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a
国产电影或许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
国家电影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亿元,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74%,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全年新增银幕6667块,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复苏发展,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在影视行业告别无序生长,步入精品化转型的下半场后,传递中国美学、书写中国精神的中国叙事,无疑在未来竞争中将具备更大优势。而那些持续深耕内容的从业者,也被市场寄予更坚定的信心。
欢喜传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头部电影公司,它是如何平衡风险,精准踩中每一个风口?又如何在内容制作、流媒体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行业带来示范和启示? 
董平的第三次征途:
左手“梦工厂”,右手“中国版Disney+”
在回顾欢喜传媒的整个发展史和精神内核时,其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董平是一个不能不提到的名字。
这位从业近30年的“老兵”,有着极为深厚的人脉资源积累,以及精准的前瞻性判断,于1996年创办了北京华亿影视(后改名为华亿新媒体),是中国第一批正式进入电影投资领域的民营企业。在华亿新媒体时期,董平就已经逐渐开始丰富自己的一线导演“收藏库”,冯小刚、姜文、李安、顾长卫、吴宇森等知名大导均与之关系密切。
2009年,他文化中国(阿里影业的前身)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再出发。期间投资了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签下周星驰“七年五部”的片约,与陈可辛、柴智屏绑定。如同他后来被广为传颂的名言一样:“不能把锅烧开了再满世界去找米”,当时董平已经率先认知到,在电影行业里,作为创意人才的导演比资金更为稀缺,优秀导演能够带来票房号召力和口碑保障作用,而雄厚资金却未必能做到。
2015年,董平与宁浩、徐峥、项绍琨联合创办欢喜传媒。宁浩、徐峥两人分别与欢喜传媒签有6年合约,合约内容包括每三年导演一至两部电影作品,欢喜拥有他们作品的排他投资权及制作权,以及大中华地区各渠道的优先发行权。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导演徐峥、宁浩在欢喜传媒的直接持股比例均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的0.53%,均为欢喜传媒的非执行董事。
以此为起点,欢喜独特的“导演合伙人制”逐渐成型,此后陈可辛、王家卫、张一白、顾长卫、张艺谋等股东导演陆续加入;签约导演包括贾樟柯、文隽、王小帅、刘心刚、李杨和陈大明,“导演天团”拼图逐步完成,使得欢喜成为精细化运营的先行者。影视行业具有一定风险性、不确定性,有稳定产出能力的成熟商业片导演能够极大地降低风险,保障公司稳定的业绩表现。这种让爆款实现规模化可复制性,从而推动产业加速工业化的模式,其可行性已经被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等国外知名公司验证过。
另外,欢喜传媒还通过鼓励成熟导演培养新人,对新生代导演创作予以大力支持,从而补充新血,例如文牧野便是因此爆发。导演是电影创作的灵魂所系,如此大手笔的一线导演绑定,极大的创作自由空间和坚定的资金支持,正传递着欢喜传媒内容创作至上的理念,对内容秉持长期主义的信心。
欢喜也因此成为《我不是药神》《疯狂的外星人》等爆款身后的大赢家。2020年春节,欢喜传媒与字节跳动达成6.3亿元版权合作,率先将徐峥自编自导自演兼监制《囧妈》搬上字节系平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院网协同日益重要的当下,再回顾当时有一定争议的探索之举,无疑折射出更多意义,包括线上发行渠道如何补充传统发行渠道,以及“网络电影”升级变革的可能。
2019年3月,欢喜传媒旗下流媒体平台欢喜首映,随《疯狂的外星人》全网独播开始试运营。它并无再造一个优爱腾的野心,而是定位于更加细分垂直的“精品店”,其内容始终以电影、网剧、海外佳片为主,商业模式也是只有会员付费观看。
