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010
潮汕菜
和川菜的风靡天下不一样,潮汕美食貌似有种偏安一隅的本地性,要想在潮汕地区以外的地方品尝到正宗的潮汕味道绝非易事,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令我对潮汕味道念念不忘。
潮汕人将其对万物的执着和讲究用于美食之中,汇聚成了潮汕美食中的精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潮汕的饮食中,可以探究出潮汕人的低调中的精和尖、执着中的闲乐。
陆味——牛肉火锅
老饕蔡澜先生就说过:“唯有潮汕牛肉打边炉,才能代表潮汕。”而“打边炉”有一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
清水汤、薄牛肉、细切粿条加上时令蔬菜,在我所在的城市,戏问当地人,他们都不承认这是“火锅”——太寡淡了些。
“川渝火锅是重底料,轻蘸料,主要以辣来激发食客品尝味道,又以辣的不同程度区分。川渝的底料都是自己炒制的,而且川渝火锅的辣不容易上火,蘸碟是香油和蒜,最多整点香菜盐和味精。”这是川渝地区的友人告诉我的印象。
而潮汕牛肉火锅,“大味至淡”,大道至简,二话不说先要一锅清汤,这才是潮汕牛肉的特质潮汕人的烹饪精神。待潮汕牛肉火锅入口之时,难以拒绝的萦绕肉香,只突出一个“鲜”字——新鲜,鲜美,鲜嫩。
认真吃肉的火锅,汤底都趋于至简。潮汕火锅不只是吃法讲究,在涮肉入口前的每一个环节,更是如此。在潮汕牛肉火锅中,牛肉,就是决定一个火锅好坏的灵魂。
潮汕地区,地处平原,绝少养牛,潮汕火锅店里的土黄牛,多产自云贵高原,也就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其中三岁左右的母黄牛为佳,因其少运动而多喂食,肉质最为细嫩。
爱吃牛肉火锅的人应该都看过这图
此外,每一头牛能用于火锅涮食的肉不超过四成,其中我最爱的“脖仁”(后颈雪花)不超过5%,而爽口脆弹的“胸口捞”(胸口前的脂肪部位,牛油味浓厚)更是只有1%。
一头牛,在宰杀后的三四个钟头以内,牛肉必须被细细分好,摆盘上桌,等待食客们的检验。若是迟了些,经验老道的食客便能尝的出来,味道大打折扣。
手切薄片,还原该部位应有的嫩滑口感,略加涮煮便入口甘香。也难怪食评作家殳俏出此一言:“潮汕的牛肉不冷冻,不排酸,用牛骨熬制的锅底清汤一涮即吃,令人仰止的便是潮汕人对新鲜的苛求和对本味的执着。”
一头牛的每个部位,潮汕人民都能找到它最佳吃法。因潮汕独特而精细的分割方式,让各个部位的牛肉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质感。“匙皮”,“脖仁”,“吊龙”……各种闻所未闻,尝起来却似是故人来。
牛骨用于火锅熬汤,浅褐色汤头清澈见底,汤里零星飘着几块白萝卜,提味增鲜,空口喝一勺,味道亦不错。厚切牛肉、冻肥牛卷,在潮汕人眼中都上不得台面,不喧宾夺主,才算正宗。
经过长途运输就近鲜宰得来的黄牛肉,口感嫩滑的用来涮,肉质瘦硬的便用来制作手打牛肉丸:数位精壮伙计,长桌摆满肉泥,手持重达七斤的铁棍敲打近一小时,才能将瘦牛肉打成浆。“在左边拍打肉浆,右边是会动的,才说明拍打到位了。”在一代代传承中,是小小丸子里潮汕人的智慧与勤劳
口感的好坏,要看丸子有无因拍打、挤压而生成的自然“凝胶状”,这也是区分顶级牛肉丸的标志,好的牛肉丸,不但要弹牙,还要有“牛味”;只知其脆弹,却忽略了最好的丸子能保留牛肉本身的鲜美滋味,自然是有失偏颇。
“用繁复的方式突出食材本味,用最好的作品还原自然”,这才是潮汕人民工匠精神的核心。传统的独门手艺,以最高标准待之,为的就是看到外来食客一脸由衷敬佩之相。
海味——薄壳、鱼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亘古不变的人类生存规律,潮汕地区在广东省的东南角,毗邻福建,沿海地区幅员辽阔。在南海之滨的潮汕,人们耕海为生,季风到来的时节,渔民们扬帆出海,世世代代,用自己的辛劳,换取大海的馈赠。
有海的地方,就有鲜活的海产。一条鱼从捞起,脱皮,剔骨,五分钟内取出完整鱼肉,整个过程不能沾水;悬挂、风干,抑制细菌滋生。十分钟以后,鱼肉紧致富有弹性,便可制成鱼生。
如果让我推荐一种潮汕特有的海鲜,那定是薄壳。薄壳,在潮汕地区又叫“薄壳米”,而又非米,其实是一种蚌类,因为它壳薄而得名,只有夏季才能吃到。八到十月是薄壳的时令期,用九层塔、辣椒和蒜头爆炒,是最常见的吃法。
与其他海鲜相比,薄壳个小壳薄,肉柔软且鲜甜,非常好吃,也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曾经我在潮汕地区就可以一日三餐都吃薄壳也不嫌腻,小小个头,传出来海洋的味道,低调简朴却富有精神的味道,都深深刻在每一种平民美食之中
我在成都的一家潮汕餐厅
此外,还有潮汕地区的“鱼饭”深得人心。所谓鱼饭,而只见鱼不见米。其实潮汕地区的“鱼饭”就是鱼,只不过是用新鲜的海鱼水煮而成,其中又以巴浪鱼饭最为“正宗”。
昔日出海捕鱼的渔民,受限于船上缺少烹饪的条件,为防止鱼肉腐败,便将鱼肉下盐水烹煮。彼时出海打渔,并无今日泛舟海上垂钓一般的闲情雅致,而是谋生。一如其他行当,早出晚归,故适合长时间保存的熟鱼便被渔民当作饭菜,“鱼饭”由此诞生。
鱼饭鱼饭,以鱼当饭,在古往今来的潮汕饮食文化中,大海和渔民支撑了文化承续。这种材料原始,做法简单的背后,是鱼肉的紧致,放凉之后,鱼肉的胶原蛋白和油脂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胶质,这是一种特殊的风味,鱼肉入口,软嫩鲜甜,回味无穷。
潮汕人民在与艰苦的生存环境对抗中诞生的奇思妙想,往往朴素得让人心疼,我们却又不得不佩服那些异想天开的创意。以鱼当饭,或许只是一种久居海上的妥协之举,却在千百年后的今日,成了一道闻名中外的美食。虽然简单,但从中展现出渔民们面对险恶大海的那种无畏,却并不简单。
潮汕人低调中的精和尖、执着中的闲与乐,面对生活的勇气,甘于生活又不忘一颗想要出人头地的心,所有一切,蕴含在丰富又朴实的潮汕菜肴之中,我虽并非来自潮汕地区,却有缘跟随家中长辈客居过一段时间,如今甚是思念。
撰文:赫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