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的观念如此深入人心,但却常常面对选票的陷阱:埃及大选亲历。

我很荣幸成为所在投票点的第一个投票选民。我们国家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现在也一样可以实行民主,票选总统。

——穆罕默德,基纳省英语老师、兼职翻译 
这13个人都是骗子,我一个也不会选。要是去投票,我宁可选穆巴拉克,至少他掌权的时候,外国游客很多,我的生意很好。
——艾哈迈德,卢克索省出租车司机
我从开罗来,大热的天在这个女性投票点当法官。一天半过去了,2049个登记选民才来了15个女的投票。真不知道这样的选举有什么意义。
 ——穆斯塔法,基纳省某乡村投票站主持法官
是的,我去投票了,我周围的人都去投票了,排了长队。只有我们在乎选票,官员才会在乎我们的利益。看见市中心被烧毁的穆巴拉克的党中央大楼了吗?这就是他们独裁30多年的下场。早点选举,哪会这样?
——尤素福,开罗市民、公司职员
上一篇文章 卡特总统 | 美国面临内战危机 ,提到卡特中心当年邀请我观察埃及总统大选,事后卡特总统来信致谢。有读友对此事感兴趣,记述如下:
一、从北京到开罗
2012519日,北京时间半夜飞开罗的航班, 300多个座位满满当当。候机时,就看到三个团的导游在集合游客。飞行途中,漫长的11个小时,和周围的乘客聊了聊,知道左边和前方的5个年轻人,来自杂技之乡河北吴桥,去埃及表演,打工赚钱。
右边的三个中年妇女,来自东北,去埃及做点小生意。他们和我都拿的是因私护照,算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人也能出国的体现。右前方的男士,降落前填入境卡的时候,向我咨询,才发现拿的是因公护照,来自山东某地的官员,几个人去埃及考察。
排队入关的时候,和一个导游聊天,前几年来埃及旅游务工的人更多。去年以来,局势动荡,游客大幅减少。今年在逐步恢复,但最近要选总统,形势再度紧张。他们也是早已组的团,不得已才来的。当得知我正是来看大选的时候,他露出金字塔前怪兽斯芬克斯的表情。
是的,作为研究政治传播、选举的学者,我此行正是应埃及总统选举委员会的邀请,由美国卡特中心组织安排,以个人身份来观察选举,看看这个古老的国度如何变化?金字塔下的选举对长城之国有何借鉴教训?
除了温度比中国高,他们似乎各方面都不怎么样:历史曲折、长期独裁、人口众多、文盲率高、沙漠广袤、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社会、还有宗教、部族、阿以冲突等因素。
去年2月刚刚爆发了让穆巴拉克下台的运动,这么短的时间就迎来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自由选举——全民直选总统。他们能做到吗?他们会怎样做?是闹剧、丑闻、还是奇迹?