得益于这种坚持和对内容的精准判断,上线不到三年的欢喜首映已经取得了殊为亮眼的成绩:全网下载量超过3800万,付费会员1100万。在全球范围内,近一两年间好莱坞五大纷纷加快了流媒体布局。疫情黑天鹅到来之际,欢喜首映为欢喜传媒提供了一个抵御突发风险的新出口和增长点。其2021年年中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取得来自流媒体的其他媒体相关收入共计7185.60万港币,相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超过4倍。可以确信的是,随着内容不断完善,版权环境的优化,未来欢喜首映将爆发出更大的收入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欢喜传媒面对资本同样始终保持着谨慎和克制,注重通过每一次融资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拓展院线以外的触达观众,为长远发展铺路。2019年,猫眼以3.9亿港元正式入股欢喜传媒,票务平台为其带来了巨大流量,也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的协同和闭环。2020年8月底,在Z世代中影响力巨大的B站以5.13亿港元入股欢喜传媒,获得《风犬少年的天空》《夺冠》等头部内容,成为欢喜传媒第四大股东,持股占比9.98%,为其带来了更广阔的流量入口。年内,欢喜传媒获得国际知名长线机构富达基金的加持,证明基本面及未来发展前景被专业投资机构所看好。
务实低调,前瞻性布局,不追求“广”而更追求“精”,这是董平的风格,也是欢喜一直以来的基调。
尽管外界常常对迄今担任过三家上市影视公司的掌门人董平,冠以“资本高手”“中国民营电影教父”等称号,但董平更应当被视为一个对第七艺术有执念的操盘者。从操盘《卧虎藏龙》《鬼子来了》《荆轲刺秦王》,到推动《让子弹飞》《江湖儿女》《我不是药神》诞生,历经时代变迁、内容风口更迭,这位见证、帮助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乃至新生代导演成长的资深从业者,同时也在探索着电影发行渠道的变革,或许是电影行业最重要的幕后功臣之一。
签下黄渤、牵手咪咕:
欢喜传媒如何让“月亮与便士”兼得?
将目光投向2021年欢喜传媒的几个“大动作”,不难看出其本质仍然在于深度拓宽加固内容护城河,以迎接行业未来可能的变化和挑战。
一方面是内容层面的拓展。6月23日,欢喜传媒公告称已签署合作协议,将与瀚纳影视和黄渤在未来三年内合作投资、开发优质影视项目,双方享有优先续约权。目前,双方合作的第一个项目确定为黄渤主演的电影《学爸》。考虑到黄渤具有演员、导演等多重身份,以及其自带的“国民度”,使得这次合作的范畴可能比过往的导演合作涉及面、影响力更广。
另一方面是渠道层面的拓展。9月28日,欢喜传媒与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文化在北京宣布签署协议,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欢喜传媒旗下的“欢喜首映”流媒体平台将携手中国移动庞大的5G网络,打造规模巨大的数字院线。双方合作的首部电影《龙门相》首映礼同时举行。5G时代已至,大小屏同步将为影迷带来更加极致的观影体验,欢喜传媒则将借助中国移动魔百的1.6亿用户规模,广泛覆盖泛影迷人群,释放电影内容的长尾效应。
由此,在头部互联网平台合作部署方面,在哔哩哔哩、芒果TV、猫眼娱乐等互联网平台之后,欢喜传媒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咪咕视频;在硬件终端方面,“欢喜首映”也与华为视频、小米视频、海信电视、创维电视等主流大屏端管道合作,全面覆盖。
于内容创作者而言,这是一个让创作心血被更多人看见,自我价值得到肯定的过程;于合作平台而言,通过欢喜提供的独家电影版权,构建起了内容壁垒,得以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用户情感粘性;于欢喜而言,这是一个尽力让“月亮”与“六便士”兼得的过程,在守护情怀的同时,致力于保证收益和传播影响力,以维系后续发展,如同其签约大量知名商业片导演和文艺片导演的举措一样,在欢喜传媒每一年的片单上,都能够看到上面不仅有商业片,更有文艺片的身影出现。
2022年,欢喜传媒将推出超过10部新片,或许将成为欢喜的爆发之年。其中包括陈可辛导演,胡歌、张欣儿、文森特·卡索主演的《独自·上场》;宁浩导演,刘德华主演的《全民明星》;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苏亮导演,黄渤、闫妮、万茜主演的《学爸》;顾长卫导演,葛优、王俊凯主演的《刺猬》;陈大明导演,张涵予主演的《无所畏惧》;陈佩斯导演,陈佩斯、陈大愚主演的《戏台》;田壮壮导演的《鸟鸣嘤嘤》;张国立导演,范伟、周冬雨主演的《不期而遇的人》;李阳导演,张若昀、钟楚曦主演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张律导演,倪妮、张鲁一主演的《漫长的告白》等。
欢喜传媒的下一步棋是什么?谁又将成为“导演天团”的下一个新成员?这些,都是行业热切期待的问题。答案,或许就藏在它出品的下一部电影当中。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欢迎添加微信1866809802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