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梨白:媒体人、专栏作家葛怡然和好友们的分享平台。公众号:geyiran666。
文丨亳玄       图丨来源于网络
周杰伦最近,上了俩封面。
一本《福布斯》(中文版),7&8月合刊。
一本《时尚先生》,“金九”刊;
重点既不在于宣传新作,也不在于展示时装新款。
两家都明晃晃地打出了“周杰伦×艺术品”的标签。
而周杰伦,真担得起。
如果要在当代艺术方面选一位年度人物,这个人,很大概率会是周杰伦。
今年6月份,苏富比拍卖行的「Contemporary Curated」拍卖系列首度登陆亚洲。苏富比联手的合作伙伴,是K11的创始人郑志刚,而他刚好是周杰伦的好友。
郑总还有场地优势——香港K11所在的Victoria Dockside ,坐落于尖沙咀海滨地带,是现成的办展场地。
6月12日到18日,「JAY CHOU X SOTHEBY'S」当代艺术拍卖预展,就在K11 MUSEA及K11 ATELIER举行,周杰伦的Title 是——策展人(之一)
这个预展上,周杰伦带来的“宝贝”有:
《不能说的秘密》中的古董钢琴;
第七次世界巡演《地表最强》中的三组演出服装。
当然,既然是预展,也少不了来自晚间拍卖、日间拍卖网上专场的艺术佳作。
展品之一就是巴斯基亚于1985年创作的《无题》。
尚・米榭・巴斯基亚    《无题》
压克力油彩笔木板(共三部分)
1985年作,217.2×275.6×30.5cm
估价:255,000,000 -350,000,000 HKD
成交价:HKD 2.89亿(也是周杰伦介绍的那幅)
预展之后的正式拍卖相当成功,46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8.39亿港币。
很多人或许是因为周杰伦,第一次听说了老牌艺术拍卖行“苏富比”,第一次听说了英年早逝的黑人艺术家——巴斯基亚。
苏富比拍卖行200多年来的老对手佳士得,其实就在一个月前,刚进行过春季当代艺术拍卖,成交额超过19.8亿港币,但是几乎没有任何媒体报道。
佳士得那场,同样有巴斯基亚的作品,卖到了2.34亿港币。而苏富比这边,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因为周天王的力推,就卖到了2.89亿港币,成交金额相差5千5百万,半个亿。
周杰伦介绍拍品《无题》
相较之下,苏富比既赢了面子又赢了里子,赢得漂亮。
通过和流行巨星的合作,带来巨大商业成功的拍卖策划,很可能会对以后的拍卖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也可能会有越来越多跨界名人作为“策展人”,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
过去,艺术品拍卖高不可攀,属于神秘的“上流”活动。但今后,很可能会因此“飞入寻常百姓家”,得到更多的关注,最终水涨船高地带动拍品价格。
被对家抢了风头的佳士得,还有没有还手之力?
有一个小众的消息是,刚刚过去的8月份,佳士得拍卖行任命了杨媛草为中国区主席,她将协助佳士得进一步拓展高端客户群,发展中国区业务。
不熟悉杨媛草的人可以百度一下,她绝对是个狠角色:草根出身,不到40岁就凭自己的本事创办了公司,成功制作了《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舞林争霸》……这些节目。
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是黎瑞刚的妻子。
黎瑞刚,人称“黎叔”,被媒体誉为“中国的默多克”,资深媒体人都知道他:曾经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总裁、 现在的TVB非执行董事、邵氏兄弟董事局主席、华人文化集团(CMC)董事长。即使不认识他,也看过他的传媒帝国制作的节目。
黎叔目前十分低调,几乎已经退居幕后,专心经营艺术收藏,杨女士出来主持收藏版块的业务,这么一看,确实有“默多克主内邓文迪主外”的即视感了。
当佳士得打出这样的牌来反击苏富比的时候,你就知道,艺术收藏拍卖这门生意,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热闹。
艺术品收藏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长。艺术品拍卖、投资到现在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高端、神秘且小众,很少进入大众视野的。
但是这个领域也并非只要“人傻钱多”,拍卖的时候举个牌子就够了。
不同门类的艺术品,从书画、陶瓷到珠宝、玉器,都有完全不同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几乎是隔行如隔山,销售链路也有讲究:
