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放手一搏”?关于自动驾驶的十个冷知识

自动驾驶如今究竟发展到什么阶段了?下一个风口在哪?万亿市场的背后存在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博弈?
真格早期项目「驭势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吴甘沙先生,通过讲述十个实用的冷知识,拉近你与自动驾驶之间的距离~
本文授权转载自「驭势未来」
ID:UISEE2016
L0 其实是一种驾驶辅助,L1 才是辅助驾驶。驾驶辅助还是司机在驾驶,系统只辅助性地提供警告。辅助驾驶是系统在驾驶,但司机要随时辅助、并承担安全责任。
L1 是单项辅助驾驶,L2 是组合性的辅助驾驶。L3 以上才是自动驾驶,指自动驾驶系统真正能够负起责任,当系统察觉异常的时候,再把控制权交还给人类司机,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系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责任能力。
到L4 以上,它不仅仅是自动驾驶,而且是无人驾驶,已经没有司机这个角色,当然系统要负起全部的责任。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在我们的技术的更新迭代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奇数代混不好、偶数代又比较强。比如说我们的移动通信,1G 大家都没怎么听说,2G 大家广泛使用,3G 是过渡型的,4G 又是比较成熟的。
再看我们的自动驾驶 L2 目前大家在广泛使用,L4 是大势所趋,而 L3 许多人倾向于认为会“难产”。
L3 是实现从司机负责到系统负责的一个重要节点,但是跨越这一节点需要付出极大成本,需要增加很多的冗余,成本要乘以2。
当系统不能实现 L3 的时候,还要要降级到 L2,所以车辆成本至少要乘以 2.5,再加上保险等各方面费用,车辆实际售价可能要高于 2.5 倍,但是功能看上去却和 L2 没有多大差别。
另外从技术层面上看,系统负责、司机辅助意味着系统不能承担责任的时候,车辆的控制权需要交还给司机。
每一个购买 L3 系统的车主都希望他们在系统运行的时候去看书,甚至去睡觉,当你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是否能够实现和系统的交接,这个问题暂时还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回答。
冷知识三:我们要等很久才能买到 L4 的乘用车
首先,L4 级别的乘用车要达到真正实现意味着要做 100 万张试卷,连续拿 100 万次 100 分,这是一个比较难达到的目标。90/10 原则告诉我们:达到 90% 我们只需要 10% 的时间和努力,最后 10% 可能还需要 90% 的时间和努力。
其次,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够容纳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 L4 级别的系统里可能有一千个以上的木板,一个木板短了,影响的就是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最后,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首先出租车只需要在一个城市内使用,不需要满世界用,出租车公司对成本不敏感。
其次出租车可以实现混合派单模式,如果路线比较简单可以派出自动驾驶出租车,路线比较复杂可以派出有人出租车,在自动驾驶技术没有百分百成熟时,这种方式提高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落地的可能性。
冷知识六:非载人场景,看好未必叫好
比如大家比较看好的干线物流,但是适用于干线物流的 L4 级重载卡车却没有在中国实现大规模投入。
第四,自动驾驶技术还需要许多年才能大规模成熟,车路协同可能是中国可以弯道超车的路线。当然,现阶段标准还没形成,生态还在建立,商业模式还需要进行探索。
冷知识十:那些伦理问题都不是问题
困扰大家比较多的是伦理问题:电车难题。
这个问题不止自动驾驶算法无法解决,摆在真人面前也无法解决,因此不能奢求自动驾驶算法做出正确判断。
这个问题有个前提是刹车失灵,但是自动驾驶的工程师勇于对刹车失灵说“不”,把自动驾驶的性能做到最高级。同时未来有人驾驶车也会和现在的赛马、赛车一样远离公共道路,这样更能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落地。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