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号,请点击蓝色小字“经济刑法与经济犯罪侦查研究”。
加作者好友,请微信搜索“liudeli409”.
一、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这个相对好理解,我们日常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就是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就好像流动的水。
比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现实世界就好像流动的水,不断变化,瞬间就成为历史。
现实世界里事物的变化,有的时候你能够感知到,有的时候你不能感知。
比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些你都能感知到。
但是,有的变化,你不能感知。比如门前有一棵树,这棵树昨天的样子和今天的样子肯定不同,因为树在生长,但是你看不出他昨天的不同和今天不同。但是,这棵树的确在变化。
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是说事物在不断的变化。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一条河流。是说无论河流还是我都在不断变化。
事物变化以后,这个事物就不存在了。
比如,门前这棵树,昨天的树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今天的树。
河流也是如此,只有现在河流,昨天的河流已经没有了。
二、镜像世界
镜像世界,是指现实世界的一个“投影”。
这就好像你站在镜子面前,镜子里你的影子。这个影子就是镜像世界。
镜像世界也好像“影子”。比如,人的影子,树的影子。
科技将世界分为“我的世界”和“我之外的世界”,我之外的世界就是我的一个“投影”。
比如,我喜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的投射。这个人所具备的特质,就是我的特质。
如果这个人喜欢看书学习写作,我喜欢她。那么,了解这个人志趣爱好,就知道我的志趣爱好。
再比如,我讨厌一个人,这个人也是我的投射。
这个人喜欢吹牛逼,而我不喜欢吹牛逼,因此,了解这个人特质,就能够了解我。
这就好像那个镜子里的“影子”,通过观察影子,就知道我的样子。
也好像外在的事物在太阳底下的影子。观察影子的样子,也能够知道事物的样子。
心理学上有“镜中我”理论,和镜像世界的理论是一致的。
男女相爱被称之为“谈对象”,男女互为彼此的投射,两情相悦,合二为一。
镜像世界,是根据现实世界留下的“证据”“重建”的世界。
比如说,流动的水。我在水边观察了水十分钟,十分钟之前的水是什么样子?实际上十分钟之前的水已经消失了,我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的样子,但是,我知道现在水的样子,于是我就说,现在的水的样子,就应当是十分钟前水的样子。
或者,虽然我没有现在的水的样子的证据,但是我十分钟前我拍了一张照片,根据照片,我知道水的样子。
或者,我没有照片,也没有看到现在水的样子,但是,我有记忆,我根据记忆我叙述十多分钟前水的样子。这就好像证人证言或者嫌疑人供述。
“重建”镜像世界的前提是,相关人必须有相关经验,如果没有相关经验,就无法重建镜像世界。
比如,人们有玩水、看水的经历。有了这些经验,当他看到相关证据时,比如说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的时候,这些证据才能唤醒他的经验,并将自己的经验“移植”到当前的证据上面,从而“重建”当时的情景。
再比如树木。门前这棵树是这个样子。根据它现在这个样子,我能够知道十天前是什么样子。
即便这棵树被伐,但是有树干、树根在,我们可以根据树根和树干“重建”十天前这棵树的样子。
此时, 人们将关于别的树的经验“移植”到这棵树上了。
综上所述,所谓镜像世界,就是人们根据相关证据“重建”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客观世界,但是和客观世界无限接近,是人们“认为的”的世界。
三、数据世界
数据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留下的“痕迹”。
比如一个人在雪地上走过,这个人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迹”。
当人们看到“足迹”,人们可以根据足迹“重建”这个人走过的情景。这个情景就是镜像世界。
当然,一个人在雪地上走过,不仅仅留下足迹,还可能有人看到他在雪地上走过。
或者被附近的监控拍到。等等。
人们都可以根据这些证据“重建”这个人走过雪地的情景。
再比如,飞机从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航迹”。
当人们看到航迹,可以根据航迹“重建”飞机飞过的情景。
如果有人看到飞机飞过,还可以根据证人证言“重建”飞机飞过的情景。
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的一言一行都被网络和系统记录。
一个人在家里上网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乘坐电梯,会留下印象,刷小区的门禁卡会留下刷卡记录,门口的监控也记录下影像,在公园和大街上行走,天网系统也会记录他轨迹,到银行办理业务、到政府机构办理业务,都留下记录。
而这些都会在网络和系统留下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网络和系统获得了“上帝视角”。
这些数据就好像一个人从雪地上走过留下的“痕迹”。
这些数据构成了一个数据世界。这个数据世界就是01、01.
四、三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以一个人在雪地上走过为例,说明三个世界的关系。
一个人在雪地上走过。在走过的当时,构成一个现实世界。
而镜像世界,就好像他走过的时候,投射在地上的影子。
他走过雪地后,留下一串脚印,脚印构成了数据世界。
其顺序是“现实世界——镜像世界——数据世界”。
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串脚印。
我们的问题是,这是什么痕迹?是人留下的,还是动物留下的?如果是人类留下的,是男人留下的,还是女人留下的?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什么步态特征?体重多少?
