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硅谷生活家”订阅本公众号)
传说天鹅在临死前,会发出一生中最为凄美的叫声。所以,才有了圣桑那首伤感且动人的名曲《天鹅》,以及芭蕾舞《天鹅之死》,其中所展现的极致的美,放大了生命即将逝去时的悲剧气氛。
日本人酷爱樱花,但是相对于绚丽而灿烂的樱花盛开,深感人生无常的日本人,更欣赏花开过后的落樱缤纷。这是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物哀之美以及他们直面死亡的那份坦然。所以川端康成才说:
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1、关于死亡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要研究和谈论死亡的问题。比如:
1、在柏拉图的《斐多》篇里,苏格拉底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因为:
在希腊人的观念里,死亡意味着灵与肉的分离。哲学家是要追求智慧、追求真理的,但肉体却是对灵魂的一种束缚。死亡意味着灵魂终于摆脱了肉体的桎梏
苏格拉底所说的练习死亡,即活着就开始训练灵与肉的分离,为最终的死亡做好准备。
 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作者:雅克-路易·大卫 1787年
现藏于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但大部分哲学家对于这种灵魂说却不那么笃定。比如17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关于死亡的箴言则是:你不能直视骄阳,也不能直视死亡
中國孔子也有着相似的看法,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也就是说:
死的问题过于复杂、讲不清楚,所以干脆悬置不论,还是先讨论如何才能好好活着吧。
中國人大都回避谈论死亡,以及与死有关的一切问题,死在中國文化里非常被忌讳。
3、但发源于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学习如何去死,就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活着。即,未知死,焉知生与孔老夫子正好相反。
近代德國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同样提出了向死而生,即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真正深切体会到生的意义
4、也有人认为,其实死亡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是许多人因为恐惧而对死亡采取的回避和抗拒,才赋予了死亡更多负面意义。对死亡态度最豁达的恐怕是庄子,他不但在夫人去世时毫无悲伤、鼓盆而歌,还要求弟子在他本人死后,将他弃尸荒野,供乌鸦、老鹰、蝼蚁享用。
而一百多岁的宋美龄也曾感慨道:上帝为何还让我继续活着,这实在是太糟糕了。——因为,她当时已经没有认识的人了。
当一个人的生命体验越来越差时,那么死亡也许正是一种必要的解脱。
5、有一位名叫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生死学专家对死亡的看法很独特。她认为:
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我们只有接受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才能获得力量与勇气,激发自我实现的一切潜能。
即只有具备了向死而生的智慧,才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最大保障。
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著作

《死亡与临终》、《生命的轮子――生和死的回忆录》
2、死亡焦虑
弗洛伊德说,因为恐惧而回避或否认死亡,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佛洛依德提出了死亡否定的概念,来解释社会普遍存在的排斥死亡的现象。比如:
1、在人际交往中,多数人忌讳直接说出“死亡”这个词。汉语中有许多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方式,如:身故、作古、往生、百岁、千秋、羽化、仙逝… 等等。英语中与死相关的词汇也不少,如:pass away、departed、rest in peace、join the angels、be gone,etc.
2、人们为了尽可能地延迟死亡的到来,穷尽所有的医疗手段来拖延生命。这同样是在逃避、或否定死亡。
与此同时,电影、小说等流行文化却又过度渲染死亡,加深了人们的死亡恐惧。加之当人们想到死亡过程中会经受的折磨,并由此导致的自尊感的丧失,都让人们的死亡焦虑变得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严重。
2007年电影《遗愿清单》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
死亡焦虑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尤其是在青春期和老年期。
1、人在童年时期会注意到死亡的存在,产生模糊的恐惧。但儿童对死亡的态度通常是否认,觉得小孩子是不会死的。
2、而青春期则是死亡焦虑大爆发的时期,青少年与死亡焦虑的对抗方式往往很激烈,会因此产生种种过激行为,如叛逆、暴力、冒险、甚至自杀。
3、青春期后,年轻人会为成家立业忙碌不堪,而暂时把死亡焦虑抛到了脑后。
4、等人到中年,貌似子女长大成人,生活步入正轨。但中年人又开始被各种健康和衰老问题所困扰。其实,在所谓的中年危机里,闪现的往往是死亡焦虑的影子。
5、从中年开始,人生就进入了下行通道;而对老年人来说,死亡好像会随时到来。在这个阶段,死亡焦虑则达到了顶峰
3、应对死亡焦虑
衰老和死亡不可避免。但人类与其他生物不一样,在于它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会思考过去、现在和将来。只有人类能意识到,自己仅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并终将在某个时刻迎接死亡。即便我们能一次次地躲过疾病或者意外,也终将死于衰老。
