年航天发射任务全部完成,航天发射次数达55次,位居世界第一,发射次数和航天器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过去一年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各种成绩说明,中国在全球航天体系里按照自己既定的时间表走得非常精确。
2021年也见证了富豪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当马斯克一手创建的SpaceX公司在2020年成为首家将宇航员送入预定轨道的私人科技公司后,SpaceX在2021年开始涉足越来越多与太空相关的“第一次”。比如,在2021年1月24日,SpaceX又一次刷新历史,用一枚猎鹰9号火箭一口气把143颗卫星送上太空,打破了印度PSLV火箭于2017年创下单次运送104颗卫星的纪录。9月中旬,SpaceX又将世界上第一批全平民机组人员送入太空轨道,进一步为太空旅游行业打开了大门。
尽管马斯克本人在2021年并未亲自进入太空,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亿万富翁同僚们、同时也是竞争对手,进入太空。去年以来,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和英国亿万富豪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贾里德·艾萨克森(Jared Isaacson)就先后进入太空。据悉,马斯克本人也预订了未来的维珍银河太空之旅,只是他会选择何时升空尚不清楚。瑞银集团就在2021年5月预计,到2030年,太空旅行市场规模可达30亿美元(约合190亿元人民币)。
布莱斯太空CTO卡里萨·克里斯滕森(Carissa Christensen)早就嗅到了“太空经济”的魅力。他表示,两种新型投资者的到来为行业带来了变化:首先,亿万富翁群体对太空充满热情,正在尝试用新业务实践改变市场;其次,风险投资由于成本过高鲜有涉足太空经济的状况也在发生改变,可重复使用的火箭零件降低了发射成本,小型卫星也逐渐发展,并在数据经济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航天技术天使投资平台Space Capital发布的太空科技投资报告,2021年三季度全球共112家太空科技创业公司获得投资,融资总额为87亿美元。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自2012年以来(截至2021年三季度),本行业全球共1654家公司获得投资,累计融资达2312亿美元。
除了商业价值,太空的战略价值也日渐凸显。在火箭的重复利用方面取得突破后,马斯克又涉足星链太空互联网的研究。此前,马斯克表示,星链太空互联网的延迟时间约为20毫秒。相对于当前常规通讯方式250毫秒的延时,一旦真的实现这一太空通讯,那将引发相当大的战略竞争优势,10倍级的延迟时间差别甚至可能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辣评:
目前针对于天基基础设施的投资,更多地还是着眼于军用市场和政府市场。天基互联网虽然被称为具有庞大消费前景,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实现的具体途径。所以,消费市场的建设,才是资本能不能大规模上天的前提。马斯克给资本画了一个大饼,才吸引到了足够的投资人。我们的大饼还画得不够真实。
新闻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19850134820886&wfr=spider&for=pc
VC围城中科院
很多人——也可能是所有人——都有一种固定认知:“搞科研”与赚大钱”相悖。
科研,特别是基础学科的科研,意味着更枯燥的生活与更艰难的挑战。科研工作严谨、难度高,多少次实验、论证只为了一小点的进步,这还需要科研人员长期地投入、钻研。相对应,也代表着他们天然与创业需要的一些因素并不相同,例如效率、确定性、产业化、可复制等。
美国一家专做技术成果转化的公司“巴士底”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美国高校教授创业的失败率惊人地达到了96%~97%,因此,巴士底在选择合作方的时候,并不会把高校教授的创业项目列进首选。
达泰资本也曾在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军规——不投教授创业。
达泰资本合伙人张挺很坦然,“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跨越,天然有一个鸿沟,这个鸿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科学家的过往经验。”
在他眼里,科学家单纯追求技术,离产业远,离客户远。还有一条,他们通常比较清高,难以拉下脸来接地气。但这个鸿沟不能要求市场来适应科学家,只有科学家自身做出改变。
张挺,投资人,为什么如此理解那群人的心态?因为他在中科院做过科学家,拥有博士学位,此后还创过业。
人民中科CEO侯黎明曾做过投资人,此前,他对投科学家创业的项目也比较谨慎。
如今,达泰资本的铁律早已被打破,他们投出多个科学家创业的企业,而侯黎明也来到了一家由科学家创办的企业担任CEO。
我们进入一个科技提高生产力的年代,对科学家创业的认知也开始不同于从前。与此同时,大部分投资机构都在积极地转向。
梦之墨脱胎于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做的是液态金属柔性电子增材制造,2021年10月份完成近亿元的融资,中芯聚源领投,阳光融汇资本跟投。仅仅过了三个月,现又在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的融资交割。
它背后的首席科学家是刘静研究员,CEO陈柏炜是刘静的学生,一个专注基础研究,一个专注成果转化。陈柏炜告诉我,作为一项颠覆性硬科技技术的开拓者,一开始关注或者理解的投资机构并不多,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主动联系他的机构显著增多。
在中储国能副总田雨看来,这股热潮的真正崛起时间是2021年初,2020年下半年转向已经明显。
人民中科是人民网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人工智能技术引擎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的是跨模态智能搜索,技术团队前不久刚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董事长李兵研究员说,“确实陆续有不少人找,我们其实更欢迎具有市场化基因的社会资本进来,但外资和国资背景的较少考虑。”
中科闻歌创始人王磊则告诉投中网,他们在2020年8月份的C轮融资中,机构认购非常活跃,最后不得不婉拒一些投资人。到了现在又在完成的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认购数额已超过了预期融资额的2、3倍。”
