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iny
来源 | 阿尔法工场ESG
消除ESG偏见,走出认知误区。
回望2021年,最热年度词汇非“碳中和”莫属。不过,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另外一个词——ESG。
我们用ESG投资市场的数据来反映这股热度。
根据秩鼎公司的统计,截至2021年11月30日,国内ESG存续产品达到1,014只。除未披露规模的产品外,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到17,879亿元。
图:ESG产品存续规模和数量(2017-2021)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
不仅ESG投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ESG产品种类也在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除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外,2021年市场又出现了8只名称中包含ESG的私募基金和2只券商资管。
从投资市场来看,ESG热度可见一斑。而2022年的ESG发展更加强劲,有望在3-5年内,迎来新一轮爆发。
但在ESG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对“ESG”的偏见。这些偏见可能无形中会阻碍ESG的健康发展,甚至将ESG引入歧途。
今天,我们不妨看看这些“偏见”都有什么。
ESG就是投资
提到ESG,估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ESG投资。久而久之,ESG就被等同于了ESG投资。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而非ESG全貌。
ESG本身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代表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评价维度和指标。
图:常见的ESG议题
图片来源:UNGC,Who Cares Wins
ESG是一种理念,一套评判标准,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好坏,或者被称为企业的可持续性。
在资本市场,由此衍生出一种有别于传统聚焦于财务绩效的投资策略——ESG投资。
随着ESG投资兴起,又逐渐形成了一个以ESG理念为核心的ESG生态圈。
而ESG投资是整个生态圈中最重要的活动,ESG投资者也成为了生态圈的重要组成。
但ESG生态圈全貌并非如此,其他的参与者也开展了丰富的ESG活动。
ESG评级机构、研究机构、监管部门、咨询机构、传播部门、教育机构、NGO等,都是在ESG发展中不可获取的一份子。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作为ESG投资对象,更是整个ESG生态运转起来的支柱。
众多企业认识到ESG理念的必要性,并在内外部驱动力下开展了丰富的ESG实践。
可以说,企业ESG实践是ESG生态圈中其他活动的基础。
因此,如果将ESG等同于ESG投资,将忽略ESG生态圈的其他重要组成。
正确的认识应该是,ESG这种理念是ESG生态圈的内核,而ESG投资是其中重要的活动。
ESG就是报告
如果问,ESG生态圈中谁的“压力”最大。说是企业,应该没人反对。
评级机构要对企业的ESG表现评头论足,投资者又可能据此“用脚投票”。
同时,监管机构又制定了一系列愈发严格的ESG规则。而来自其他参与者的持续关注,更让企业“如履薄冰”。
很多企业不得不开始关注ESG,甚至在尚未搞清楚“ESG对于自身意味着什么”的情况下,匆忙展开行动。
渐渐地,很多公司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ESG报告。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国内2020年度ESG报告的披露率大概为25%,沪深300披露率为80%,披露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注:此处的ESG报告指的是包含企业ESG信息的非财务报告,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名称为“ESG报告”的报告。
图:2020年度ESG报告披露企业数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
在财年结束后,发布一份ESG报告成为企业ESG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工作。
很多企业认为,ESG就是ESG报告。这显然也是片面的认识。
不过,这种偏见有因可循。
首先,发布ESG报告是企业ESG工作中较为“具象化”的一项内容。
其次,目前来看,发布ESG报告是企业ESG工作中较容易开展和做出成绩的一项工作。
最后,市场对ESG信息的需求度非常高,这包括监管要求、评级信息的获取以及外部对企业ESG表现的了解。
因此,一份承载企业年度ESG信息的报告显得弥足珍贵。
但如果将ESG报告视作企业ESG工作的全部,将ESG等同于ESG报告,那就误入歧途了。
ESG报告只是企业ESG愿景、管理现状、实践情况的总结,是企业ESG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此之前,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识别ESG风险,建立管理架构,采取提升ESG绩效的措施等。
不过,也不否认ESG报告的重要性——这可能是外界了解企业ESG表现的唯一窗口。
ESG就是评级
ESG评级在ESG投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家企业的ESG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ESG表现的水平。
ESG投资者会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而企业将其视为进入投资者视线的筹码。
因此,很多企业将追求更高的ESG评级等同于ESG工作。这显然违背了ESG的要义。
