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说:人民至上不仅仅是使命与信仰,还是一种能力。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文章开始前,留言板很多朋友让我聊聊任泽平的话题,其实我昨天聊的就是这个话题啊。
我根据昨天的思路举个栗子。
你是一个公司总经理,公司规模一千人,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大公司好,有规模效应,那你怎么才能做大公司呢,你的公司怎么才能到一万人呢?
你要做的是新产品研发「科技兴国」、强化品牌「文化出海」、设备改造「产业升级」、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共同富裕」、整合供应链「RCEP」等等等等......
等你的公司实力不断增强,你发现你的公司自然会人越来越多,因为需要的岗位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一切是基于你的公司业务扩张了,效率提升了。
你会不会上来就直接不管公司业务,先从1000人招募到10000人再说,没钱咋办?没钱就找银行贷款,贷款发工资,先不管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安排,先把公司搞大。
或者说你是一个家长,你怎样才愿意多生孩子,是不是你先得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能保证自己的发展,接下来才考虑生二胎的事情,你会不会先找银行贷款去生孩子?
印钱搞通胀鼓励生孩子不就贷款一个样子吗?
任泽平就提的是这个思路,你说他是蠢还是坏?
以下今天正文:
最新的消息,因为西安高新医院未能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现在对两所医院停业整顿3个月,责成西安高新医院追究医院负责人责任,总经理停职,免去门诊部主任、产科主任、医务部副主任职务.....
但是消息出来后,很多网友并不买账,主要是因为如下原因:
第一、现在疫情尚未结束,就让两所医院停业整顿,是不是会导致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尤其高新区就这么一个大医院,以后看病不是更难了吗?
第二、这两个医院好歹接诊了,结果被处罚了,那前面拒收的是不是行为更恶劣,他们应该怎么处分,如果这样,以后医院是不是拒收就没事了?
其实我一个感觉,就是西安现在挺不容易的,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特别紧张,特别想把事情做好,特别想服务好人民,结果越紧张,越进退失据,仿佛怎么做都不对。
比如上次因为隔离的买菜难问题,处理了一批企业,结果好像事情又没有搞好,因为盒马没有清洗鸡蛋,于是把盒马给处理了,结果又搞了个乌龙,顶上了热搜。
其实我在上次写西安问题的时候,提到过一句说因为城市的新政效率、工作能力问题,每个城市处理疫情上是有差异的,很多人看了不买账,想必他们认为某些地方就是漠视生命、恨不得说他们草菅人命才过瘾。
其实现在的疫情问题,没有那个地方政府糊涂到不想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但是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想解决就可以解决的。
这就好比你做销售,你真想一个月干到销售额100亿,但是你想就能干到吗?你把命豁出去也未必能干成。
人民至上不仅仅是使命,还是一种能力。
疫情来了大家都觉得上海搞得好,我觉得深圳才是低调做事的王者,看看人口密度就知道了。
深圳1756万人口,1997平方公里,密度8793人/公里;
上海2487万人口,6340平方公里,密度3922人/公里;
西安1295万人口,10108平方公里,密度1281人/公里;
深圳的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2倍,是西安的6.8倍,而且西安的流动人口之多,远超上海。
毗邻香港,有着吞吐量极大的国际港口和国际机场,从去年疫情后对湖北人来者不拒「这点我记忆深刻,全国估计只有深圳有这份自信」,到现在为止楞是没出事。
不是深圳运气好,我到现在都做了7次核酸检测,但最长的一次也就是20多分钟搞定,现在深圳速度更快了,每次普查核酸的时候,监测点简直随处可见,一个棚子就搭好了,又简单又快捷。
但是深圳疫情搞得这么好,但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直默默无闻,除了深小卫「深圳卫健委」上过两次热搜,没人记得深圳。
其实和呆深圳的人一样,大家都觉得:你深圳搞的好,是应该的,你要搞不好,才不应该。
为什么深圳搞得好,当然,可能大家都觉得深圳有钱,隔离一个区域,政府全包了,吃的盒饭都特别好,但是我觉得这只是果而不是因。
今年因为我家中有事,9月份的时候到我老丈人家,北方城市呆了3个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但凡你在深圳,你要办个啥事情,就按照流程和规则去走,你觉得很自然。
只要你去了别的城市,比如一些北方城市,你要你要办个啥事情,就首先想自己有没有熟人,有没有关系,你觉得很自然。
这种思维无缝切换,自然得很。
我在深圳呆了十多年,无论是办户口还是原来公司注册纳税这些事情,我不得不说深圳政府部门真的是做到了服务心态,不仅是周末上班,办事情你要交啥资料清单全部搞好,注意事项全部写清楚,能让你一次跑完绝对不然你跑两次.....
其实深圳这样搞,各个单位也开始卷,卷的就是怎么服务的更好,比如我年初到银行办事,银行不仅仅是把我手头的事情办完,还告诉我怎么能把事情处理得更好,给我提出建议....
