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专家建议央行多印2万亿鼓励生孩子”登上热搜。
看了看这视频,把我笑的眼泪都滚下来了。
第一,他说主要的生育人群居然是75年到85年。我想说,70年后今年已经46岁了,妥妥的大龄产妇。医院医生最害怕的年龄阶段,就是产妇和新生儿都有很大的健康风险。况且46岁的人了,他们的一胎她们的子女也将近20岁了吧?这个时候你在给他们生一弟弟妹妹,你让老大怎么想?过几年老大都要结婚生孩子。他们生了孩子以后,还需要自己的父母帮忙照顾,这个时候他们父母还要照顾自己的年幼的弟弟妹妹们,那你说,他们哪有空帮你去带带孙子、孙女儿?
况且这些75、85后的父母年龄都已经70岁左右了,正需要人去照顾,这个时候他们生出一孩子,那到底谁伺候谁啊?你总不能让70岁的母亲去照顾你做一次月子吧。
我想问下现在这些经济学家,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真实原因难道你们自己不清楚吗?城市辛苦打拼却买不起房子更养不起娃啊,然后,你们这些经济学家恬不知耻的这一看,啊,这些年轻人不愿意生,那好吧,那就鼓励他们的爹妈接着生,你这不是不是在胡说八道吗?
现在新生儿逐年的下降,我看2019年的数据,新生儿中医开的占比仅占39.7%,也就是每100个新生儿中只有40个新生儿是一胎。明显看出来年轻人的生育的欲望在下降,生育的年龄再往后推,这种情况下,你不去补贴那些生一胎的人,而去补贴那种生三胎的去干什么呢?
如果把生孩子比作一场游戏的话,那生一胎就叫入门玩家,生二胎的就是中等玩家,三胎那叫高级玩家。你想要增加出生人数,你应该做的是降低这个游戏的门槛,增加入门玩家的数量,适当的补贴中等玩家,而不是去补贴那些高等玩家。
况且,欧洲很多高福利的国家给的福利非常高,而且非常的富裕,但是生育率就是上不去难道这是钱的问题吗?
人口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因为你无法改变趋势。请看这张图,美国生育率 vs 十年美债收益率。从格林斯潘1987年上任开始至今。越印钱,收益率越低,生育率也越低。生育是一种代际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在流动性泛滥的时候,人们及时行乐。认真你就输了。
下面这张图是日本生育率 vs 十年日债收益率。从1990年日本泡沫破灭开始疯狂印钱开始至今。然而,越印钱,收益率越低,生育率也越低。海外经验证明,印钱和生育率没有关系,设立专项生育基金也是徒劳。
农业社会里,讲究人丁兴旺,因为孩子是资产;工业社会里,讲究生产效率,人多了反而是 .. 人口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因为你无法改变趋势,既然不能改变,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其实,在计划生育之前,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已经开始下降了。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既然不能改变,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但是,专家就会瞎折腾、打嘴炮,
最后一个问题,钱到底从哪来?他说,印出来。央行可以引出钞票,但是央行印不出财富。经济学家的使命是研究如何创造财富。动不动就印钱、动不动就征税,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最可怕的结果就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富者独善其身却怪穷者不兼济天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