这让人类的处境无比尴尬。人类从拥有自我意识开始,就对死亡存在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焦虑。并在自己遭受到意外、或目睹他人离世时,极易被恐惧所吞噬,而久久不能自拔。
 秦始皇派徐福出海找寻仙丹的船队
但人类毕竟是智能生物,为应对无处不在的死亡焦虑,人类发展出了相应的应对机制,总结起来大致有两种,即:
1、创立宗教和文化世界观
2、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
宗教和文化
所有人类文明中都有创世神话或宗教信仰,为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创造一种相对确定的秩序和解释系统。而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解释死亡,描绘人死后的世界。比如:
有些传说或教义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会升天或转世,于是,生命便将以其他形式、在别的地方继续存在。
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的特瓦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和神灵、动物一起住在北方桑迪湖底下,会永生不死。所以特瓦族人每年都会回到湖边举行举行朝拜仪式,期待死后能回到神灵身边,永远快乐地生活在那片美丽的地方。
用宗教等文化世界观来应对死亡,有其生物学的基础。如若不然,原始人就可能因为过于强烈的死亡恐惧,而放弃外出冒险狩猎、寻找资源,也不愿拼死去争夺伴侣、保护后代。这很可能让进化进入一个死胡同。
 雕塑《圣殇》Pietà 作者:米开朗基罗 1499年
藏与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
所以,历史上很多古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并不怎么抗拒;有的文明,甚至对死抱有一种热切的渴望。
比如埃及,所有的文物古迹,如金字塔、神殿等等,无不是为死人准备的,甚至找不到一样是给当时的活人用的。
这是因为古埃及人并不觉得活着很重要,相反,他们认为生命是偶然和暂时的,而死亡却是必然和永恒的。所以,上至法老、下至小民都在不遗余力地营造死后的天国。
 2007年电影《遗愿清单》
寻找生命的意义
要应对死亡恐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就是建立自尊获得某种社会认同,感受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而所有这些,本质上都是为对抗死亡做出的努力。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所说的轻和重,即人终其一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总和。当我们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就不会对死产生过度的焦虑。
每一个人都可能发现生活的意义,比如:
1、虔诚的基督徒认为,信仰上帝可以带来生活的意义;
2、作家加缪笔下《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认为,感受当下的生活就是生活的意义;
3、即便被众神惩罚每天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明知人生荒谬、毫无意义,但却依然在日复一日、徒劳无功的劳作中,为自己创造了意义
4、而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如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尽管他早就理解人生的痛苦、偶然和荒谬,但还是在集中营里品尝到了极致的人生困境。
集中营的囚犯不但缺吃少穿、极度匮乏,还会经常被莫名其妙殴打,每天看到周围同伴在不断死去,甚至自己也可能被随时毫无理由地送进毒气室。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 及他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这种极端恐怖的情况下,唯一能支撑一个人坚持活着、不放弃希望的,唯有“意义”二字。死亡越虎视眈眈、近在咫尺,他就越得让自己每天都有用,让活着有意义,就越得要抓紧每分每秒、每个机会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发现生活的意义,就是维护生命的尊严,即便死亡暗流涌动,他也能充实地过好每一天。于是,他将不再只是一具等待被毁灭的肉体,因为他所感受到的生命意义,足以战胜死亡带来的焦虑。
生命有限,但人生的意义却不限于当下,而是能够通过某种形式,在更加遥远广阔的时空当中传递。比如改变历史的创世宗教,古圣先贤的智慧哲思,世代流传的名著、音乐、绘画、艺术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先哲智者们生命意义的延续,足以对抗肉体的消亡、生命的逝去。
对普通人来说,虽然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但只要你的思想火花、善行义举、独特创造、甚至是某个闪光瞬间,影响过他人和社会、曾被人铭记于心,你的生命就以某种形式得到了延续,你便拥有了生命的意义、灵魂的不朽。
再退一万步,只要一个人能找到锚定自己人生意义的支点,特别是当他无悔于自己当初的选择,并实实在在地付出过努力,他就都能体会到一种充实人生带来的意义和满足。
1993年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弗兰克说,在集中营里,找到生活的意义并不一定能活下去,因为毕竟还有很多无法掌控的因素。但你一旦失去意义,就一定活不下去。
4、以死亡为边界的游戏
若是从更长的尺度、更高的维度来观察,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局游戏?如果生死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边界,那么,当面对死亡,其他一切,比如金钱、成功、地位,对我们来说又有多重要呢?