519日到28日,我和来自全球的100多位民间观察员,分成40多个小组,分赴城市、村庄,亲历了选前准备、投票、选后反应的全过程,认真观察、记录、分析。像埃及内地人首次看到中国人感觉好奇一样,我也好奇地观察了他们的选举。
埃及这次总统选举的标志很有意思:握选票的手往金字塔上的票箱投票。我把这次划时代的事件称为金字塔下的选举。
二、从开罗到基纳省
埃及,1百万平方公里面积大部分是沙漠,8千万人口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国家。开罗,2千万人口,非洲第一大城市。由于没有户口和暂住证,汽车不摇号限购、不尾号限行,一升汽油相当于人民币两元多,因此人多车多,交通堵塞异常严重。但这也很适合部分埃及人的节奏和时间观念。
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自豪,使得当我问起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时,开罗市民纳吉布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美国和埃及了。当知道我来自中国时,马上说中国也很了不起,并指着街上的摩托车说,它们都来自中国,并且好奇地问我比亚迪、奇瑞和吉利在中国的价格。
当得知我是来观察大选的时候,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开罗不乏中国商人、游客的身影,许多建筑、桥梁、道路也渗透着中国工人的汗水。可是当两天之后我来到埃及南部的基纳(Qena)省时,由于是内地的农业区、非旅游地,除了烈日就是沙漠,没有什么外来的商人和游客,很多人竟然是第一次见到中国人。
而我所在的这个一百多人的国际观察团里,也只有我一个中国人,这使得我可以不受诱导地完全从中国人的视角独立做出观察。
我们先在开罗尼罗河畔的四季酒店集中两日,进行选举法律、规则、安排、医疗和联络等10个专题的培训。
培训很枯燥,但酒店很舒适。房间、服务、自助餐和全世界的五星酒店并无两样。远眺尼罗河的风光、游艇、建筑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以至觉得医疗、安保培训有些邪乎。
可是两天后当我们来到南部的基纳省会,看到除了清真寺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满大街除了混乱的机动车,就是驴、骑驴的男人、黑衣蒙面的女人、烈日高温、暴晒的沙漠和尘土,才知道培训的必要。还好一切正常,没有出什么意外。
全球化的痕迹随处可见。经常看到穿着阿拉伯长袍的男人骑着毛驴打手机,数码产品店、咖啡红茶可乐店到处都是,抽烟和吸阿拉伯水烟的人也很多,但没有任何卖酒或含酒精饮料的地方。
从城镇到乡村,每天几个时段总是有祈祷的人们。几乎没有看到有人在使用相机。所有伊斯兰教的特点无处不在,但在基纳的城乡,仍有不少的基督教徒,不管是在街头还是投票点,女性不包裹的服饰和佩戴的十字架,一目了然。
这就是埃及,这就是我要重点观察的基纳省。官方发放的统计资料表明,基纳在26个省中面积排第13,人口约300万,其中78.5%在农村。平均文盲率35%(比全国略高一点),女性文盲率46%
埃及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就要在这样宗教与世俗、古老与现代、文盲与选票的社会里进行。
开罗培训住宿两晚后,坐一个多小时的飞机,到达南部的卢克索省,再转乘2个多小时的汽车,到达同名的省会城市基纳——一个干热的农贸大市场。
这是第32个观察小组,由我和突尼斯姑娘娜地拉、机场接我们的卢克索省出租司机艾哈迈德、在基纳等待的英阿语翻译穆罕默德共4人组成。
根据计划我们要在这里住5晚,住在当地很好的艾哈迈德酒店,其实就是一个窗式空调嗡嗡作响的驻马店。
第二天去政府和法院了解组织安排,查看几个投票点的准备情况;第三天和第四天即523-24日的投票日,要观察、记录尼罗河两岸基纳省城乡不少于20个投票点的选举,并守候验票、计票;第五天走访公民组织和法院,了解投诉、本地选票汇总、押运等情况,观察选举后的局势。
由于法律严禁在投票点使用电子设备,所有的过程都要在现场填写几份纸质记录表,然后在赶路的车里通过配发的3G大屏手机将数据资料传回开罗统计分析。
最后原路返回开罗,各组会合,分成两个专场评估讨论。晚上告别酒会后,第二天全部离开。没有任何观光娱乐的时间和安排,什么金字塔肚皮舞、苏伊士运河阿斯旺水坝、压力山大港灯塔,希望阿拉保佑能在飞机上看到。
