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梨白:媒体人、专栏作家葛怡然和好友们的分享平台。公众号:geyiran666。
文丨柳飘飘   图丨来源于网络
转载自公号丨柳飘飘了吗(DSliupiaopiao)
结婚了结婚了。
荣耀夫妇总算走到了大结局,圆满实现“校服到婚纱”。
还债时间也终于到了。

不得不说,顾漫式甜宠,永远能抓住少女心。
《你是我的荣耀》自开播到结局,热搜不断屠狗就算了。
就连后台,也数次给“攻陷”。

尤其是对杨洋饰演的男主于途,有写小作文夸赞的,有大呼“杀疯”的。
总之嗑上头者,不在少数。

想来也是,毕竟谁不喜欢看俊俏的男生真挚地说骚话呢?
不过。
如果撇开顾漫最擅长的成人式童话设定,再撇开杨洋这盛世美颜不谈。
于途,相较于杨洋饰演过的同类型男主肖奈,真的算得上“进步”吗?
甚至于,重回甜宠的杨洋,演技真能匹配得上“杀疯了”吗?

我们打算说点儿真话。
#38岁的于途#算不算得上苏,不好说。
但30岁的杨洋,是时候该对漫天的夸赞,戒备些了。
从角色聊起。
于途是谁?
清华毕业,航天研究所骨干,给喜欢的人写信都写成论文的高智商颜霸。
简言之,顾漫笔下又一位叠buff男主。
但相较其他金汤匙顾氏男主,于途又多了层设定——
(相对的)穷。
家境一般,过着普通社畜的生活,长时间在现实与梦想间拧巴。
甚至因此怯于接受女主的表白。
在甜宠剧界,算是不那么标签化的角色。
之所以说杨洋总体表现不差,在于他基本抓准了于途的魅力点:
温差。
一种外在的距离感与内在的柔情造成的反差萌。
当然,演冷感,杨洋依旧是老样子——
不语、凝眉,坐姿端正到像被尺规计量过。
冰山应该是不露情绪,他演成没有情绪,就这么人形立牌似的木着。
好在,后面人物逐渐显露的温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冷感。
每次和女主见面,不苟言笑的脸上会不自觉绽放出羞涩的笑。
与女主争吵后,猛地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对方。
情感涌上心头,自责的眼神也带上了光。
以及,被许多人表扬的情欲戏。
演好这类甜宠男主,无非两条守则——
我绝顶聪明,但只为你蠢。
我冷若冰霜,但只为你骚。
再加上一张帅脸,人物最表层的刻画也就大差不差了。
因此,《荣耀》在对顾漫擅长的BG梦幻互动的呈现上,可谓可圈可点。
杨洋从外型到对苏点的把握,也很符合角色。

但,问题在于。
演出了甜,抓不到苦,于途这个人物只能算完成一半。
而杨洋对人物底色里的这层苦味,多少诠释得有些粗浅。
比如,想到父母生病只能住便宜旅馆时,心中升起的无限愧疚,怎么演?
他紧蹙眉头。
在经济问题面前考虑是否放弃梦想的痛苦纠结,怎么演?
他端着啤酒紧蹙眉头。
其他的挣扎时刻,也大多局限于这种蹙眉大赏。
角色生活不顺,便演出一种肉眼可见的郁闷。
我们找不到生活在于途身上留下的独一无二的痕迹,只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开心”。
自然无法被引发共鸣。
杨洋的确从外放直给的表演往回收了一点,却还没收到内核里。
他的方法论还停留在从前的机械模式——
苦就皱眉,乐就咧嘴,痛就皱眉+咧嘴。
演了这么多大相径庭的角色,这一核心模式却从未动摇。
《微微一笑》的肖奈是高冷男神,所以演成一根电线杆。
关节僵硬到像多年没加润滑油的机器人。
当然另一位也不遑多让。
AI也有春天系列
《武动乾坤》里的林动被杨洋自己形容为“可爱担当”。
于是又有了一个龇牙咧嘴、做作无比的大傻子。
还有,被捅了一刀不知道是哭是笑的茅十八。


来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荣耀》里的杨洋,有进步——
肢体更自然,台词功底更好了,甚至有了微表情。
可这种进步,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为,杨洋还是在演情绪,而非人物。
而只演情绪,通常是新手的毛病,对真正的演员来说,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张颂文曾说过,表演一求形似,二求神似,演员要从外在到内里完全成为角色。
而情绪,压根就不是该计划、能计划的东西。
而应该是在成为角色之后自然流露的。
如今的杨洋,在诠释角色时,原生气质已能帮他轻松达到人物表面的“像”。
但可惜的是,他总容易在这一步止步不前。