画廊主要出售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公开交易过的艺术品,即一级市场;而拍卖行主要交易在市场上至少公开交易过一次,有明确价格的艺术品,就是二级市场。
一个新画家,或者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如果得到了顶级画廊的亲睐,同意签约并代理其画作,就会被艺术市场看好,也更容易吸引藏家收藏他的作品,期待在未来的投资回报。
上文中的巴斯基亚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被称为“黑人毕加索”的天才艺术家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 ),画作在上世纪80年代被艺术经纪人看中,入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群展、得到安迪・沃霍尔加持,迅速声名鹊起。
巴斯基亚创作于1985年的作品《无题》,曾经跟艺术家本人共同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封面。
周杰伦对他的画作相当熟稔,不是半路出家、临时抱佛脚。开通Ins 后的第一篇发文,就是他和母亲叶惠美站在巴斯基亚作品前的照片。
他还穿着印有巴斯基亚标志图案的上衣,坐在地上与画作合影。
周杰伦把这些画作解读为“艺术在身边”,可以丰富生活,但一幅顶级画作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当代艺术收藏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20世纪初传入美国。当时有人建议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花2000美元买下毕加索一批画,被博物馆负责人拒绝。直到1913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第一次肯掏出6700美元买下了第一张塞尚的画。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远离一战的主战场,艺术家和富有的艺术赞助人们纷纷流向美国,刺激了现代艺术在美国的发展。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博物馆都成立于30年代,后来分别由洛克菲勒夫人的儿子尼尔森和所罗门·古根海姆的侄女佩吉继承和发扬光大,现在已经是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中毫无争议的旗舰了。
现当代艺术能有今天的地位,跟艺术赞助人的艺术品味和影响力密不可分。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的上流精英,也是当时重要的艺术赞助人,夫妻俩人又出钱又出力,连MoMA最初的地址,都是洛克菲勒家族捐出的一栋房子。
有着洛克菲勒家族的加持,上流社会效仿者自然趋之若鹜。
洛克菲勒偏好古典艺术,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夫人则对现当代艺术更着迷。在投资价值上,夫人比先生的眼光还要超前。
因为一般来说,古典画作的历史地位都已经有定论,不光价格昂贵,价值也已经比较稳定,从投资角度来说,不是没有赚头,但是升值潜力不大;现当代艺术则不同,它的价值一旦得到主流肯定,短时间内翻番是很容易的。
以传奇的甘兹家族为例。
维克多·甘兹(左)和萨利·甘兹(右)
维克多·甘兹夫妇是一对经营小生意的美国中产夫妇,并不算巨富,但热爱艺术,他们在1941年结婚时,用仅有的7000美元买下了毕加索的《梦》,此后一直到60年代中期,每年都收藏毕加索的作品。
甘兹夫妇纽约家中的藏画
60年代中期,开始购买贾斯帕·约翰斯、劳申柏、利希滕斯坦……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到90年代去世,他们50多年间总共花了250万美元购买现当代艺术品,这些藏品却在他们身后创造了2亿美元的拍卖成交纪录,年化投资回报率12%,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藏品拍卖纪录。
毕加索的《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本)》,以1.79亿美元成交(约11.13亿元人民币),原收藏甘兹夫妇
看到这里,是不是更能理解苏富比为什么选择与周杰伦合作了?