于是,人们对雪地上一串脚印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开始“重建”某个人从雪地上走过的过程:
此人是男性,身高一米七零,体重八十公斤,走路有点摇晃。。。。。。
而重建的这个情景,就是镜像世界,它不是现实世界,但是无限接近现实世界。
这个过程就是“数据世界——镜像世界——现实世界”的过程。与上述过程正好相反。
四、三个世界与犯罪侦查。
一个杀人犯在网上研究作案方法,并网购了凶器。某日,他携带尖刀驾车出小区,步行到了北海人家中,并在家中将被害人杀害,然后拉着尸体到郊外焚尸灭迹。
这个过程,网络、天网系统、通讯系统,现场痕迹物证,都留下了嫌疑人的痕迹。
这个过程就是“现实世界——镜像世界——数字世界”。
案发以后,民警赶到现场勘查现场,提取痕迹物证,“重建”犯罪现场发生了什么行为,调取基站信息,获取进入现场区域的电话号码,然后查阅天王系统数据,对进入现场区域的电话号码进行筛选,以此确定了嫌疑人身份。嫌疑人抓获以后,自己的犯罪行为。
这个过程就是“数据世界——镜像世界——现实世界”。
其他犯罪也是一样。
比如地下钱庄案件。嫌疑人经营地下钱庄留下了大量的支付宝、财付通、银行卡交易数据。
这个过程就是“现实世界——镜像世界——数字世界”。
民警获取了上述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来“重建”嫌疑人的行为,或者来“描述”嫌疑人的行为,最终锁定嫌疑人,将嫌疑人抓获。
这个过程就是“数字世界——镜像世界——现实世界”。
五、三个世界与“白箱理论、灰箱理论和黑箱理论”。
对嫌疑人来说,整个犯罪的过程,他心里非常清楚,因此,犯罪过程对嫌疑人来说就是“白箱”,他对犯罪过程这个箱子里的内容“一览无余”。
对于侦查人员来说,侦查人员面对的大量的数据,或者是痕迹物证,“现场发生了什么?”、“这是谁干的?”等问题,侦查人员一无所知。因此,犯罪过程对于侦查人员来说,就是“黑箱”,也就是一无所知。
侦查人员经过工作,掌握了他们的犯罪手法,对案情的了解逐渐深入,“黑箱”变成了“灰箱”。
直到案件侦破,案情大白于天下,“灰箱”才变成了“白箱”。
1.侦查人员侦查的过程克服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知识的不足和经验的不足,无法解读摆在面前的数据。
比如,侦查人员从雪地上走过,留下一串脚印。
当他看到他人留下的交易的时候,他马上就知道这是人的脚印。
这是因为,侦查人员有在雪地上走路的经验,当他看到他人的脚印的时候,他马上将自己在雪地上的走路的经验移植到面前的脚印上了。
如果侦查人员没有经验,但是有相关知识。
比如,侦查人员虽然自己没有在雪地上走过,但是看到过他人在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的样子。知识和经验的作用是一样的。
犯罪分子经营地下钱庄留下大量的交易流水,当犯罪分子看到自己的交易流水的时候,马上“唤醒”了他的犯罪经历,从而将自己的犯罪行为特征描述出来。
因为,这个事情是犯罪分子干的,他知道交易流水的特征。
但是,侦查员看到这些交易流水的时候,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些数据也就无从“唤醒”他自己的经验的问题,相应地,他不知道交易流水的特征,他就无法将犯罪行为描述出来。
如果侦查人员再没有相关的知识,他也无法将犯罪行为描述出来。
假设侦查人员通过学习,知道了地下钱庄交易流水的特征,他就会带着这个“眼光”来观察面前的数据,如果具备自己学习的数据特征,他就可以是地下钱庄数据的结论,并将犯罪行为描述出来。否则,还有另辟蹊径。
因此,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让犯罪分子办案最合适,因为他知道犯罪分子想什么,怎么做,留下什么证据等。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李光地审不开索额图,于是派了明珠去审索额图,这叫“以毒攻毒”,因为好多事情是明珠和索额图一起干的,明珠很快就将索额图审开了。
“你不是坏人,就不会看懂坏人干坏事留下的数据”。
或者说“你不懂坏人,你就看不懂坏人留下的证据”。
2.侦查的过程就是“假设——验证——再假设——再验证”,循环往复,直至案情大白,并将嫌疑人绳之以法。
接上文中地下钱庄的例子。
侦查员带着“眼光”去研究数据,这个“眼光”就是“假设”,其中的思维逻辑是,既然其他的案件的数据是这个特征,此案的数据是不是这个特征呢?这就是假设。
然后侦查员开始研究数据,经过研究,对!就是这个特征,这就是得到了“查实”。
假设经过研究,当前的数据不是这个特征,这就是“查非”,就需要另辟蹊径。
而另辟蹊径,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通过学习其他的案件获得另外的特征。
侦查员有带着另外的“眼光”去研究数据,如果具备这个特征,就是“查实”,否则就是“查非”。
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3.侦查与“理论”和“前见”。
人类观察事物,都带有某种“眼光”,这里的“眼光”就好像一个“镜片”过滤客观世界。
比如,上文中说的地下钱庄数据特征,就是侦查员的“眼光”。这个“眼光”就是“理论”,他指导着侦查员的侦查过程,这个理论是相对的,只有得到验证,才能证明。
这个“眼光”也是哲学诠释学上的“前见”或者说是“先见”。
在认识过程中,人们企图摆脱这种前见,让自己的认识更客观。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前见”就无法认识。没有不带“镜片”的眼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