费用是往返旅费、地面交通、住宿由卡特中心支付。其他开销,比如餐饮,自费。因属于志愿性质,也没有任何补助。
三、基纳五日观察
当晚一出空调车,就感受到想象中的燥热。站在暴晒了一天的街边,呼吸着柏油、沙土、驴粪的混合热气,让我有了久违的小时候在家乡西北县城的感觉,只是家乡晚上绝对没有这么热,街上也没有穿着长袍留着胡子的男人。
基纳地处埃及南部北回归线附近的内陆沙漠地区,终年被热带高气压控制,天天都是无风无云无雨的大太阳暴晒,下午2点到5点一般不上班,户外几乎也没人。
傍晚时分,人们出来活动,买卖休闲,红茶水烟,一直喧闹到午夜。晚上尽管没有太阳,但暴晒一天积累了热量,气温仍然很高,有电扇和空调的咖啡冷饮店最受欢迎。
根据埃及选举法的规定,投票前两日为静默期,不容许候选人和支持者搞任何竞选活动,让选民安静地最后做出比较判断。当晚安顿好后,我们驱车外出吃饭并观察选前动态。
到处张贴着各个候选人的海报,人们似乎也在聊着选举的话题。但聊什么,司机艾哈迈德英语不灵,说不清楚。同伴娜地拉的突尼斯阿拉伯语和此处的阿拉伯语差别很大,也只能听个大概,而且她的法语比英语更好,我们的交流也需要点时间磨合。好在我们的翻译明天就到位了。
第二天早上8点,翻译穆罕默德在酒店等我们。他是当地的英语教师,具有丰富的翻译和联络接待的经验。上午去了省政府和法院。和中国一样,都是气派的大楼。省长助理用甜腻的阿拉伯红茶接待了我们,介绍了本地选民的构成情况、选举的组织培训等。
在法院则没有那么幸运了,每次都说等5分钟,但在会议室等了半天,也没人来。娜地拉调侃说,埃及人的5分钟往往是三五个小时。穆罕默德反驳说没那么长,但一两个小时是有的。临近中午,再去敲门,发现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不打招呼走了。
埃及这次选举全国共有一万三千多个投票站,全部设在中小学,统一从各地调配法官主持监督验票,相关的接待协调由本地的法院负责。虽然没有见着人,但我们手里有官方的材料介绍,程序和规则都清楚,况且看法院确实忙碌,我们就自己去投票站看看。
当天城乡一共跑了8个投票站,桌椅、票箱、秘密写票处都已到位,感觉乡村比城市更重视一点,除了乡警还有类似民兵或民团的人保卫,许多都荷枪实弹端着AK-47
翻译告诉我们,基纳省局势不太稳定,时有绑架袭击、以及宗族和部落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基督教和穆斯林有过争端,很多村民手里都有武器。但目前没有关于选举的暴力事件发生。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也许是地理环境因素,也许是生活习俗的不同,所有的票箱、桌椅、写票处都落有很厚的灰尘,许多投票站的室内外环境也比较脏乱。让习惯了悬挂“投好庄严一票”、“欢迎上级视察”的我很不适应。尽管我们并不是上级,只是观察员,不容许评论建议干涉。
翻译说,埃及人习惯最后一刻把事情都弄好,明后天投票日我们再来看。顺便说一下,城市里学校的建筑、桌椅设施算不上太好,但农村的绝对很好。
第三天523日早8点到晚8点,是全国第一个投票日。上午7:30我们赶到市里的一个学校,也是翻译本人的投票点,观察开场。门口多了荷枪实弹的士兵和警察,在盘查证件。
投票室内的地似乎是扫过,但票箱、桌椅和写票处的灰土依旧。几个人在摆放桌子、往法官的桌上铺桌布。750,法官和士兵押票进来。安排人员事项、张贴投票说明、开封取票等,8:15才准备妥当。
当得知翻译穆罕默德也在此处投票时,法官让他第一个投票,然后陆续放进外边已经排队的其他人投票。除了我们观察,现场还有两个不同候选人的代表戴着袖标在看。法官查验了我们所有人的证件、文书。
观察了约半个小时后,除了开始晚了,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出来驱车赶往第二个学校的投票站。路上交流对投票的看法,默罕默德说:
“我很荣幸成为所在投票点的第一个投票选民。我们国家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现在也一样可以实行民主,票选总统。”
司机艾哈迈德的投票点在其居住地卢克索省,这几日由于拉我们,抱歉他不能回去投票。他说本来就没打算投票:
“这13个人都是骗子,我一个也不会选。要是去投票,我宁可选穆巴拉克,至少他掌权的时候,外国游客很多,我的生意很好。”
投票的程序是,每个选民持本人的身份证(类似我国的二代身份证),先在花名册里找着自己的名字,签名或按手印。
