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爱分享)
这篇文章首发在咱们另一个公号“米粒妈频道”,里面全是满满的干货。
话说,没关注“米粒妈频道”的亲们,是时候让大家了解这个宝藏公号了。
这是咱们最早期的公众号,有各种学习干货、教育政策、国际学校测评、家庭教育感悟、两性情感学、绘画、音乐等各种启蒙干货(主要针对5-12岁的孩子)。
还没关注的,戳二维码关注吧
米粒妈“民国扛把子”系列又上新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这位超级不得了:
喝过周总理买的咖啡,亲手接生过袁隆平,还是钟南山的姑婆。
生于晚清,立于民国,盛于新中国。一生独美,专心搞事业,半点水分都不惨的绝对大女主。
她拥有的头衔太多,但每一个都很响亮:
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及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前不久又上了热搜。
因为,12月23日,是她的120周年诞辰。
没错,她就是万婴之母林巧稚(因接生过5万多名婴儿获称)。

父亲是她最大的靠山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诞生于厦门鼓浪屿。
此前,林母已经育有一儿一女,当看到老三依旧是个女娃时,她内心不由百感交集,郁闷、痛苦、无奈、自责……
因为,彼时重男轻女的思想甚重,连生两女常常会被视为“晦气”。
看到这里,米粒妈估计可能会有人问:
“在这种情况下,林巧稚又是如何读书?如何当妇产科医生的呢?”
这一切全有赖于林巧稚的父亲。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么样做父亲》一文中,写道:
“为人父,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在我看来,林父简直是这句话的最佳代言人。
他不仅曾出国留学,而且从事的还是教学和翻译工作,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思想开明的高知人士。
他对所有子女都疼爱有加,认为女孩也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应学习求知。
所以,林巧稚从小就练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后来更是被送到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当时的新式学堂)上学。
父亲思想前卫,女儿表现也很争气,12门功课9门名列第一,从小就是妥妥的学霸。
林巧稚母亲
令米粒妈惋惜的是,林母早在林巧稚5岁时,就因宫颈癌去世。
女儿大放异彩的模样,她一次也没能看到。
但林巧稚心中却从此埋下“当医生”的念头,越长大越读书就越强烈。
1921年,20岁的林巧稚刚从高中毕业,就立马表示想学医,并且提出要考北京协和医学院。
此举遭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毕竟与其同龄的女孩都在议婚生娃。
这要是再念下去,就真的是老姑娘难嫁人了。
除此之外,林父年纪大了,经济能力大不如前。
协和8年学制学费不菲,是个问题。协和出了名的难考,也是个问题。
如此内忧外患,但林父还是大手一挥:“想做,那边去做吧!”
中间是林巧稚
有了老父亲的支持,林巧稚不日就远赴上海,参加考试。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林巧稚竟然连试题都没写完!
当年,报考协和的考生足足有500人,但校方只取25人。
5%的录取率面前,答错一题概率就大大降低,更不用说是没写完考卷了。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竟然让做事一向靠谱的学霸马前失蹄呢?
原来,有一名女考生突然中途晕倒,监考老师因性别有碍不便施救,林巧稚见状根本顾不上考试,立刻冲出救人。
人救完后,考试也考完了,林巧稚只能归家,并将此事告知父亲。
林父听完后非但没有指责,反而大加赞赏:“做得对!但去助人,莫问结果。”
谁料,一个月后,林家竟奇迹般收到录取通知书。
原来,监考老师将林巧稚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特意写了份报告表明此事。
好人好事加持+各科答题质量过硬,最终弥补了缺考分数,遂被破格录取。
纵观林巧稚的前半生中,每一处重大抉择点上都有父亲的影子。
米粒妈真心觉得,如果不是有幸遇上如此睿智的父亲,林巧稚可能早就泯然众人矣。
所以说,好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靠山。

靠满腔热忱,一路逆袭
虽有惊无险,终如愿以偿迈入协和,但这却并非胜利的号角,恰恰是战斗的序幕。
前面提到过,协和是8年学制。但事实上,后面5年才是正式学期,前面3年仅是预科。
说白了,前3年是用来淘汰人的。
在3年考核期里,学生要修完6门课程,且每科75分才算及格。
若一门不及格,留级;两门不及格,Game Over!
这相当于时刻都有被开除的可能,光是想想米粒妈都替他们感到压力山大。
就连老师也劝说:“要是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如趁早另谋出处,别浪费时间。”
熬过3年预科,跨过5年学期,林巧稚最终一鸣惊人。
1929年,林巧稚正式毕业。
她不仅以第一名拿到最高荣誉奖学金,成为首个拿奖的女生,还成为了协和史上首个成功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但还没来得及喘息,连助理医师的职位都还捂热,另一场危机又迎面而来。
大雪纷飞的平安夜里,一个宫外孕正血流不止的病人,突然入院。
但有资格动手术的高级医生正好都不在,就算立刻赶回来也来不及。
当时,摆在林巧稚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上,要么让病人转院!
