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樱桃妈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放假了,你家孩子会做什么?
除了作业,是躺平休息、刷手机短视频,还是利用假期丰富自己?

爱因斯坦说,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如何利用。

业务时间,是悄悄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

元旦到来了,距离孩子们的寒假也不远了。
假期带孩子做这 9 件事,可以让孩子更丰富、更充实,悄悄提升自己。
每天运动半小时
一个以高考状元身份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说:
“我当初能考上清华,多亏了我的高中班主任!”
你可能会好奇,这个老师究竟做了什么?
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带他们去踢球一个小时。
等他上了清华大学,开始研究了脑科学、教育心理学之后,这才明白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原来,先运动再上课的孩子,上课更专注,情绪更稳定,学习效果是不运动孩子的2倍。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
每周三到四次体育锻炼,可以使脑内的海马体变大,这部分区域主管孩子的学习和记忆。
热爱运动的孩子,智商也会更高
平日里孩子大多学习繁忙,假期就是充分运动的最好时机。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广场、小区花园,跑跑步、打打球。
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不仅强身健体,还能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带孩子读几本好书
知乎上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高赞回答说:
小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
阅读这件事情,从来都不会立刻开花结果。
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积累到一定的量,从书中吸收到的知识就能进化成学习的能力。
建议和孩子一起去书店,让孩子自己挑3-4本感兴趣的书。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书,都以孩子兴趣为主。
每天固定一个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
每周和孩子讨论一次书中的情节;
每月制定一个新的书单。
那些从小看过的书,都会成为未来人生的垫脚石。
子学做几道菜
《少年说》里有一个男孩,“吐槽”妈妈总让他做家务:
洗碗,擦地,摘菜,焖饭,煮粥,拌凉菜……一个不落,可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说到最后,他委屈巴巴地乞求老妈:
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能不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务了?
没想到这位妈妈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家务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男孩子,你将来如果能泡得了厨房,下得了书房,能担当,有责任。那么你的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会很幸福!
忍不住为这个妈妈点赞!
柴米油盐里,藏着最简单的成长和修行。教孩子做饭,就是教他学会谋生与谋爱。
认真做饭、认真吃饭。
孩子在学做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父母平日的辛苦付出,更有责任感,更加热爱生活。
回老家,干一次农活
四川广安,6年级的小学生明明,被父亲带回老家,接受了一次“苦难教育”——挑粪。
父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明明之前连续两天没有完成作业。
老师告知家长后,孩子跟父亲保证,如果再不完成作业,就回乡下挑粪。
第三天,他依然没有完成作业。没想到的是,父亲说到做到,真的带自己回老家挑粪了。
明明瘦小的肩上挑着两只未装满的粪桶,晃晃荡荡走在一段乡间小路上。
父亲就默默地跟在身后“监工”。
挑粪路上他向爸爸认错,希望爸爸“网开一面”,但这位父亲却坚持让儿子体验完整个过程。
几个小时的劳动体验让男孩五味杂陈,当晚就在纸条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本上的知识、父母单纯的说教,有时候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地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候,可以换一种方式。
比如过年回老家,带孩子去干干农活。
亲眼看过、亲身试过后,孩子会明白:当自己抱怨学习又累又苦时,有人却比自己要累十倍百倍。
带孩子在家练练字
写一手好字有多重要?
曾经就有一份“神仙卷面”上过热搜,卷面清晰工整,十分养眼,阅卷老师甚至“不舍得扣分”——答卷的主人,是当年的市文科状元。
有人说,只有一个月能练好字吗?
练字,不一定能速成。
但比起结果来说,练字的过程也非常重要。
沉下心练字的过程,也是修炼专注力、坚持、自律、认真的过程。
拥有一手好字,是考试的加分项;
修炼好的品质,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每年拍一组全家福
南京一位妈妈在女儿出嫁当天送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嫁妆:20万字的女儿成长记录。
这份成长记录,承载着女儿满满的回忆。
女儿4个月开始长牙了。
女儿7个月会挥手说“再见”了。
女儿9个月会喊“爸爸妈妈”了。
那一页页泛黄的纸上,记载着女儿27年来一点一滴的成长,一个小小的进步,一个小小的秘密。
留住家庭的美好回忆,就是留住了爱和温暖。

