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被封杀,不是新鲜事了。
有的被禁止拍片。
有的甚至被关进了大牢
仅仅最近几年,就有多名导演因此缺席电影节颁奖典礼。
伊朗导演贾法·帕纳希、穆罕默德·拉索罗夫。
都因为拍摄禁片,分别被判6年和1年监禁。
而俄罗斯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更是遭俄罗斯当局两度监禁
原因扑朔迷离,官方指控是挪用公款。
但欧洲电影学院称,真正的原因在于导演的政治立场。
他长期为少数群体发声,作品涉及体制、宗教、权贵等敏感话题。
对此,文艺界还曾发起释放导演的请愿活动。
戛纳评审凯特·布兰切特都曾参与其中。
没想到,风波过后,导演不仅没有退缩。
反而火力全开,又拍出一部奇片
继《盛夏》之后,再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片子拍得很「飞,如同一场大梦。
但扒开来,却是深刻而讽刺的现实,令人拍手叫绝——

《彼得罗夫的流感》

Петровы в гриппе

这部影片大胆癫狂,全程飞起。
它时而血腥、生猛
柔弱女子在图书馆锤死大汉。
母亲一刀划破儿子脖颈。
但同时也有梦幻、童真的画面。
糅合了二次元漫画,充满天马行空的太空畅想。
它延续了导演一贯恣意飞翔,又饱含诗意的个人风格。
以繁复的技术手法拼贴虚实相生的场景。
讲述一个诡谲奇幻又脱胎于现实的故事。
后苏联时代。
男主彼得罗夫和他的家人都饱受流感困扰。
但这流感有些不同寻常。
不仅仅是高烧不退,头脑昏沉。
他们还遁入了种种怪诞、无序的幻梦之中。
男主前一秒还在昏暗的公交车里,听周围人抱怨生活。
下一秒忽然就被一名头戴面具、手持武器的陌生人拽下车。
被迫执行一场枪毙杀人的行动。
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他又被联邦安全局的警员带走。
你以为他要进局子了?
不,他进了一辆冒绿光的灵车,还举杯畅饮。
而男主的妻子,也同样的不合常理。
她看上去纤细、文弱。
可眼镜一摘,武力全开。
能将看不惯的莽汉打得满脸是血。
甚至在图书馆的沙发上,和丈夫旁若无人地为爱鼓掌。
因为不满自己的儿子一直玩游戏,不听话。
她居然幻想着了结儿子的性命。
当然,现实中,她非常爱自己的儿子。
儿子同样染上严重的流感,医生也束手无策。
但,最离奇的来了。
一粒30年前的阿司匹林,居然起效了,治好了孩子的病。
毫无因果的情节,乍看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实际上,这反而是影片最具魅力之处。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出视觉奇观,还暗藏深意。
随着情节推进,不同线索交织,共通的情感显现。
这才发现,流感是一种隐喻,喻示病入膏肓的生活环境。
彼得罗夫是俄国最常见的姓氏,个体之疾也就浓缩了国家弊病。
整个国家都被流感的阴云笼罩,暮气沉沉。
公交车上阴郁昏暗,街上行人都如行尸走肉。
灰败的情感基调,是对俄国政治体制的无声鞭挞
在公交车上,人们咒骂着不堪的社会现实——
医疗保障缺失、特权阶层专横、移民问题被搁置。
普通人的生活举步维艰,个个营养不良,面色苍白。
而男主下车后枪击的,正是各界寡头。