ESG本质上绝非追求一个分数或一个等级,而是要实现对ESG风险的管控,并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而且,将ESG等同于ESG评级也是不现实的。
众所周知,目前ESG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仍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
市面上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ESG评级体系,如果放眼全球,则有上千种。
而这些评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我们曾在《为何同一家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存在差异?》一文中讨论过这种情况。
换句话说,企业不可能轻易地所有评级中都获得较高分数或等级。
不过,可能有些企业会选择其中的一种评级,比如MSCI,并以一种“应试思维”来开展ESG工作。
但可惜的是,并不是全部的投资者都认可或使用MSCI的ESG评级结果。
有针对性地提升ESG评级,对于企业来说,也只能解“燃眉之急”。只有真正理解ESG的本质,将ESG理念融入到公司战略与运营中,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中屹立不倒。
如果还能将外部ESG风险转化为机遇,并在商业发展中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那可谓是真正的“好企业”,也定会受到投资者青睐。
所以,无论是ESG报告,还是ESG评级,都不应被企业视为ESG工作的全部。
从内而外,自上而下,沿着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信息披露的路径,才是企业ESG工作的健康模式。
ESG就是“碳中和”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碳中和都是热门话题。这源于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
与此相关的气候议题在ESG中一直占据着首要位置。
中国在2020年10月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这进一步为国内ESG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ESG与“碳中和”同台出镜的次数越来越多。
于是,原本互为从属关系的ESG和“碳中和”,成为了可以互换的同等概念。
在此之前,ESG其实就被很多人理解为了“环保”。将ESG等同于“碳中和”也是这种错误理解的延续。(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就有很多人将CSR理解为了“公益慈善”)
显然,ESG内涵不仅包括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议题,也不仅只有环境一个维度,社会及公司治理也是ESG的重要支柱。
疫情的突然爆发,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性议题,比如员工发展,医疗健康、心理等。
因此,仅仅考量环境因素并不具有全面的ESG视角。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忽视来自非自热因素的风险。
虽然环境保护以及实现“碳中和”是当下较为紧迫的话题,但在谈论ESG或采取ESG思维时,不能轻易抛弃S和G。
将ESG等同于“碳中和”或环境保护,是一种不利于ESG生态健康发展的偏见。
新能源就是ESG
2021年,新能源企业可谓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由于新能源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和保护环境,很多人便将对新能源赛道的投资称为“ESG投资”。
那么,新能源企业就一定合乎ESG标准么?这可未必。
以红极一时的特斯拉为例,MSCI、标普全球以及Sustainalytics等权威ESG评级机构给特斯拉的ESG评级都不高,认为其在劳工管理及公司治理方面表现较差。
新能源企业的优势来自于产品和服务,但产品和服务只是ESG标准中的冰山一角。
凭借产品与服务在减少碳排放等环境方面的竞争力,从E的角度来看,这些新能源企业的确在产品和服务上是有优势的。
但ESG标准还涉及企业生产过程、采购环节以及企业治理情况等。而从这些维度来看,新能源企业与其他企业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甚至呈现新的ESG特征。
处于新能源板块的企业来说,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ESG挑战。
一是企业自身运营的碳排放问题,二是供应链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三是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
ESG实际上是从外部视角出发,去审视企业运营和生产方式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逻辑的。
ESG判断的并非业务板块,而是企业对ESG因素的理解和管理能力。
所以,仅从产品的角度进行筛选,并不能找到真正的ESG领先者。
虽然在ESG投资的早期(道德投资阶段),由于个人或组织的价值标准,投资者会根据业务类型,直接将烟草、酒类、军工,甚至肉类企业排除在投资之外。
但随着ESG的逐渐成熟与发展,通过从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维度全面审视一家公司的方法,逐渐成为ESG主流。
上面这五个偏见,你中了几个?
相比于全球市场,国内ESG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偏见存在即反映了发展的不成熟。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其中,ESG生态圈将不断完善与成熟,届时,ESG将迎着健康、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