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怎样改变了经济学?
《经济学人》去年11月的一篇报道,叫做《经济学第三次浪潮来袭》
(Enter third-wave economics)
,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文章说,新冠疫情不但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也深刻改变了经济学这门学科,催生了“第三次经济学浪潮”。


第一次经济学浪潮
,当然就是亚当•斯密开创了经济学这门学科。那个时候,这门学科叫做“政治经济学”,它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是以思想理论为主,数据非常稀缺。


第二次经济学浪潮
,是边际革命和计量经济学的兴起。特别是二战之后,各国政府开始定期统计和发布国民经济数据,经济学家有了足够的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经济问题。


但是,这些数据还是不够理想。一是颗粒度很粗,二是时间严重滞后,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不能实时反映出经济的变化。等统计数据出炉的时候,想要再根据这个数据来做政策调整,其实已经晚了。比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事后看来,在2007年12月的时候,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衰退,但这个变化没有实时反映在统计数据里。直到半年后的2008年5月,白宫官员还在坚持,“从数据上看,我们并没有处于通常所说的经济衰退期。”


而当下,由疫情推动的全球数字化加速,催生了
第三次经济学浪潮
。这是经济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获得颗粒度很细的、实时更新的经济运行数据。细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每天的机场客流量、航行在全球海面上的每艘货轮的行踪、每小时的信用卡消费数据、超市的实时零售价格、餐馆的每日预订座位数,等等。


文章里做了一个比喻,说这种实时的精细数据对经济学家的意义,就好像是生物学家第一次用上了显微镜,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了几个重要变化。


第一,是发表论文数的暴涨。
就跟天文学研究一样,发射一个先进望远镜,就能观察到好多新天体,可以批量发表论文。现在,经济学家坐拥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宝库,可以研究之前很多没法研究的现象,论文产量蹭蹭涨。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统计,去年的经济学论文季度发表数量,最高时比疫情前涨了将近一倍。相比之下,同样是在经济大变动时期,比如2007~2009年,经济学论文数据却没有暴涨。


第二,比起单一作者论文,作者数量在4人以上的论文越来越多,单篇引用次数也更高。
据推测,这是因为处理复杂数据时,团队合作效率更高。疫情期间新研究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0位经济学家中,有3位都拥有自己的研究团队,每个团队有20来个成员,可以通过分工来高效地分析海量数据。


这些及时发表的论文,帮助国际机构更好地预测全球经济数据。这里有一个对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展望2009年经济数据时,它引用的论文当中只有40%是当年发表的;而它在去年10年份预测2022年经济数据时,有超过一半是当年发表的。


那么,当下的“第三次经济学浪潮”,意味着经济学这门学科有了重大进步吗?应该说,很多经济学家积极拥抱这股浪潮,认为这可以让经济学彻底摆脱“文科生气质”,遇到分歧不靠理论争辩,直接拿数据说话就行了。但是,也有经济学家对这种转型提出质疑。在他们看来,用高频数据炮制大量论文,让经济学失去了灵魂。经济学家不能像数据科学家那样“价值中立”,经济学家必须有底层的价值判断和政治主张。


不管经济学家们怎么看吧,就像著名经济学家张夏准说的:经济学永远不可能成为物理、化学那样的“硬科学”,这是因为,自然界的那些物理粒子没有自由意志,但是人有。只要是关于人的问题,就不可能有唯一正确答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