那其实是他为了泄愤,在脑海中幻想的场景。
现实与想象的无隙衔接,在渲染氛围的同时,又托出了绵延悠长的怀旧情结
苏联解体后,几代人信仰溃散,新的信仰体系还未建立。
所有人都陷入价值、身份认同困境。
对当下的不满,自然触发了对过去的怀念。
治好孩子流感的,其实不是阿司匹林。
而是「30年前这一时间
这份怀旧情结,更是凝聚为一个具体的形象——雪姑娘
即俄罗斯版的圣诞老人。
男主很小的时候,曾参加过一个新年晚会。
那时他内向、怯懦。
但一个打扮成雪姑娘的主持人出现了,像一束光照亮了他。
雪姑娘牵起他的手,鼓励他讲话,关心他的身体,让他感到温暖。
这段回忆后来频繁出现,成为他对抗现实的精神良药。
男主如今是一个水管工,但十分热衷于画漫画。
他的笔下会出现UFO和航天员。
这同样源于新年那天,圣诞树上挂着的一个宇航员。
也正是这段独特的记忆,让他卷入了集体怀旧的浪潮之中。
说到底,那些疯狂荒诞的幻想,和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都源自意识深处对现实的不满足。
正像《圆桌派》第三季当中,窦文涛提到的。
不少国产电影,都呈现出一种怀旧美学。
比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冯小刚的《芳华》等。
人到中年,沉迷怀旧,本质上是留恋那段一去不复返的激情岁月。
但,人总归无法回到过去,也不能够沉溺于幻想。
影片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没有一味渲染怀旧的情绪。

反而渐渐抽离出来,冷静地审视这种情感。
让我们发现,这种怀旧,其实是带着强烈主观印记的理想产物,是一厢情愿的想象
男主心中美好的化身「雪姑娘」,其实只是一个可怜的女孩。
她和男友结婚后,一直不被对方家人接受。
后来,做英语家教时和自己的学生发生关系,意外怀孕。
新年晚会对「雪姑娘」来说,其实是最黑暗的一天。
那场晚会由她的男友主办。
由于演员迟迟未到,她才临时上台补缺。
她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小孩。
而且正因怀孕一事痛苦万分,晚会全程只能强颜欢笑。
对她而言如此糟糕的记忆,却成了男主大半辈子的情感依托。
多么讽刺。
而这恰恰影射了,人们所怀念的黄金时代,其实是一段黑暗的历史。
片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在公交车上,一个老年人公然辱骂一个女孩。
其他人见状却表示,这样的人在以前是受尊敬的。
怀旧热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大肆美化。
即使不了解俄罗斯的政治和历史,依然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因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能够体悟到,记忆被建构的本质。
尤其是同一件事在两代人身上的不同观感
片中,男主后来陪儿子参加新年晚会。
他刚与妻子吵过架,心情一塌糊涂。
怀着糟糕的心情送孩子去晚会现场。
但对儿子来说,圣诞晚会上的一切都对他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和「雪姑娘」记忆的一体两面相似。
这段过往会成为孩子心中的温暖回忆,也会成为父亲的糟心记忆。
记忆的主观性,催生了非理性的怀旧。
或许只有跳出自我的局限,才能够接近真相。
窦文涛在《圆桌派》当中就反思道,他并不想真的回到从前。
因为从其他亲历者的角度看,那时的生活也未必阳光灿烂。
可见这种怀旧,和片中一样,其实是一种依赖于想象的个人化的、狭隘的情感投射
剥离表层的情绪后,怀旧本身其实是值得打个问号的。
对个人来说,沉浸在美化的记忆里,便会逃避不前。
从历史角度看,无法客观认识过去,无益于推动现实发展。
在艺术层面,它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抚慰一代人逝去的青春。
但用过了头也会显得无病呻吟,也极易在流量社会中被消费、被利用。
而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它将个人、历史、艺术三个层面相互糅合。
私人情感,民族烙印,通过花式转场与绚烂的梦境悉数呈现。
既具象化了一代人内心对过往的追忆,对未来的彷徨。
又颠覆感知和立场,以幻梦的形式嘲讽幻梦。
影片结尾,新年期间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打扮成雪姑娘的模样。
然而一张嘴却是满口烂牙,笑容阴森
这一幕,毫不留情地戳破了「雪姑娘」的真相,朝着昏睡的俄罗斯当头一棒。
「不,我要回家,我又说,你他X的别回去。」
导演既让我们代入「怀旧病患者」孤独的情感状态。
又使人置身其外,看破真相,避免虚无情绪的蔓延。
如此巧思,不愧为年度神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片。
莫过于胡适的名言: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