有人说,小时候,每次过年前,爸爸都会带着我跟妈妈,去照相馆照一张小小尺寸的全家福。
长大后,我带着老公、孩子回娘家,一家人翻看相册,点评着,说笑着,那是幸福满满的专属回忆。
亚特兰大日报社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在家里收集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远胜过物质上的满足。
把幸福的瞬间存进存钱罐,就是存在我们心里爱的闪光。
看几部有意义的电影
侄女高考失利,上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大专。周围同学大多浑浑噩噩,她也基本放弃,不再把学习当成头等大事。
大一暑假,我问她要不要做点有意义的事。
她问我:“什么算有意义?打工?”
我说:“你可以在家看看书、看看电影。”
在我的安利下,她看了几部电影,包括《肖申克的救赎》。半个月后她很激动地对我说:“小姨,我不想再消沉下去了。”
原来她把《肖申克的救赎》看了三遍,每一遍都热泪盈眶。那个完成自我救赎的不仅是肖申克啊,还有她,和很多看过电影的人。
好的电影,可以带孩子领略不一样的人生和美景。
让孩子沉浸在一段美妙的故事里,体会亲情、友情、竞争、善良等品质,让孩子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教育的本质,不是填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
可以在润物细无声里,悄悄改变一个人。

旧年复盘和新年计划
小时候我爸爸很喜欢做总结和计划。
大年三十年夜饭,他总会说一句固定的话:
“大家一起总结一下过去的一年吧,一定要具体,要说自己做到了什么,有什么进步,有什么不足。”
“明年大家有什么目标呢?一定要有具体的事情,最好是可量化的。”
家里每个人就会轮流发言。
这样的总结和计划,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经常时不时想起当时说的话,对照自己有没有完成。
建议每个家庭找一个固定的时间,跟孩子一起做年终总结。
让孩子先说,自己提问总结,比如:
“宝贝,你今年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宝贝,你觉得明年可以提升哪里?要养成什么习惯?”

“宝贝,爸爸妈妈有没有哪件事让你不开心?”
将孩子的进步和回答都认真记录下来、收藏起来。经常总结和反思,会让孩子养成更高层次的能力。
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年
一个女孩分享过关于仪式感的故事。
在她家,一直践行着一个温情而简单的仪式,是妈妈提出来的,就是每天出门前,都要和家人拥抱一下。
妈妈对她说:
“有个在特定时间的仪式,会让这个时刻和这个人,在我们的心里变得更加重要。”

主持人非常感动,他告诉女孩:“你以后一定会越来越想念这个拥抱。”
女孩成人后,去了离家18000公里的外地,她真的越来越想念那个拥抱。每每想起,不但让她感受到千里之外亲人的温暖和爱护,更给予她不断向前的力量。
过年,就是建立仪式感最好的时候。
一起打扫房间,采办年货;
和爸爸一起写福字、贴春联;
全家人一起揉面,边包饺子边看春晚;
大年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服,收起枕头下的红包……
带孩子一步步完成过年的仪式,不仅能让他们了解中华传统民俗,也会让他们感受满满的幸福。
有仪式感的回忆,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有一句话很经典:
不要小看每一个选择、每一个懒惰的瞬间,人生的差距就是在不经意间拉开的。
真正的教育,藏在课堂之外的时间里,渗透在生活细节里。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指引下,过一个充实、有趣、意义非凡的寒假

认同的话记得“点赞”
—— End ——
作者:樱桃妈,家庭教育研究者,两个娃的妈。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转发及分享,侵权必究。©2014-2021 北京凯声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