许多不识字的人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按手印了。然后从法官手里领取选票,走到全国统一定制的用屏风隔开的秘密写票处,在同时印有头像、标志和全名的13个候选人中,只能选一个(不选、多选或另选他人,最后验票时为无效选票)。
秘密写票处,右侧是投票箱
走出秘密写票处,把选票投入密封的票箱。最后用一根手指在特制的颜料中蘸一下,留个印记表示已透过票。领回身份证离开,投票结束。
所有201248日前满18周岁的埃及公民自动登记为选民,全国共有5千多万(51,111,794)合法选民,分布在13,099个投票点里,每个点有20006000不等的选民,男女分开投票。
投票日为523日和24日两天的早8点到晚8点,后来由于一些投票点出现了人多拥挤,中暑晕倒心脏病发作等现象,临时宣布截至到每晚的9点。
13个合法候选人中,如果第一轮没有任何人超过投票数的一半,则选民616日和17日在得票最多的前两人中再投一次,得票最多的一人当选为总统,由目前临时看守的军方在71日向其移交国家管理权力。
523-24日的两天投票日,我们走街串巷、穿城入乡,走访观察了22个不同的投票站。有许多人声鼎沸,排着长队投票,也有不少门前冷落,半天不来一个人投票。
远拍的女性投票点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中午去了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碰上了一个热情话多的法官穆斯塔法。他说:
“我从开罗来,大热的天在这个女性投票点当法官,一天半过去了,2049个登记选民才来了15个女的投票。真不知道这样的选举有什么意义?”
乔木、法官、同组观选的突尼斯姑娘娜地拉,前面是投票箱
就是这样偏僻的乡村,仍然看到不少候选人的海报。我们在和法官交流的时候,有一个候选人的女代表也一直在场观察。不大的教室,坐着六七个人,听着三台电扇的风声和一群苍蝇的嗡嗡声,等着人来投票。还好,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同时来了三个女选民投票。法官说我们带来好运。
不知道这个点最终会有多少人投票。不过隔开的另一侧的男性投票点,情况还可以。2300多选民,在我们第二天中午离开的时候,已经有800多人投票。总体来看,投票率女性低于男性,乡镇低于城市。
男性选票站

524日晚8:30,我们重回基纳市区,赶到两天来的第22个投票站,观察验票、计票情况。
不大的屋子,吊扇摇曳,挤了很多人,有法官、工作人员、几个候选人代表、军警等,中间又来了几个人帮忙。场面有点乱,但还能看出流程。
法官西装革履,热得直冒汗。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计票,向大家公布了结果:本投票站共有选民4419,有效票2543,废票17,并具体公布了13个人的得票情况,最多的632,最少的1
他把结果填写在规定的表里,本人和相关的工作人员签字,并向几个候选人代表一一提供了副本。最后把所有已用、未用的选票封装,和助手一起押运到一个计票中心。
已到午夜,路上熙熙攘攘,乘凉休闲的人照旧。随着不同投票点结果的公布,时有欢呼声和喇叭鸣响。我们赶到其中的一个计票中心,等着在此汇总30个投票点的结果。
这是一个中学,门口停着装甲车、架着机枪。操场上支起一个高大的棚子,灯火通明,设有主席台和观众座位。有法官押票陆续从各处赶来,交接后离开。
时间拖得很久,不觉已到了第二日凌晨的4点钟。主席台上的老者已昏昏欲睡,底下坐着几十个人,都是候选人代表、国内观察员、国际观察员和媒体人员。大家在交流讨论,电话打听着全国其他计票中心的结果。
终于等来了最后一个投票点的法官,主席台上汇总后宣布了本选区30个点的结果:选民136,134,投票60,042,有效票59,355,废票687,以及具体候选人的得票数。
我算了一下,投票率44%多。对于这样一个偏远、宗教气氛强烈的农业区,是一个很不错的比例了。毕竟民主刚刚开始。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已是早上6点,军警、装甲车早已撤去。日出磅礴,鸟鸣依旧,早起的人在忙碌。
525日,投票结束后的第二天,按要求观察选后的反应,到法院了解有无投诉和违规。并走访了两个参与观察的埃及公民组织:人的尊严、民主与发展中心。一切正常,大家普遍感觉这是一次公正的选举。
四、真正的选举