但越级持刀本就要担责,没医好的话,将彻底身败名裂;可风雪天里让病人转院,却几乎等同于叫病人去死;
在这种两难抉择中,她再一次做出相同的选择:助人!
所幸学业够扎实,人生第一次手术完美收官。不久后,林巧稚还因此被破格提拔为住院医生。
由于工作表现太过出色,后又赢得了三次外派出国学习的机会。
从职场小白到标杆医生,别人5年才能走完的升迁之路,她几乎无缝衔接,而这份殊荣全因一念之仁。
林巧稚习惯在术前,握握病人的手,并帮病人擦擦汗。她认为,“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但却遭到当时的妇科主任,美国人惠特克讽刺:“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
坦白说,米粒妈觉得,光靠随手给与善意的习惯的确不能,但以此为信念做出漂亮的工作成绩,一切便只是时间问题。
果不其然,1940年,林巧稚正式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协和史上第一位中国女主任。
可身处乱世福祸相依,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谁都预料不到。
1941年年底,协和医院不幸被侵华日军占领,所有医护人员都惨遭驱赶。
所幸这一变故并没有磨灭林巧稚的斗志,更无法阻挡她行医的脚步。
没有医疗场地,她便自己开辟一个。
1942,北京胡同里开了一个林巧稚私人诊所,常常以减免费用的措施救助了许多贫苦百姓。
刚开始,不少同仁并不看好她这举措,但最终统统折服在,她6年的坚守与8887份病历档案里。
抗日战争结束后,协和重新恢复经营,多次邀请林巧稚返院。
1948年,她带着自己的学生,阔别多年重返协和,从此再没有离开。
荣耀加身,依然矢志不渝
1949年10月1日,举国百姓翘首以盼的“开国大典”之日。
此前,协和医院收到一份邀请林巧稚参加大典的请柬。
但大典举行时,林巧稚却依然在医院值班。
旁人看到后,惊讶地问她,怎么不去?
她淡笑回答:“我是个医生,去做什么呢?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需要守护在她们身旁。”
那一年,林巧稚已然48岁,却依然未婚未孕。
看到这里,米粉们是不是以为林家人的担忧一语成鉴了?
其实不然,林巧稚并非难嫁,而她主动选择终生不嫁的。
因为,在她第一次受聘为协和医生时,聘书上赫然写着:“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在旧时代糟粕面前,二八芳华的林巧稚毅然决定:“为了能挽救更多生命,为了医生事业,我此生不婚!”
是不是感觉特别燃!!
米粒妈估计,她可能是民国里最早主动践行单身主义的独立女性
除了医者仁心、思想前卫外,林巧稚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很令人佩服。
1962年,林巧稚收到一份“求救信”:
“我是一名怀了第五胎的母亲,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三胎都是出生得了新生儿溶血症夭折的。我已经走投无路了,您是我最后的希望,求求您,救救我腹中的婴儿。”
新生儿溶血症,在当时基本上是无治之症,国内外都束手无策。
如此吃力不讨好的问题,米粒妈觉得,大多数人都会望而却步。
但林巧稚没有被吓到,二话不说就投入战斗。
经过没日没夜地研究与讨论,她最终摸索出“脐带换血”的治疗方案,完成了中国首例成功救治新生儿溶血症的手术。
同时,也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奉上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
更令人想象的是,她这股旺盛的生命力,即便在病痛和死亡面前,都不曾衰败过。
1978年12月,林巧稚在高强度运转的身体,终于不堪重负,被确诊出患上3种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及心脏病。
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坚持出诊,甚至在4年里,完成了50万字的著作——《妇科肿瘤学》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病入膏肓,在昏睡中,她嘴里断断续续呢喃着:“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
临终前,留下最后一句话:“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让米粒妈忍不住想哭的是,这句话并非梦语,而是昨日回顾。
前一天,她还接生了6个娃娃,那天晚上正好3个。
米粒妈觉得,林巧稚波澜壮阔的一生,完美诠释“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但成就她的,不仅仅是殷实的家境、开明的父亲,而是她敢于挑战、敢于坚持的奋斗精神。
这样的大女主,才是值得我们和孩子崇拜的优质偶像。
点个赞+在看,让我们一起纪念林巧稚先生!愿她永垂不朽!
更多民国女性故事戳这里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点击下方公号名片关注),欢迎添加米粒妈个人微信:mlm735
美国海归、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新书《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购买链接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