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凯度的一篇研究《营销人的三大认知误区》,角度很有趣,周末推荐一下:
点击图片跳转)
这篇文章讲了三个点:
1.误区一:成功的广告 ≠ sales
凯度给出的一组数据可以参考一下:在真实市场环境中,有70%的销售在中长期发生,由品牌资产贡献;而短期直接转化实现的销售仅占30%。
不过这个相对老生常谈。
“应该长期主义看待品牌。” —— 这个观点至少在我的公众号,大概每年重复2~3遍吧。我19年那篇《品牌建设为何如此之难》文章也是讲的这个意思,所以我就不再强调这点了。
有趣的是,这段里,凯度也分享了他们的“意义差异化”模型,正是我前几天做“资产模型”分享时提到的那个现代模型。
最近也有不少朋友找过来和我讨论品牌资产,我觉得需要再次重申一些信息:
一套相对量化的品牌资产模型诞生的意义,本身就在于帮助企业“看长远”,不要停留在“短期指标”上。如果企业团队当前从认知上、行动上、资源上都还是“销售导向”,那可能是还没到运用品牌资产指标去指导传播的时候。
这个时候,能吸收、掌握基于现代研究的消费者心智规律就已经很不错了。
2.误区二:个人偏好可能带来媒介错配
该文主旨其实是在这个营销人“媒介投资误判”的洞见。
凯度分别对营销人和消费者对“媒体偏好度”做了调研,结论很简单:样本里,营销人员偏好的媒体往往并非消费者偏好的媒体。
上图中,两个指标的差距越大,往往代表这种偏好误区越严重。
我们“五环内营销人”最高频使用的社交平台广告、KOL植入、信息流/展示类广告,可能是被我们过分依赖了。除了在数字化浪潮下的兴起的、被寄予“精准投放”厚望媒体们,那些能够带来长期 / 不可监测效应的电梯、地铁、大屏等户外广告其实依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凯度的《2021年中国城市居民广告关注度研究》显示,来自电梯媒介、社交媒体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广告更能让消费者记住品牌的名字,其中电梯广告以3.29的人均广告记忆数拔得头筹。
以大屏为例,基于大屏所展现的消费者PR、新闻、口碑式传播,中国市场的案例远比国外少。以电梯为例,像分众这类具有“认知窄框架”的媒体,因为身处消费者注意力高度,是少数能够综合长短期效应的优质品牌媒体;当前,这些户外硬广配合线上的玩法,依然停留在“A喊话、B答话”的阶段....这些创意较少的媒体渠道还有很多开发机会。
我们经常讲“投资人有认知偏误”,其实“营销人的媒介投资”也存在太多认知偏误。而且和二级市场投资者很像的是:这种偏误往往来自营销决策者所处环境的“噪声”和自己的“惯性”。
营销市场上的“噪声”可能是“别人在做什么、说什么”,一系列概念泡沫往往是主角;而“惯性”则更可能是操盘者的成功路径依赖...
这些营销人的ego其实是普遍现象,甲乙方都不例外,因此才更需要重视。
3.误区三:单一流量不如多触点媒体协同
这点看似常识,但我们在客户服务中其实发现了不少问题:
媒介触点规划是“老大难”,尤其多见于媒介投资较大的企业。他们容易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类型”、“创意形式”、“流行概念”和“部门内耗”里。很难清爽的回归本质,基于品类、人群、定位,进而目标拆解的传播预算划分。
毕竟媒介协同....不同阶段企业对应不同理论。
比如聚焦单一平台:从0-1过渡到PMF,往往需要针对品类特性、消费者环境考虑对一个渠道的饱和覆盖。这更多结合了人群准确性+预算局促的考量。
对已经PMF,试图在1-N的路上达成不同战略目标的品牌,则需要再细分。
比如聚焦人群选择:品牌再没有“局促预算限制”的情况下,更聪明的选择是根据TA的认知旅程进行覆盖。这个时候可能不是一个小红书、一个知乎可以解决的,对TA的标签理解的足够精准、丰富,你甚至可以考虑像播客一样小众的渠道。
比如成熟心智渗透:对于靠近成熟期、试图占领一个品类的品牌而言,没有预算局促,也更不应该再拿“人群精细化”来阻碍自己。心智渗透所产生的溢出效应是一个长期价值,这个时候,类似“双微一抖一分众”的组合覆盖战略就值得考虑,而且很明显,这两年这套传播组合拳基本是10-100的新锐品牌出圈的核心方式了。
我们团队做过几次这样的服务后,会单独拎出来,归为【战略传播管理】板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同事的这篇文章《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长什么样?》)后续我们也会陆续更新。
营销和媒体投资,从来不是一笔小钱,投资人也需要避免外部“噪声”和个人“惯性”。
总而言之,兼听则明吧。
点击图片跳转)
END.

#A.
Adidas30亿
Branding
KPI
8000Harryslaunch
NIKE广广
#C.vs
RayDalio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