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两位父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被称为“流调中最辛苦中国人”的岳某是一位年轻的父亲,他至少有三重不幸:儿子走失,父亲瘫痪母亲摔伤缺人照顾,他本人又感染上新冠肺炎。其中对他打击最大的是儿子一年半前走失,这改变了他的生活,他从此走上边打零工边找儿子的尤为艰辛之旅。他默默无闻,自己承受着命运带给他的一切,直到他染上病毒,流调把他的不幸展现到公众面前,很多人因为这份流调和它背后的故事而泪奔。
而主动向媒体讲述自己患有躁郁症却凭借自学成为“天才译者”儿子故事的,则是一位年迈的父亲。
两位父亲的人生大相径庭,却都在苦难面前保持了一个父亲的尊严与担当。
一个好父亲不仅是家庭的稀缺品,更是一个社会的稀缺品。而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某种意义上当我们讨论什么是一个“好父亲”的时候,其实往往也是在反思与思考什么是一个好的社会。
好父亲是一个社会的稀缺品
来源 | 千字文华、群学书院

“卑微”的父亲: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还会夺走人的尊严

提起“好父亲”,最先浮现出来的形象,就是罗中立老师的名画《父亲》——一位操劳一生,却无法改变命运的农民,他的脸庞被岁月的刻刀雕镂出核桃般的纹理,生活的苦难也化作神情融入了他的灵魂。 
这些“卑微”的父亲,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后代的身上,并尽己所能的满足孩子和家庭所需。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因此,只能牺牲自己,支撑起整个家。就像那首感人至深的歌《父亲写的散文诗》:
一个贫困年代的老父亲,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孩子母亲的离开,记录了孩子的成长,没有给他更好生活的愧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终究有一天要离开的辛酸。
这是种不用多说,一眼就能领悟的情感——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闹着要吃饼干。
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那时的女儿一定会,美得很惊艳。
从家庭层面看,这些“卑微”的好父亲,无权无势,与孩子也少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只是单纯的“供养”,但并不妨碍他们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如山般的父爱——“他什么都给不了我,却又什么都给了我。” 
但从社会层面看,这种伟大的父爱,常常是苦难岁月的产物。人因各种原因,有时候无法避免苦难,但苦难就是苦难——一边制造着伟大的父爱,同时又剥夺了父亲做为一个正常人的幸福的尊严。
苦难并不值得讴歌,更不值得追求。应该追求的,是改变制造苦难的土壤,让这些被迫“伟大”的父亲少一点,让平凡的、幸福的父亲多一些。

“强势”的父亲:以爱之名,投射自己

与“卑微”的父亲不同的,是“强势”的父亲。他们往往是世俗世界中的成功者,对孩子充满“善意”,却又“强势”的要为孩子安排一生,结果往往以悲剧收场。 他们做一个好父亲的标准是——“管孩子,是为孩子好”:从学习交友,到成家立业,不仅关心过问,甚至代为选择、决定。孩子只要按照父亲说的去做,就是一个“好儿子”。
比如,拿破仑就是这样一位父亲。
他的独子拿破仑二世,一出生就被授予“罗马王”的尊贵称号。遗憾的是,拿破仑这位一生戎马的大英雄,为了他伟大的革命理想,为了把“整个欧洲”送给孩子,却忙得从未陪伴过孩子,甚至连面都没见几次——本属政治婚姻的妻子,在儿子出生不久,就带回了自己的娘家奥地利,拿破仑本人也很快因战败被流放,与不到三岁的孩子永久分离。
即使如此,拿破仑仍早早为他的孩子规划好了人生——他在遗言里对他说:“我的儿子,应该成为一个忠诚于我在各处所赢得的胜利事业的人。” 
然而,拿破仑二世孱弱的身体却不足以支撑他父亲伟大的寄托,为复制父亲的成功——参军的艰苦生涯摧毁了他的健康,小拿破仑永远都活在他父亲的影子下,他更像是父亲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的一个注脚,微不足道,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出生、死去,这就是我的故事。”
 “强势”的父亲,之所以“以爱之名”将自己的事业和意志投射到孩子身上,并非因为他天生就是“暴君”,想让孩子不幸福。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他太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将自己吃过的亏、受过的苦、走过的弯路,再重演一遍,也不想让自己拼搏一生的事业,流落他人手中。 
这种心态,在社会层面也经常出现,甚至还形成了一种叫做“父爱主义”的算法或思想——像强势的父亲一样,将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强推给别人。 但是,人的成熟,绝不只是身体上的,首先是精神上的独立;人的成功,也必须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
同样,一个成熟的社会,绝不是以强制的方式给予每个人自由——因为强制和任何美好的东西,在逻辑上就无法自洽。

