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藤门国际成都
W同学
20
毕业学校
成都四中国际部
 标化成绩
雅思:7.5 GPA:A
获得录取
10枚名校offer
W同学与藤门的故事
Q
A
藤门国际
成都分公司
W同学
四中
Q1
录取的所有学校哪些?
最终会去的学校是?选择的理由
 ①英国offer有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切斯特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加拿大有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滑铁卢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
 ②至于最终会去的学校,我目前还在纠结是选择英国IC,UCL还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在排名上英国院校当然是最佳选择,但因为我本人十分憧憬加拿大的带薪实习(CO-OP)的大学经历,所以最终目的地仍然在考虑中。 
A1
Q2
收到offer后的心情?
最近还有哪些小目标要完成?
①我最早收到的是麦吉尔的offer,大概12月中旬的样子。那时候申请初期嘛,原本天天查邮件极度担心是否会失学的我突然被告知有书读了,那绝对是炸成烟花般的喜悦。后来陆陆续续收到了其他的offer,对自己的能力大致有了点数,心情逐渐佛系,重心也成功转移到学习上了。
最后提一嘴我一直怀着隐秘向往但又不敢奢望的帝国理工吧。原本一直忐忑地等着他的拒信,结果在2月底竟然发来了面试邀请。那天绝对是抱起电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就宛如已然录取般惊喜。几天之后缓过神来,又开始头皮发麻地焦虑面试的问题。就算准备了很久,最终的skype面试也仍然险象横生惊心动魄。总之整个过程真的是连环过山车,感谢我有一个强大的心脏吧。
②近期的首要目标当然是校内模考和final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业不放松的同时最近还产生了搭建机械模型的兴趣,希望在一周内完成第一个model(现在就在电脑旁边哈哈),然后再重新系统学习编程。
A2
Q3
为你申请的藤门老师是哪几位?简单评价一下TA们吧
我是在高二接触的藤门。规划前期是由洪老师和唐老师负责。他们对我最主要的活动,STEAM工程项目给了重要的建议和拓展思路,对话基本一针见血,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申请方面是由Nina王老师负责,必须要说非常认真细心,经验好评。由于我的懒惰,文书9月份才从0开始,王老师一点点教我文书思路,写作方法,并在专业选择和择校上给了许多案例和建议。
A3
Q4
在服务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故事?
比较深刻的应该是准备第一次面试的过程吧。由于完全没有经验,就算看了老师们准备的资料,在第一场麦马网上面试前几周我仍然开始焦虑惶恐,完全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准备。
后来王老师约我进行了两次模拟面试,把面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题型,问法,以计时抽答的方式同我练习。慢慢的,我从最初的紧张结巴渐渐变为自信流畅,学会了在高压下克服内心情绪,把面试当成雅思口语来应对。可以说,第一场面试的准备过程为后来其他的各校面试奠下了基石。
A4
Q5
你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有哪些?
①标化绝对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申请英国和加拿大的同学们来说。所以,必须保证校内半期,模考和期末取得较高的成绩,这样满足申请硬性要求的同时也会大概率获得老师们更高的预估分。
②活动不一定多,但至少需要一个自己全身心参与,付出时间最长和收获最大的活动。这里的收获最大不是那种心得张口就来,吹得天花乱坠的高逼格项目,而是自己的某项技能真正得到大幅度提升,或是对于某个领域有了更上十层楼的了解。于我而言,耗时一年多的STEAM工程项目打开了从前完全没有涉及的硬件开发和模型设计的大门,我的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从0开始的质的飞跃。
③文书一定早早开工,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成为拖延症后期,高三上期完全是忙不过来的。建议高三之前,尤其是利用暑假时间完成大部分工作。
④一步一步按照计划来,也不用太焦虑,保持身心舒畅吧,相信自己的能力。
即将申请季的同学们冲鸭!
A5
藤门老师
老师寄语(申请王玲)
W是一个第一眼就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初次见面的时候就发现她比起其他同龄的学生更加沉稳,能够认真倾听建议,同时快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反馈。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学生未来可期。

进入申请季后,W果然不断地带给我惊喜。备战雅思,她能专门跑过来找一间教室刷题模考;分析专业,她让我推荐全英文论文给她阅读;头脑风暴,她可以举一反三,提出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构思;修改文书,她能在高强度的A-level学习中挤出时间反复打磨;准备面试,她会主动求取面经,每天晚上找时间练习口语……


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W谈到自己选择的学术道路以及未来的目标的时候,眼中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芒。也许W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谈到创新、科技、工程这些话题的时候,她是全然沉浸并享受其中的,并且深深感染着她周围的人。

在申请结束后,W也是我最不担心申请结果的一位学生,当然这个底气也来源于她所拥有的实力和态度。不过,能收获大满贯,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与其说W是小锦鲤,倒不如说,在绝对的实力和加倍的努力面前,一切皆可盼可期。


点击【阅读原文】制定专属留学规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