根本原因,也许在于他理解力与感受力的匮乏——
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即便是偶像剧男主,也拥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与血肉。
在采访里谈到于途和之前角色的异同。
归纳起来就是“XX+烟火气=于途”的公式。
他谈过往角色,外冷内热成为屡试不爽的描述。
杨洋似乎一直在用一种“论文关键词”的方式解读人物。
例如“冷中带暖”“端中带骚”“傲中带惨”。
而当他把角色如此简单地分门别类,他便无从探究更深的人物逻辑与情感。
表演也变成一种先给人物贴标签,再去演标签的笨方法。
贴标签式演法,恰如考试套答题模版。
能拿分,却难拿高分。
因为套模版暴露出的,其实是对知识根本上的理解不充分。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
杨洋其实并不是爱偷懒的一类鲜肉演员。甚至很多时候,称得上是把“努力”刻在脑门上的乖乖仔。
这么多年,表演却始终没有质的飞跃。
他不是没使劲儿,而是力使偏了——
杨洋的努力,更多的一种肉体上自律。但他更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自驱。
就像前辈评价他,常常用到“拼”这个词。

不走心的套话?未必。
拍文戏,他愿意一头扎进剧组,熬鹰一样熬自己。

拍武戏,有危险也要亲自上阵。

在爆炸现场跑到摔倒在地。

平时偶像包袱重,但真需要他为表演做出牺牲。
他也能做到在泥里打滚,甚至嫌造型不够脏,往脸上猛泼污水。
他其实是导演喜欢的那种,叫他跳楼就跳楼的听话演员。
这种高度的纪律感和服从性,是他从军艺时代留下的习惯。
12岁离开父母穿上戎装,自小在部队学习的就是守纪、独立、不怕苦。
这段经历把他的意志磨砺得无比坚韧,早习惯了把苦当糖吃。

打小他就在部队成长,又学舞蹈,皆是最严苛的环境、最严厉的规条、最严格的训练,“我说感觉有‘框’把我框在里面,这‘框’指别人的眼光。”
——《ELLEMEN睿士》杨洋:不必多说和不可言说的
但对于一位演员。
这经历给了他过于挺直的身板,也给了他一种另类的训练心态——
吃得下苦,就是胜利。

不难发现。
杨洋是迷信“苦”的,他觉得苦到位了,角色便也到位了。

但,艺术生涯,努力之外,更需要理解力、领悟力,和一颗能够向内感受,甚至毫不保留地审视自我的心。
释放对自身的束缚,充分地体验情感,观察人性。
演员需要这样的敏感和思考力,去理解世界。
可你看杨洋无数次形容过的,自己“购物喝奶茶”的普通生活。
他称之为“自由”。
可见在对自律的极度服从下,他对生活、自由等概念,并没有更深的感受。
他让自己陷入的,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自我内卷。

而,在这种自律即胜利的思维下,他更难形成一种必要的自驱。
也是。
一旦把疲劳当做全部任务,那还需要内省吗?

因此你会发现,他对自己的演绎,似乎总透着真心实意的满足。
少有的对角色的深度采访,他不bking,从来是大方认真地肯定着自己的表演。
《盗墓笔记》中的小哥张起灵,杨洋在采访中,对他的理解是:
“怕演的太面瘫太装,但看了书之后又觉得是还原原著。”
可明明书中的张起灵,“闷油瓶”,不过是他最外化的形象。
他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却又拥有一身武力,还流淌着能让千年女尸下跪的麒麟血。
人人都想从他身上获取些什么,可于他而言,他却什么都未曾拥有。
不比西式的超级英雄,张起灵本人,充斥着超出凡胎肉体的神性。
他似神明,强大,脆弱,沉默。
而杨洋的诠释,是杀马特的冷漠。
杨洋没有get到这个角色,同时又没get到自己没get到。
总是过于真挚地做着推荐。
倒不是说王婆卖瓜的宣发有错。
只是演技真正的精进,多半总是带着对角色本身的揣度,甚至是对自身演绎的不满。
今年因《变你》又小红了一把的张新成。

也坦言对《变你》中饰演的角色江熠存在落差,因为呈现出的效果与表演时感受的东西,似乎错位了。
来源:《骨朵星番:我们和张新成聊了聊,什么是他眼里的好的表演》
这不是一种做作的自谦。
而是所知越多,往往才更能意识到自己不知的更多。
钝感加领悟力的缺乏,造成的结果很可能是,杨洋会一直沉浸在一种近乎天真的自我满足里。
这造就的便是客观上的自驱力匮乏。
杨洋在采访中曾说:“自己的根是正的,只需要沿着自己的方向走下去。”
虽说这个“正”字,在当下的娱乐圈,的确称得上难能可贵。
也足够成为粉丝们的喜爱点。
但,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大树,除却了向上生长的树干。
还要有朝向四面八方的繁枝茂叶。
若不能如此,那由刻苦与自律带来的深扎的根。
至多也只能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艺人,而非一个优秀的演员。
成不了大树的枝干,最终只能因为笔直,轻易被外界的爬藤裹挟。
大概是互为因果。
内里在做无效内卷的杨洋,走上的,也是一条固步自封的路——
流量小生与青年演员两条腿共走的并行之路。
倒不是说这条路一定不能走。
当下不少的青年演员,都头顶“偶像”“演员”两个标签。
不同在于,那些真正有所进益的演员,时常保持着对“流量”二字的警惕。
他们清晰地将其作为演艺路上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但杨洋却少了这份警惕。

