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2021年全年无休的车界“热搜”背后,汽车业已经全面“破防”。这让汽车业的工业制造底色快速被淡化,新造车时代“意见领袖”之争,已经走上台前。
作者:刘晓林 
封图:图虫创意

2022年刚开年,汽车业的两场思维碰撞已经上演。一是“杠头”李想炮轰团车网CEO是骗子,后者刚大肆宣传了自己无所不能的造车团队。二是魏建军怒斥对传统品牌的质疑,“魏牌的产品一点问题都没有,哪个技术都是杠杠的。魏牌在转型之后卖得不好,只是因为搞营销、整概念的能力不如‘蔚小理’。”
前者是“新势力”和“新新势力”的交锋,后者是传统巨头对自身实力的辩白和对新势力路径的解读。
表面看起来,造车风口的泥沙俱入、全新品牌竞争力榜单的出炉,是让新旧汽车人“不吐不快”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在2021年全年无休的车界“热搜”背后,汽车业已经全面“破防”。这种破防不仅仅体现在智能电动车对汽车的全新定义上,更体现在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集体涌入,以及更多自带流量的“话题人物”登上舞台。这让汽车业的工业制造底色快速被淡化,新造车时代“意见领袖”之争,已经走上台前。
雷军、李彦宏、周鸿掉、许家印、李一男,这些个性突出的造车新人,与他们代表的小米、百度、360、恒大、牛创一起,也与第一代新造车意见领袖——李斌、何小鹏、李想一起,让中国的汽车行业有了新的“个性”,而陈虹、竺延风、王传福、魏建军等主流车企当家人,同样在努力卸去“传统”盔甲。
2021年年底,小米手机份额跌出全国前三,但小米造车的热度一直在高位运转。从2021年3月官宣造车开始,雷军就成了汽车业2021年最引流的明星人物,从“押上自己人生积累的所有的战绩和声誉”的“最后一次创业”宣言,到抢夺小米汽车落户的六城之争,再到小米汽车工厂在亦庄拆迁村中幻化出的硅谷之光。雷军的高调入局和华为的8次“不造车”澄清,形成鲜明对比。
两家手机制造商站上了2021年中国汽车业的舆论“C位”。虽然与华为的整体转型话题和复杂的内部流派纷争相比,雷军充分展示了清晰的路径,但在其2024年第一款车推出之前,对跨界造车路径和产品先进性的讨论,都将继续处于“信任有限”的氛围中。
另一个站到舞台中央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明星是李彦宏,百度造车的进展远早于小米,和吉利的联姻也让李彦宏的智能化大交通愿景有了新的节奏,但在车企合作热情低于预期的情况下,阿波罗无人驾驶的高光时刻何时到来仍没有明确答案。
而除了这两位常年处在聚光灯下的顶流人物,360的周鸿掉、携新造车项目而来的小牛电动车创始人李一男,则报着抓住时代的风口,将各自半生创业经验投射在汽车上的期待。
风口的下游,庞大的传统汽车制造业里,真正的“大佬们”同样不平静。就在小米造车传言刚发酵的2021年2月,传统车企的民营自主阵营代表人——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站出来说了一句话:“新势力不是苹果,传统车企不是诺基亚”。新造车明星们书写奋斗故事的这几年,李书福的话越来越少,这句话被认为是“逼”出来的。毕竟丰田老大被特斯拉扣了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中国自主车企的第一代“意见领袖”,这口气别人咽得下,“舒服哥”咽不下。
事实证明,李书福只是一个开始。执掌中国主流车企的老总们,曾经决定汽车行业方向的风云大佬们也并未失去斗志。在这一年面临的挑战和作出的决定,或许是此前十几、二十年不曾预设过的。“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虽然没有到最后生死,但2021年中国传统车企的掌舵者开始走上舞台。
上汽陈虹、东风竺延风,“生死危机”感高悬之下,抛弃和接纳、坚持和改变,成为唯一生途。组建自己的“新势力”,全栈投资全栈研发,重塑企业“性格”——他们动刀传统团队,开始又一次创业。而随着高端电动子品牌以远超以往的节奏推出,他们也开始有了站上舞台中央的底气和需要。
既是百家争鸣,也不缺“一鸣惊人”者。陈虹可以算是其中之一。身为领军国有车企集团——上汽集团的董事长,陈虹以一句“不能把灵魂交给别人”的金句,温习了一遍重掌话语权的快感。而“灵魂论”也将车企和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的合作边界话题推至台前。2021年年底,华为高调发布“问界”,业界人士回头看,仿佛看到了陈虹站在股东大会上淡定提醒莫要将灵魂授予他人时的预言家姿态。
在陈虹坚持全栈投资,打造上汽集团“新灵魂”时,位于荆楚大地的东风汽车同样内部风雷不断。结束了20年“寂寞”的竺延风,正在将东风的瘦身和转型推入执行期。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岚图成为2021年自主高端阵营中的最活跃者。但体制陈垢清理和产业转型同步,能否有“东风”助力“岚图”顺利起飞,竺延风的挑战刚开始。
另一个全栈投资路线的积极践行者,魏建军治下的长城成为2021年的明星企业。而至于他为维护魏牌而罕见的发怒,按照现场亲历者的转述,魏建军进行了“现场教学”,指出出身产品经理的李想擅长产品定义,学社会学的李斌赋予了蔚来用户哲学,而何小鹏懂软件,侧重自动驾驶。这些并不是传统汽车人所擅长的。
在媒体印象中,魏建军上一次发怒还是三年多前针对“水军”抹黑进行的谴责。相比之下,这次的“怒”似乎多了一重对公众理解偏差的无奈。
新旧汽车人的交锋并非只在中国上演,2021年,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丰田汽车掌舵人丰田章男和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以不同的方式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隔空交手。虽然更多的是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但足以透视汽车商业帝国的不平静。
汽车人争鸣的背后,是智能电动汽车新业态下带来的对汽车掌舵人的新素质要求,一如魏建军总结的,软件、新产品定义,甚至是粉丝经济,都可能成为竞争高下的关键因素。而新的成长周期更是改变了竞争的节奏。
2021年12月15日,宁德时代发视频庆祝成立十周年,三天后,蔚来在第七届NIODAY上宣布了全球战略。一家企业从成立到走入头部席位,并被全球瞩目,需要多少时间?这两家企业给出了新的答案。
而未来(蔚来)、前途、蓝图(岚图)、理想、非凡(飞凡)——这些象征着美好愿景的词汇,目前,都已经被汽车品牌征用,或者用原词,或者用谐音,背后蕴含的都是汽车掌舵人和车企对这一新品牌满满的希冀,也侧面预示了新品牌要活下来并不容易:新原野看起来丰美,但尚待开垦,且羊群众多。
企业是产业的最基础单元,新品牌鳞次栉比诞生的背后,人才是“灵魂”。更多迎着风口走进来的造车人,带来的是更加多元化的“意见领袖”的登场,这将给制造业的“皇冠”擦拭出怎样的新光彩,值得期待。
经 济 观 察 报理性 建设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