中科闻歌成立之初的市场定位是瞄准泛媒体行业,面向中央和地方媒体推广大数据产品,同时辐射对媒体内容、传播影响有需求的政府和企业市场,成立以来保持着高速的业绩增长。
中科院系、高校研究所系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在市场上的火爆才刚刚开始,张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对投资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投资人要更专业,更懂行业,达泰专注投硬科技,所以投资团队基本都是中科院、清华、交大毕业的工科男。”
英诺天使今年见了上百家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属中科院体系的有50余个。到目前为止已投13个中科院系项目,包括生物技术研发商君全智药、人工智能技术引擎研发商人民中科、安全自动化防御平台中科微澜、地理空间分析公司觅熵、元器件大数据智能服务商国科赛思等。
投资君全智药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英诺天使投资人丁昳婷第一次见到科学家创始人是在2019年8月,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她说服团队创业。
在这背后,是一个源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项目,研发出了全球首个能在动物活体内稳定工作的纳米机器人,能够完成肿瘤血管特异性阻断,在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模型中展示良好治疗效果。
现在还是中科院研究员的创始人对创业这件事踌躇不前,“他觉得自己没做过,又希望把方方面面的事情想清楚了再做。”这一年,丁昳婷与其交谈多次,她用科学家创业成功的实践案例说服他,跟他分析他们如何能做到。就在2020年8月,君全智药成立了。
大潮之下,达泰资本和英诺天使只是其中的缩影之一,大批VC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中科创星起源于中科院西光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于2013年成立,现已投出100多家中科院系企业,是中国投资中科院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机构,涉及院所包括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长春光机所、上海微系统所、物理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国科嘉和是由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直接管理的一级投资平台,成立10年也在一直扶持中科院系科研转化项目。
除此之外,不少中科院系项目背后,一线机构身影频频出现。
辣评:
中科院并不是唯一被VC追捧的院所。但是因为中科院的体量比较大,所以看起来更醒目一些。实际上,清华大学和相当多国有院所、高校,在创投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那么,VC干啥不来围着航天呢?并不是航天没有成果可以转化,而是转化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科研人员还是有畏难情绪。这需要有关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政策。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TEwpYyjvo_fzAhqUSOQ_Q
美报告:核推进有助于
军用卫星躲避危险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规划中的一项实验将把以核推进系统作动力的一颗卫星送入轨道。DARPA战术技术办公室主任莱希1月14日称,这项技术有望提高卫星的机动性,降低卫星遭攻击时的易损性,从而给美军带来一项优势。但他说,对核能的质疑和恐惧是一个问题,需要更好地开展教育普及工作,以“让人们别为此而感到不安”。
莱希是在由空军协会米切尔研究所举办的一场虚拟活动上说这番话的。那场活动是要讨论一篇新报告。报告支持让美国军用卫星采用核推进,呼吁国防部增加相关技术研发经费。
DARPA去年宣布要投入近3000万美元来搞称为“敏捷地月空间行动验证火箭”(DRACO,简称“天龙座”)的一个项目。DRACO卫星将采用核热推进。若获成功,该项目将会为研发军星用的核推进系统铺平道路。莱希把该项目说成是“我们在太空中要下的下一笔大赌注”。DARPA一直在关注NASA空间探测用核推进系统的研发工作,认为该技术可用到军星上。
米切尔研究所的报告称,美国由化学推进剂提供动力的卫星机动能力有限,很容易成为反卫星武器的靶子。报告说,与此同时,“中国的空间机动作战力量将包括采用核热和电推进、能够在轨道间快速转移以开展攻防任务的飞行器”。
核反应堆系统无需补加燃料即可在天上工作多年,所以对深空探测来说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技术。但由于担心有害放射性材料会再入大气层,美国几十年前放弃了把核推进用在地球轨道卫星上的努力。莱希说,DARPA很清楚那些安全担忧,正在同能源部核专家探讨这些问题。他说,准备在2025年发射的DRACO验证项目“将是一趟发现之旅”。他指出,验证星将采用低浓缩铀。
通用原子公司核工程师费比什称,核动力卫星将会由常规化学火箭发射上天,而这一点很重要。他说,从地面到穿越大气层,DRACO验证星在发射过程中并没有核动力在运行,而且将被发往地球轨道以上的地月空间,从而不会有再入的风险。通用原子公司已拿到2200万美元的DARPA合同,将研制DRACO验证项目所需的核反应堆。
报告作者、米切尔研究所航天研究高级研究员斯通称,美国天军应考虑在GPS或导弹预警卫星等关键国家安全空间系统上采用核推进,以便能在被对手的反卫星武器瞄准时躲开。
辣评:
这根本就是偷换概念,卫星躲避危险,主要是靠空间交通管制。与什么推进技术没关系。这就像我们在马路上开车,遵守交规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人说某种动力的汽车更容易避免车祸,那肯定是别有用心。美国军方显然是打算借助这个话题,来为空间核推进争取更多的支持。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M5MWX4kTJ2lZbuoM-rzgw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执行社长:黄忠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