最好的亲子关系:爸爸与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说好的社会,是一种基于自治、平等的契约关系,那么,一个好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绝不可能是单向度的——不是父亲对孩子单向的物质供养,也不是父亲以爱之名的强制,而是需要爸爸与小孩共同去经营的一种双向度的关系。 在这种双向度的亲子关系中,成长是孩子份内的事,父亲需要做的,不是单向度的供养,不是为孩子设计好人生,也不是教孩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某生活。正相反,父亲的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正如《爸爸与小孩》一书的作者赵洪云在书中写道:
和小孩探索世界,每一次关于思想和精神的交流,就是一次成长,这是小孩的童年,也是爸爸的童年,孩子的成长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书中有这样一小节:
爸爸带小孩去放风筝。
小孩问,这只风筝为什么不能飞了? 
爸爸说,是风筝线断了。风的力量太大,线产生的拉力也增大。线承受不住了,所以就断了。 
小孩问,是风太大的原因,对吗? 
爸爸说,好像是,其实不是。是因为风筝没有独立飞翔的能力。因为依赖线,所以不能飞得更高;因为依赖风,才会被风从天上吹落。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
与爸爸一起爬山过程中,小孩发现,山顶的塔上有根尖尖的针,于是问爸爸这是什么。
爸爸说,这叫避雷针。避雷针一端高高地暴露在空中,另一端连着金属丝,接到地下。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塔身不遭雷击。
小孩问,也是像保险丝那样,牺牲自己,保护别人吗?
爸爸说,保险丝是用自己的弱点,保护别人。所以,它只能保护一次,自己的生命就结束了。避雷针也是主动承担危险,牺牲自己,保护别人,但方式不同。因为,避雷针是用自己导电好的长处,去保护别人。所以,避雷针可以长久地保护别人。
这样的场景,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问题,每个孩子小时候也都问过。但这样的回答,还是第一次从这套书中看到。
翻遍《爸爸与小孩》三本书,几乎都是在这样真实的场景下,孩子一次次好奇的问,爸爸一次次在告诉孩子自然世界奥秘的同时,为孩子开启了一场充满人文精神的哲思之旅。
如果说父亲的天职是改造社会,那么,好的家庭教育无疑是改造社会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固然不忍看到更多“卑微但伟大”的父亲,也不愿看到更多“卓越但强势”的父亲也,但更多的场景是:
有些父母,想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分享给孩子,但每次都是一开口,就被孩子一句“在学校被老师灌了一天了,到家又要灌”怼回;
有些父母,非常认同“最伟大的教育,是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但现实却是“孩子在成长,父母在停滞,并很快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有些父母,想和孩子做朋友,但最后发现,这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需要足够的耐心,更需要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但需要学习,还需要在和孩子交流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的修炼。 
而这条修炼之路,实在道阻且长。
为此,诚荐赵洪云老师这套《爸爸与小孩》(3册),这不只是一位平凡但优秀的中国爸爸与小孩一起成长的真实记录,也是值得推荐给想建立一段良好亲子关系,培养孩子人文素养的家庭的一份参考答案。
先知书店独家,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