526日下午,我们分赴各地的观察员返回开罗后,分两场进行总结汇报。大家指出了开始结束不守时、组织工作混乱、投票点分布安排不合理、计票拖拉、投票率低等问题,但从整体上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根据我的观察,至少在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1)广泛的参与性
从候选人来看,产生程序、要求条件公开、合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埃及选举法规定,除了年龄、国籍等必要的条件外,候选人可以由以下任意一种方式产生:
一、民选议会里有席位的政党的推荐;二、至少30个议会议员举荐;三、征集到3万个选民的签名支持。
候选人没有财产和保证金要求,不管是政党领袖、社会名流还是草根代表,都可以以适合的方式获得提名,并接受选举委员会透明公正的审核仲裁。
有些有名望的人,由于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外国国籍、或有违法违规问题被剥夺资格。最终13个人成为正式候选人,年龄从4076不等,职业政治家、律师、法官、教授、记者、商人都有。有的温和世俗,有的宗教色彩较浓。每个选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
从选民来看,埃及实行被动登记制度,而不是选民主动登记。这样的好处在于,只要你有身份证,年龄符合规定,就自动地登记为选民,不需要申领选民证,省却了你在时间、程序、工作单位、居住地等方面的困惑麻烦。不好处在于,相对那些有投票意愿,愿意主动进行选民登记的人来说,由于选民总数大,最终的投票率会低。
从具体的投票来看,选民的参与热情也相当高。开罗、亚历山大等地多次出现排长队等候投票现象。据选举委员会公告,第一日在等候中有76人中暑晕倒住院,2人心脏病发作死亡。
在我观察中,发现城市很多人由于堵车,宁愿下车多走冒着大太阳去投票。农村由于居住分散,投票点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许多人骑着摩托、开着拖拉机、骑着毛驴来投票。投票站的学校门口,人欢驴叫,别有情趣。
有太多难忘的细节。一个刚满18岁新领到身份证的小伙子,兴冲冲地来投票,但却没有在选民名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不能投票。法官解释说,必须要在48日前满18岁才能被登记为选民。他遗憾地走了,很快又回来问:“那我明年能投票选总统吗?”把我们都逗乐了。
在一个乡村投票站,一位88高龄的老大爷,由于票箱开口小,他眼花手抖,半天投不进票。工作人员要帮他,他执意把着票箱,费了半天劲自己投进去,然后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一辈子难得的这次投票权利。
有很多虔诚的穆斯林女性,全身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地来投票,但从面罩后面的眼神仍能看出她们对变革的渴望。有一次当我们赶到一个投票站的时候,工作人员让等一会儿,说法官正在做祈祷。稍后法官接待了我们。可见民主与宗教并行不悖,真正的民主会保护宗教的自由。
2) 透明、公正、专业
本次选举,规则、程序、实施,非常透明。容许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国内的公民团体观察监督。所有的候选人,经申请都可以派出代表在现场观察。我们在基纳多次碰到埃及“人的尊严”和“民主与发展”两个组织的观察员。同各方面的人士交流后,大家认为尽管在组织安排上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总体上这次选举是公正的。选民一人一票,自由行使权利。
从技术的角度,这次选举的专业性值得称道。由于文盲率较高,如何方便不识字的人投票,组织者颇有办法。
选票设计简单易懂,13个候选人的头像、图标(logo)、阿拉伯语名字,按申请参选的日期排列。
选民不需要填涂、打孔、写字,只需要在某个对应的候选人前面的空栏里画个勾就可以。
阿拉伯语的全名又长又难记,头像又容易混淆,所以每个人的图标就很有意义。金字塔、太阳、摄像机、梯子、斧子、大树、手表、天平、小汽车、雄鹰、骏马、雨伞、五星等,既反映了各自的政策主张,又清晰易辨。
每个投票处都图文并茂地张贴有投票步骤。为了保护选民隐私,所有的投票处都统一配发铝合金屏风,设立秘密填票处。这些都是我们观察时的要点。每一张选票的编号、票箱的一次性封扣、选票的存放都有统一的要求。
候选人也采用了媒体广告和社交媒体等竞选,但考虑到社会结构和选民的认知,最常见的还是竞选海报。
