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1/1-1/9 改变未来的前沿科技
全文共2028字,阅读约5分钟
1
“中国天眼”挑战星际磁场标准模型
磁场在星际介质的演化和恒星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星际磁场的测量一直是巨大的技术挑战。1月5日,
Nature
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中国天眼”FAST在星际磁场测量方面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团队,借助FAST望远镜成功测出了分子云 L1544 的精确磁场强度,为恒星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当星际磁场耗散,磁场不足以与重力对抗时,分子云就会坍缩并形成恒星。目前主流理论认为,这一过程发生在分子云的内核处。根据恒星磁场的标准模型,重力和磁场会不断拉扯,导致恒星形成需要上千万年。然而,此次FAST成功测量了L1544分子云包层的磁场强度,发现磁场的耗散发生在分子云的包层,而非核心。与恒星磁场标准模型的预测结果不同,从恒星外围的冷中性气体到原恒星核,星际介质的磁场方向和强度都大致均匀、连续,分子云在收缩到最终的状态之前,磁场就已经被抵消掉了。由此推测,恒星形成可能只需要百万年。FAST首次揭示了在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磁压不足以阻止引力收缩,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形成的天体物理过程至关重要。

论文 👉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159-x
2
mRNA改善CAR-T细胞疗法
一针修复心脏
💛
心脏纤维化会导致心力衰竭等多种严重疾病,如果通过传统CAR-T细胞疗法治疗,需要在体外对患者T细胞进行基因重编程再输入体内,不仅费用高昂,而且CAR-T细胞在体内存活时间过长,持续攻击心脏成纤维细胞会造成降低伤口愈合能力的副作用。1月6日,Science 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更可控、效果持续时间更短的技术。这种新方法不需要将患者T细胞取出体外,而是直接向体内注射,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mRNA,在体内对一种T细胞受体进行重编码,使其识别并攻击活跃的心脏纤维化细胞,从而恢复心力衰竭小鼠的心脏功能。这种重编程是暂时性的,mRNA 并未整合到T细胞基因组中,几天之后,这些T细胞就恢复如初,不再攻击成纤维细胞。只用了短短几天,小鼠心脏的纤维化就已经显著减轻,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和功能。这种方法在流程上更简单,可大幅降低成本,将极大地扩展CAR-T和mRNA技术的应用前景。
论文 👉
DOI: 10.1126/science.abm0594
3
不用移植器官,
直接把脾脏转化成肝脏?
👍
晚期肝癌治疗,除了移植器官,还有一个思路是“器官转化”——将体内现有的、不算太重要的脾脏转化为肝脏。1月6日,Gut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南京大学团队采用材料诱导组织重构和直接重编程技术,在小鼠体内将自体脾脏成纤维细胞直接变成肝细胞,真正意义上让脾脏长出自己的肝组织,实现脾脏向肝脏的功能转化。实验小鼠因90%肝切除而发生急性肝衰竭,而经过器官转化的小鼠存活率达到50%,未改造的小鼠全部死亡。这种方法无需引入外源的肝细胞或组织,能避免传统器官移植或细胞移植中的供体细胞短缺和免疫排斥问题,为晚期肝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解决策略。
论文 👉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2/01/06/gutjnl-2021-325018
4
指纹暗示着什么?
👋
人的指纹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弓型(arch)、环型(loop)和涡旋型(whorl),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背后的遗传学机制是什么?1月6日,Cell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出其中的一些秘密:复旦大学与中科院团队发现,指纹受关键肢体发育基因影响,与生长发育及疾病有关。他们筛查了23000多名不同种族的人的DNA,发现基因组上至少有43个区域与指纹模式有关。其中EVI1基因的变异位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纹显著相关,该基因在胚胎肢体发育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发现指纹花纹与手指长度比例间紧密相关,二者有相同的遗传基础。比如,两个小指都有涡旋状指纹的人,相比没有这种指纹的人来说,小指可能会更长。许多先天性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症)会显示出某种指纹特征,对于指纹与疾病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
论文 👉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12.008
5
防脱发,大豆坚果少不了
😆
1月6日,Gut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香港中文大学团队发现,在无大豆喂养的小鼠中,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聚山梨醇酯80 (P80)能促进小鼠脱毛,而抗生素则会加剧P80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让脱毛更为严重。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来自于大豆或坚果中的植酸能促进肠上皮增殖和修复肠道屏障损伤,避免相关细菌侵入,从而防止脱发。研究者还发现,口服益生菌-长双歧杆菌HK003可以逆转P80和化疗引起的脱毛,增加小鼠皮肤厚度,并且改善毛囊。未来或许能通过使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预防或治疗脱发。
论文 👉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2/01/05/gutjnl-2021-326320
6
超50%中国成人面临糖尿病威胁?
😨
近日,JAMA 刊登了关于2013~2018年中国糖尿病的最新统计数据:研究纳入了173642例受试者(中位年龄51.3岁),2018年糖尿病总体患病率约为12.4%,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38.1%,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总和已经超过了50%。此外,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2013年为10.2% vs 11.7%、2018年为11.5% vs 13.3%),女性糖尿病治疗率也更高;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8~29岁人群患病率在2013和2018年的两次调查中皆为5.0%,而≥79岁人群在两次调查中的患病率分别为20.7%和27.3%)。研究指出,中国糖尿病的患病和治疗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行为方式(吸烟、饮食、久坐等)、老龄化、城市化、社会心理压力、环境污染、个人健康素养以及医疗可及性等。预计中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将呈现增长趋势。
论文 👉
DOI: 10.1001/jama.2021.22208
↓ 顺手投个票 ↓
↓ 更多周报 ↓
新冠病毒在鹿群中变异;一滴眼药水改变视力;贴片轻松治疗牙周炎...|WE科技周报
新冠Omicron首个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让癌细胞休眠的方法;情侣争吵促进感情...|WE科技周报
新冠防疫将三管齐下;“伟哥”能预防痴呆症;利用苏醒时间提升创造力...|WE科技周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