但是在老家,只要你不问,就绝对不说,办事情可能跑断腿。
这就是我说的行政效率,同样的行政效率在应对同样的疫情的时候,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部分城市也想控制疫情,但是行政效率并没有这样的能力,于是就只能「一刀切」,一刀切能不能解决问题?能解决,但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对于任何突发事件没有应对和变通的能力,最终将防控疫情与救治急症给搞得对立起来,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目标。
当然,这是一种懒病,就是当医院面对「防控疫情」和「救治急症」的时候,简单的二选一,而不是考虑如何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之下,还能救治急症。
有解决的方案吗,当然有,比如前天深小卫分分钟就把深圳产妇的问题处理好了,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西安医院想的是怎么完成任务,不出事,而深圳医院想的是怎么把事情处理得更好。
当这些已经形成思维定式的时候,必定就会造成行为和结果的不同。
而这就是关系型社会和规则型社会的差异。
我们先不用否认关系一定是不好的,也千万别而说中国就喜欢讲关系,事实上全球没有哪个国家不拼关系,有时候关系也没有错。
美国不讲关系吗?美国比中国更讲关系,上个大学都要推荐信,两院的关系盘根错节,麦克阿瑟兵败如山倒就因为他爹的关系还被评为五星上将。
但是美国不叫关系,叫人脉,其实特马的还不是一个意思?
人对关系的认知很正常,就好比你在大公司搞人力资源,你要招募一个人,如果你认识一个熟人或者同学,能力完全符合要求,你更偏向于找熟悉的人,而不是两眼一抹黑的社会招聘,这样的可信度更大。
但是一旦关系网络板结,最终关系就会超越对能力的认知,导致效率的不断下滑。
为啥南方城市关系显得没那么重要?
从深圳来看是一个奇迹,一开始就是一个小渔村建设出来的移民城市,所有人来了深圳都是「外地人」,所有人来了深圳人脉都是零,根本没有关系可以拼,只能去拼能力,于是形成了规则型社会的雏形。
而这种规则型社会很快就带来了良性循环,因为当A城市拼关系B城市拼能力的时候,所有弱关系强能力的人都会向A城市涌入,最终A城市汇集了拼能力的人,而B城市留下了拼关系的人。
伴随时间的发展,A城市最后也会形成关系网,至少不如最早的移民城市那么「纯洁」了,但是A城市的优势是每年依然有大量的「新鲜血液」涌入,而B城市显然不具备A城市那样的吸引力。
为什么面对突发事件,深圳的行政效率明显更高。
因为规则型社会,得到了一个工作岗位,是因为「能力」得到的工作,要想让工作有更多人认可,就需要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
而在关系型社会,得到了一个工作岗位,是因为「关系」得到的工作,要想让工作有更多人认可,就需要更加巩固自己的「关系」;
因为准则不一样,同样是政务公众号,深圳卫健委的公众号几乎偏偏10万+,甚至于绞尽脑汁的做「标题党」,诸如「钻进你体内的虫子,究竟有多恐怖」、「男人在洗手间里的秘密,究竟有多恐怖」、「男人女人都懂的生理反应现场」,是不是低俗博流量我们先不说,但是这个政务公众号的第一准则一定是扩大影响力,继而把工作做好。
而多数中小城市政务公众号更明确的目标就是工作做完,绝对不多做,因为「做多就有可能错多」......
但是把工作做好,和把工作做完,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所以,也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下,部分地区的医护人员认为反正抗疫是最高准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会被追责,自保的概念就会超过救治的概念。
这种观点的形成已经是长期固有的工作思维了。
你说这是心态问题,我更认为是城市文化与能力的问题。
而这次部分城市抗疫所折射出来的问题,我认为是未来小城市的困局。
因为一旦规则型城市和关系型城市泾渭分明的时候,就会形成聚拢效应,有想法有目标的人都会扎堆往规则型城市里跑,而规则型城市本来就具备产业优势,现在有具备了碾压型的人才优势,有了人才优势,城市的行政效率与服务能力更强,结果就更进一步吸引人才尤其年青人,最终循环一次次的下来,形成马太效应,大城市更大,小城市更小......
最后的局面就形成了深圳的房价高到天上去了,结果年青人还是蜂拥而至,部分小城市的房价非常低,结果人越来越少。
最夸张的说法就是宁要深圳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套房。
部分北方城市要调整,但是事实上调整的状态并不理想,因为最终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没有产业就没有高端岗位;
没有高端岗位就吸引不到人才;
没有人才流入更加固化关系型社会;
关系型社会更加没有产业愿意过来投资;
没人投资更没有产业.......
所以,虽然国家一直在拿大城市的税收补贴中小城市,但关键性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所以,疫情冲击的时候,所有的地方都想平安过关,但是长期固化的服务体系与理念已经长期存在,怎么可能能够在突发事件的状态下依然能够让城市高效运转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刀切,以防疫为最高准则,在死命令与灵活性的双选中牺牲掉了灵活性。
小城市的困局,最典型的就是如鹤岗,直接停止了公务员招聘,因为没有钱了.....
产业流失带来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加剧产业流失,最后没有税收,服务能力下降,服务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产业和人才流失。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北方人不行,北方跟追求关系,我觉得真不是这样,如果当年重工业基地放在深圳,出口外贸放在哈尔滨,两边的定位就会颠倒过来,尤其是深圳还是特殊中的特殊,是一个全新的移民城市,同时靠着香港。
最后的发展趋势,不是因为北方城市因为认关系所以没新产业,是因为没新产业所以更认关系,这种循环一旦形成,摆脱的难度就会很大。
那未来针对小城市困局,还有办法解决吗?
对不起,我想了好久,我也没有想出办法来。
想了些方法,好像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我这样的都能想出办法来,很多城市早就振兴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