对流量,他只有傻憨憨的喜爱,与照单全收。

成为“四大流量”的2015年如此,现在也依旧如此。
来源:《出色WSJ中文版:从流量时代走来的杨洋,明白自己要面对什么》
可不带戒心地拥抱流量,是非常危险的。
看看某凡,再看看某爽。
便会发现,流量之路,给居于其中的年轻人首先带来的,就是一种虚幻——
身边只有赞扬声,所言所行被无止境的宽待和纵容。
不够清醒,意志不坚的人,很容易毁于捧杀。
当然,不是在说,杨洋也会沦落至两位同行的境地。
可本就缺乏内在自驱力的杨洋,在信息的茧房里,是听不到一丝敲打的。

粉丝自不必多说,犹如杨洋下意识偶像式的自信——

“我演什么,他们就会成为什么的老婆。”
“等我演下一个角色,ta们又成为那个角色的老婆了。”
爱屋及乌,出于对人本身的爱,即便聊的是业务,也一句带些负面的中肯评论,都不会舍得说。
而团队,更是由于荣辱与共,将艺人保护得严严实实。

市场呢?

利益当头,杨洋这样的流量,之于他们,可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大香饽饽。
一是,流量等于钱,不必多说。
二是,杨洋的根正苗红,让市场少了对某凡某爽的大亏本事件的担忧。

三是,老实肯干的军艺品格,没大牌难伺候。
更何况,杨洋还有那样一张脸。
于流量剧动辄“公子世无双”的容颜而言,他的颜,太能打了。
导演们深谙观众对美角的偏爱。
哪怕是个十足的烂片,说为这样一个颜,多打上半颗星,也不为过。

所以,寻遍全网,所有导演之于杨洋,也只剩清一色的夸赞。

可你再看这夸赞的内容。
认真、吃苦、执着、专注。
不谈演技,也不谈灵气。
一面又贴合了杨洋对“为演戏付出等于体力付出”的思维。
一面又透着一种“高情商”的鸡贼。
说穿了,无论出于护犊子的溺爱,还是利益的考量。
从粉丝,到团队,再到导演,可能只需要杨洋做一个貌美的花瓶。

若杨洋只甘愿做一个美丽废物,那外人也不好多论。
但只是觉得惋惜。
因为杨洋虽缺了些先天的机敏,可从资质而言,也绝不至于只能成为一个只会挺直腰板耍帅的演员。

钝感,无主见,其实就像一张白纸,对演员而言并非全然的坏事。
一流演员,如宁静、葛优、姜文等,对审美有自己的强烈主见。
他们常常要和导演发生博弈,作品是在双方拉扯间完成的。
次一级演员,主见或许不强,但因为有基本的资质又听话,稍一点拨便能有出彩的表现。
对许多导演而言是很“好用”的材料。
杨洋便是能至少做到此的人。

还记得他在新版《红楼梦》里的灵光一现吗?
在李少红的调教下,杨洋的大宝玉,虽称不上多么绝,却的确活灵活现,真实生动。
看得出几分未来可期的苗头。
可如今,这点苗头,几乎已经完全熄灭了。
当“好帅”的声音铺天盖地的涌来,戏内戏外的杨洋,同时背起了偶像包袱。
如今的杨洋,资源包揽言偶界各大IP,于途之后继续被呼吁着和顾漫绑死。
他还剩多大的动力和意识,去挑选和诠释需要精雕细琢的角色。
一个小细节是。

昨天热搜#杨洋以前的微博太好笑了#里,照片中的杨洋,有着与大众印象相反的生动与接地气。
相对应的,其实正是演员所需的“解放天性”与“生活”。
但仔细看便发现,这些微博的年份,正好止步2015前。
2015,是《盗墓笔记》播出的一年。

也是杨洋,借张起灵一角,成功跻身“四大流量”的一年。
不知道现在的杨洋,会如何评价这一年。
只知道,若是杨洋心底仍旧拥有做一个优秀演员的追求,却一直看不见问题所在。
那这一年,便是一个本有无限可能的演员止步不前。
成为一个只供欣赏的花瓶的第一年。
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最近一直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
把我们设为“星标”,就可以每天不见不散啦~具体参考动图操作:
我们还会不定期推出彩蛋,给大家惊喜。试试看,在后台发送:红黑榜。告诉我们,你收到了什么?
推 荐 阅 

点击在看,支持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