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用尽浑身力气啊
文 |  聂作平
来源 |  转自 聂作平的黑纸白字
小区对面有一家商场,底楼是餐饮区,就是商场里常见的那种快餐集合:从内容说,卖面条的,卖米粉的,卖串串的,卖砂锅的,都有。从品牌说,有黄焖鸡,有大米先生,有牛丼饭,有沙县小吃,有富顺豆花。
既方便,又便宜。很多时候,我和某人中午不想做饭,就到这里解决。两个人,大概五六十块钱。环境也比小街上要舒适,至少有中央空调,夏不热,冬不冷,还有一个巨大的投影,供你看看新闻什么的。
服务,也没得说——走遍全中国,我以为,服务业做得最好的就数成都,尤其成都的餐饮和农贸市场。举个例子,我老家的农贸市场卖鸡,老板绝不会给你剁成块,成都却是标配。甚至,就连买几两牛肉,老板也会细心为你切成肉丝。
按理,服务好,味道过得去,价格还不贵,餐饮的生意应该不错。
恰恰相反,十几家店铺,不时有人关张。当然也不断有人接盘。在别人失望离去的地方,总会有人怀着希望重新开始。
这倒不是接盘者认为自己比关张者更能干更有好运气,而是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试一试。
最熟悉的是进门那家。最初,卖大骨汤饭。是一对中年夫妇。大老远,女主人就热情招呼,倘若你走近柜台,她会更热情地为你介绍菜品。倘若你目不斜视,她的眼里会慢慢升起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男主人站在操作台后面忙碌,头也不抬。一直要到中午一点过,几乎没客人了,他才走到商场门口,蹲在台阶上,用力地抽一支烟。灰白的烟雾从他鼻子里喷出来,慢慢升过他的肩膀和头。头上,有一多半白发。
后来,中年夫妇不见了,大骨汤饭也没了。过了好久,重修装修,来了两个年轻小伙子,看样子,像大学生。一问,果然。刚毕业几个月,找了几个工作,不是人家不满意他们,就是他们不满意人家。
两人原本是同班同学,一琢磨,干脆自主创业。家里没多少钱支持,只能盘下小铺子。
卖的是他们老家特色:烤羊肉串,羊肉汤。
我去吃过两次,烤得也还将就,只是,要么太咸,要么太淡。显然,两个小伙子手艺还不过关。也难怪,我在他们那个年龄,最多就会煮个面条。
更重要的是,商场餐饮区的定位,主要是给商场和写字楼上班的人吃午饭,而午饭,很少有人吃烤羊肉串。
大概不到两个月,烤羊肉串关张了。两个笑嘻嘻的小伙子不见了。也不知道他们是重又去找工作上班,还是再次创业。
又过了段时间,第三次开业。这一次,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开了一家面馆。
中午吃面,是许多成都人的不二选择。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生意还是很秋。没有顾客时,他们一齐站在操作台后面,眼巴巴地望着进入商场的每一个人,眼神充满期待,同时似乎还有一种黯然神伤——恰似我对这个时代的感情。
几个月后,面馆也消失了。至到今天,店铺还空着。柱头上是一张A4打印纸,打印着四个黑字:旺铺招租。
是的,再经营不走也叫旺铺;再生存艰难也叫盛世。
这是游戏规则。不容置疑。
这两年,这些凋蔽与倒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归之于病毒,归之于疫情。
在这座两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谁也不多,少谁也不少。每一天,总有人失望地离去,又总有人怀揣希望到来。再低的收入,一平均,就立马坐直升机上去了;再艰难的日子,一旦宏大叙事,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我有时还是忍不住想:那些倒闭的老板们,他们是离开了,还是继续坚持?他们还好吗?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冬日,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用尽浑身力气啊。
风物人心皆故乡 
五溪蛮土酒 | 利川高山红茶  | 定制普洱熟茶 | 纯手工铁锅 
土家野夫的家乡风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