从都市到城镇乡村,大街小巷、建筑、灯杆、树干、车辆上都能见到候选人的头像、图标和竞选口号,给选民以充分的选择信息。
但清真寺见不到海报,宗教的圣洁和政治的游说互不干涉。军营附近见不到海报。埃及50多万官兵不参加投票,以保证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不变,不受政党和领导更替的影响。
3)埃及选举的意义
我拍的为数不多的照片里,有一张是开罗市中心一幢被焚烧的大楼,墙体熏黑,窗户破碎,有些残存的空调上还能看到中国的品牌。
这就是当年穆巴拉克的民族民主党的党中央大楼,在去年2月的抗议运动中,被愤怒的群众焚烧。我在想,是什么让人们对一个领导一个政党如此痛恨,以至将他的办公大楼付之一炬?
返回开罗的那天,当我在酒店外边的尼罗河边散步时,碰到一个公司职员尤素福。我问他是否投票。他回答:
“是的,我去投票了,我周围的人都去投票了,排了长队。只有我们在乎选票,官员才会在乎我们的利益。看见市中心被烧毁的穆巴拉克的党中央大楼了吗?这就是他们独裁30多年的下场。早点选举,哪会这样?”
尽管会有人不屑埃及总统选举首轮46%的投票率,但对于这个问题重重的国家,突然爆发革命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举行全国直选,已经是相当的了不起了。
美国的选举很成熟,但常年的投票率只有50%左右,呼声很高的奥巴马当选时的投票率也只有61%,而且美国开始没有给黑人和妇女选举权,其他人还有财产限制。后来才逐步改变,到1971年才实现一人一票的普选。
埃及的选举这才刚刚开始,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埃及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它的选举表明,历史传统、经济水平、宗教影响、教育程度、性别差异、人口众多、交通不便、甚至气候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有没有政治改革的信心,民主选举的决心。
五、选票的陷阱
但埃及最终的选举结果让人沮丧,甚至有人说这是法老的诅咒,没有出现金字塔的奇迹。
经过两轮当选的穆尔西,成为埃及史上第一位民选领导。但上台后由于示威抗议,流血事件,一年后被军方政变推翻,2019年死于狱中。
政变上台的塞西将军2014年当选总统,2018年获得连任。埃及局势似乎稳定下来了,但政治还是走的老路。
可见选举不是灵丹妙药。西方发达国家是发展后才有民主,而不是民主才导致了发展。他们的普选、大民主是逐渐实现的,但一旦发达了,就主张、推广一步到位的民主选举。
而人们的观念一般也领先现实,很多人接受直选、海选的形式。这在时间和条件不具备的国家,就出现了选举的困境和选票的陷阱。

从几个社会转型的成功例子来看,不管是台湾地区,还是韩国,都是长期的强人专制,甚至军事独裁。经济腾飞后,才有了后面的民主变化。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好的新加坡,至今还是家长政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或者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民主。
但民主还是有普遍的标志,那就是选举。选举的观念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不管是萨达姆·侯赛因那样百分之百支持的选举,还是朝鲜三代血亲的统治,都要走个选举的形式。
因为人类的观念发展到现在,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知道选举是政权合法性的最好保障,比枪杆子、君权神授、血统继承更能让人信服。
差别就在于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是竞争性选举,还是协商性选举;是海选普选,还是指定限定的选举。争议由此产生,与其说是选举的困境,不如说是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反对、或不搞选举,只是说要走自己的道路。
所以埃及的选举观察也是有意义的,经验教训既是本国探索的一部分,也对他国有参考,不管是排斥、改进,还是时机成熟再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