老牌艺术品拍卖行历来门槛甚高,基本上被Old money包场。找流行明星当艺术赞助人、策展,本来可以说是有点“自降身价”的,但周杰伦却很合适。
不是因为周杰伦在流行音乐界的地位,而是周杰伦自己就是艺术品收藏家,财力不菲,品位秒杀门外汉,这都让他对现当代艺术的加持显得非常和谐,非常有说服力。
小小周的日常——跟爸爸一起赏画
而且,苏富比通过周杰伦,成功吸引到了80、90、00后的亚洲藏家、艺术家、潜在买家的关注;周杰伦也通过苏富比,建立了“高品位艺术藏家”甚至“艺术赞助人”的人设,这对于他未来开拓更多自有品牌是有百利无一害的。
所以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在周杰伦之前,名人的加持已经是现当代艺术收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灵丹。比如说中国目前最具盛名的私人美术馆——上海刘益谦与王薇夫妇2012年创立的龙美术馆。
刘益谦最“出圈”的事迹,是2014年在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以2.8亿港币买下了明代斗彩鸡缸杯,还泡了茶喝。
王薇的藏品不光包括李铁夫、陈逸飞、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作品,也包括青年画家的作品。
2016年,龙美术馆曾经甄选并呈现了26位“80后”艺术家(出生于1980年至1988年)的41件作品展览,回顾与审视了中国当代艺术。
对于已成名的大家来说,王薇更多是一个艺术守护者,对于青年画家来说,她又是他们的艺术赞助人。
2020年,国际知名艺术类杂志《ART news》公布的世界最顶级200位收藏家的名单里,刘益谦与王薇夫妇并不是唯一的中国大陆夫妻,还有一对是复星总裁郭广昌、王津元夫妇。
这对夫妻相对来说比较低调,他们的收藏方向是中生代与年轻艺术家作品、以及公共艺术收藏,藏品主要保存在2016年创立的复星艺术中心。
在这个Top 200收藏家的名单里,我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商界巨贾的名字:美的集团的创二代何剑峰、娱乐版常客王健林和刘銮雄。在往年的榜单中,华谊兄弟的王中军也曾入选。
这一波传统意义上的富豪,对于成为“艺术赞助人”的意愿好像没那么强烈,他们的收藏更多是直接购买成名的大家作品,比如王健林收藏的吴冠中、毕加索,刘銮雄的安迪·沃霍尔,保罗·高更系列。
这几位“富一代”对藏品并没有清晰的审美体系,更多的是简单粗暴的“有钱、喜欢、买买买”,同时他们对藏品的升值变现价值的要求也比较高,喜欢挂在嘴边的艺术品,常常是转手交易投资回报最多的那些。
比如王中军近年来资金紧张,卖了不少画,他坦言:“卖画不丢人啊,比如有一张刘小东的作品《求婚》,我是11万买的,拍卖了1000多万,100倍的回报啊,我眼光这么好不值得开心吗?”
姑且相信他们对艺术,多少是有兴趣的,但是再珍贵的艺术品,在他们眼中,也就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事物而已,和一个小男孩炫耀他新得的小汽车玩具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还是在这个世界最顶级200位收藏家的名单里,有一个大众并不熟悉的名字,也是最接近中国版维克多·甘兹的人,那就是连续8年入围这个榜单的乔志兵。
如果说刘益谦王薇夫妇、郭广昌王津元夫妇把艺术家视为赞助的对象,商界巨贾们把艺术家视为商品,乔志兵则是把艺术家视为朋友。
乔志兵是上榜大陆华人中,唯一一个没有某某公司董事长名号的人,他现在的全职身份是非盈利机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创建人。
他从2006年开始涉足当代艺术收藏,最享受的社交活动,就是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跟他们聊天,“我其实并不喜欢应酬,但是我和艺术家天然亲近,很容易成为朋友。跟他们聊天对我来说是滋养”。这样的朋友包括曾梵志、西斯特·盖茨……这些艺术圈如雷贯耳的名字,也包括很多用独特艺术眼光吸引到他的年轻艺术家。
十多年过去了,马云从榜单消失了,王中军从榜单消失了,他还在这个圈子里,不忘初心地做着他一直想做的事情:拥抱艺术、享受艺术。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是入榜大佬中最富有的,但是他肯定是感受到艺术本身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最多的。
也许,艺术在成为艺术的那一刻起,就具备了成为一件商品的属性;也许,我们绝大多数芸芸众生,毕生都不会有机会参加苏富比的拍卖,或者拥有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不过换一个角度想想,我们也同样免去了对开价吃亏的担心、对买到赝品的担心、对投资价值的担心、对保护艺术品的担心、对个人品位不被认可的担心、对交易不成功甚至流拍的担心……等等“甜蜜的负担”。
我们可以做的,是拨过名利场的层层迷雾和伪装,抛弃艺术可能附加的一切属性,单纯地从所有美的艺术本身,得到最简单的感动、最纯粹的快乐。
这种能力,不需要钱,需要智慧。
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最近一直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
把我们设为“星标”,就可以每天不见不散啦~具体参考动图操作:
我们还会不定期推出彩蛋,给大家惊喜。试试看,在后台发送:红黑榜。告诉我们,你收到了什么?
推 荐 阅 

点击在看,支持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