比戏剧更精彩的是现实,有多少曾经玩得风生水起、站上世界之巅的商界大佬、演艺明星,一夜之间身败名裂、满盘皆输。无论他们当初是多么烈火烹油、不可一世,都只会将他们最终的失败结局衬托得更加惨淡荒谬。
在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中,主人公斯克鲁奇是个冷漠自私的吝啬鬼。在圣诞之夜,他被三个圣诞精灵造访:
1、“过去之灵”让他看到自己孤单寂寞的童年生活;
2、“现在之灵”带他来到伙计的家庭聚会,看到穷人的圣诞节一样可以温馨快乐;
3、“未来之灵”让他看自己衰老生病时的悲惨景象。他不但无人理睬照顾,而且还被陌生人抢夺财产,就是他死后,也竟然没有一个人为他伤悲。
最后,斯克鲁奇来到自己的墓前,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他的人格在一瞬间发生了改变。第二天,他就从一个远近闻名的吝啬鬼,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圣诞颂歌》中的斯克鲁奇
在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中,主人公皮埃尔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皮埃尔眼睁睁看着前面几个人被一一枪决。在轮到他时,行刑者突然得到了暂缓执行的命令。捡回一条性命后,皮埃尔从原来的行尸走肉,变成了对生活充满热情、目标明确的人。
一个人在生死之间,往往能领悟生命的真谛,用哲学语言说,即生命本真的存在。
美剧《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
海德格尔认为,人有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比如:
1、非本真的存在是一种日常生活模式,即完全沉沦于环境,被身边事物所支配,所追求的都是诸如美貌、财富、地位、名望等表面的浮华;
2、而本真的存在,即关注的是生命本身,对生死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更看重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对于自身责任的承担。
在人生这场游戏中,如果只沉迷于一时一遇的输赢胜负,那么无论一个人赢过多少次,也许都只是暂时的;最后他输掉的,可能是整个人生。
也许,一个人只有抱着向死而生的心境去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生的边界,获得最根本的自由。
1989年电影《死亡诗社》
5、向死而生
作家史铁生曾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是一个终将到来的节日。
的确,人终有一死,既然终有一死,那么就只有“向死而生、活在当下”。
哲学家蒙田说:预先思考死亡等于提前谋划自由。
据调查,当死之将至时,人对死亡的恐惧程度与自我满足程度有关。即,那些实现了人生目标、认为人生有意义、对现状满意的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会更容易接受。比如:
玛格丽特·米德是一位有位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的人类学家,她在77岁身患胰腺癌、濒临死亡之际,她曾经公开接受电视访谈,并坦然地谈论起她即将离开人世的事。
在节目的最后,当她起身慢慢走进舞台阴影,在即将消失的那刻,她转过身来露出了一个动人的微笑,将她面对死亡时的从容和优雅,留在了世人的心中。
人类学家 玛格丽特·米德1901-1978
被誉为人类学之母 著有《萨摩亚人的成年》
心理学治疗大师欧文·亚隆说,他曾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近距离接触了许多癌症患者,最深刻的感受是: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与他想象的相去甚远,他没有按照自己的愿景来活,那么,在他临终前的死亡焦虑就会越来越大。
当我们度过了有质量的一生,在死亡临近时才不会充满遗憾;当我们从心理上不抗拒变老,才能获得最根本的自由;当我们坦然接受死亡,才能从容地享受当下,成为一个掌控自己、充满力量的人。
美國有位心灵导师拉姆·达斯写了一本名叫《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的书,告诉人们变老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再需要在乎世俗的看法,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愉快地变老
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对于变老这事儿同样处之泰然,他说:
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
可见,变老其实代表着思想和智慧的成熟。心理学大师荣格也认为:
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会更加个性化。
不害怕变老,接受变老,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外在的世界中接管自己,成为自我世界的真正主宰者。
6、死亡的尊严
中國在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多达3亿,中國将成为超老年型國家。
如果死亡不可避免,人们又该作何应对?作家巴金去世前在医院躺了6年,甚至被切开气管,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所有措施对巴金本人来说都是痛苦折磨。事实是,现代医学并不能治愈患者,反而延长了他们的痛苦和恐惧。
单纯的医疗思维考虑的只是延长生命,并不关心临终之人的其它诉求。医生除了积极治疗,或许还能选择优先为病人减轻痛苦,提供一种有尊严的死亡
书名直译过来是《身为凡人》作者阿图医生讲述的
是美国的养老现状
他想提醒读者 人人都将经历衰老与死亡
其实,医疗机构无谓地延长病人寿命与患者争取死亡权利之间的矛盾,早在1970年代就曾经引发哲学、法学、医学领域的大讨论,但直到现在仍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而美國的加州在1976年就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允许依照病人自己的意愿,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延长临终过程。
生命的尊严死亡的尊严密不可分,因而,患者的个人选择与權利应该得到尊重。衰老的终点必定是死亡,善终不仅关乎如何坦然接受死亡,而是关乎如何更好地走完生命的全程。
最后,我还是想重复一遍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对于死亡的看法,她说:
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我们只有接受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才能获得力量与勇气,激发自我实现的一切潜能。
应该说,具备向死而生的大智慧,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获得根本的自由。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书

其实 研究死亡 本质上还是在研究如何生活
参考资料:
1、《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浙江人民出版社;
2、《复杂生命的起源》,作者:尼克·莱恩,贵州大学出版社;
3、《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作者:杰夫·格林伯格、谢尔登·所罗门、汤姆·匹茨辛斯基,机械工业出版社;
4、《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作者:迈克尔·R·雷明、乔治·E·迪金森,电子工业出版社;
5、《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作者:欧文·亚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_____
硅谷生活家英文频道
http://anasianperspective.medium.co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