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C
国家之间的的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发展下去的结果,往往都是冲突甚至战争。

1、
国际贸易是一件好事。贸易是双赢的,对任何一方都有好处。贸易让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增加了国家之间的分手成本。有人说,贸易是解决战争的方法,一旦贸易停止了,战争就会开始。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互依赖,共同获益。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依赖西方的技术,而西方依赖我们的产能。
过于20年,每个国家都受益于贸易,享受着贸易带给我们的好处,也都相互依赖。很多人认为,大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永远离我们远去了。
但是,贸易建立的这种相互依赖建立在两国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没有了相互信任,这种相互依赖带给两个国家的就是恐惧,就是极度的不安全感。依赖的越深,恐惧就越深。
中美之间,谁打破了这种相互信任呢?
双方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摩擦,但先下狠手的,无疑是美国。
美国对华为的封锁,是一个历史标志性的事件。华为虽然没有被搞死,但美国用举国之力,基本上成功的搞死了华为的手机业务。美国不允许华为买美国的技术,甚至不允许任何和美国技术沾边的公司,提供给华为芯片产品。
信任从此就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对华为的所做所为,已经不仅仅是卡脖子。而是,把匕首架到了中国的脖子上,割了一下,然后指着流出的血对中国说,你看,我随时可以割断你的咽喉。
这个时候,中美之间的信任就一去不复返了。
2、
美国有不安全感,觉得再不遏制中国,就要被超越了。美国还不爽,觉得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获利太多,打算分手脱钩,开始“卡脖子”,企图封死中国技术继续升级发展的路径。
中国也有不安全感,美国开始“卡脖子”,力气还越来越大,现在卡的中国很难受,要是后面一下子卡死怎么办。
也许美国认为,分手对美国代价很大,下不了决心。所以美国不会一下子卡死中国的脖子。但已经没有了信任,猜疑链已经形成了。
猜疑链形成后,怎么重建信任?非常难。两国应对猜疑链的举措,会加深两国之间的不信任。
美国开始卡脖子,中国就开始搞自主可控,美国觉得未来会失去技术制衡手段,就加倍担忧,卡得越来越紧。美国卡的越紧,中国就加倍投入搞自主可控。
打破猜疑链,只能一方彻底妥协,躺平,彻底圣母化,把最柔软的腹部暴露给对方,告诉对方,你可以随时弄死我,于是信任我吧。把自己的生死交给对方,期待对方的宽容和仁慈。
很显然,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可能这么做。
猜疑越来越深,变成“猜疑螺旋”,最后就是双方彻底“摊牌”,甚至战争。
这就是大国政治的悲剧。在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重演。
A国感受到B国的威胁,于是扩张军备。而B国认为A国扩张军备是对自己的威胁,于是无止境的军备竞赛就开始了,最终结果就是战争。
看历史,觉得为啥两个国家会莫名其妙的义无反顾的走向两败俱伤的战争。一次大战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真的希望战争,但最终大家都投入战争之中。看开战前最后几天的国家之间的电文来往,就像两个小孩斗气一样。斗气的结果是数千万人的生命。
今天,身处这种“猜疑螺旋”中,才真正意识到挣脱这“猜疑螺旋”有多么困难。
3、
今天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中国在很多地方依赖西方的技术,西方依赖中国的产能。
技术的垄断性远远大于产能的垄断。技术依赖是更难解决的,有些技术,比如光刻机,可能要花10年20年时间突破。产能依赖比较好解决,花2-3年建厂就可以。
美国压迫台积电卡死了华为,苹果和三星马上填满了台积电的订单。短期台积电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我们如果用产能去卡美国,基本上就是短期让某个产品的价格大幅提高,然后,超额利润会让大量企业涌入这个市场,然后,我们的产能优势就化为乌有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美国的“卡脖子”技术战,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只能硬扛,争取更多的时间,一个个努力突破技术瓶颈。
王小东先生在微博上发了一篇文章,说“关键的,还不是我们现在落后了多少,而是我们不能被美国从大循环圈中踢出去......所以,我们哪怕是付出一定代价,甚至是忍辱负重,也要扒住这个大圈子。” 王小东二十多年前写《中国不高兴》的时候,是著名左派,愤青代表,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旗手”。今天,却写出看上去如此丧气的话。
但他说的没错,扒住这个大循环圈,肯定是中国希望的,也是现在努力在做的。美国搞华为搞成这样,一家家的制裁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而中国至今为止没有对美国在华企业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报复。也没有在任何领域,试图卡一卡美国。这就是中国为了扒住这个大循环圈做的努力。
但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美国真正想让我们付出的代价,我们现在给不起。
4、
卡脖子,越卡越紧,直到彻底断绝美国向中国的技术输入,以及美国能控制住的盟国对中国的技术输入。这其实已经算是美国的既定方针了。
只是,中美经济的结合太过紧密,中国也是美国技术的巨大市场。美国政府很难一下子就卡到底。中美脱钩,一定会把双方都撕的血淋淋的。中国疼,美国也会疼。所以,美国在小心翼翼的一点点脱钩。
站在中国一侧,如何准备?
想速胜,是不可能的。中国要扒住大循环圈,延缓脱钩的时间,就不可能对美国在华企业做出实质性的报复行为。
靠过去三十年的自由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过去三十年创造了经济奇迹,但也让中美相互依赖。美国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自由市场经济下,企业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会继续依赖美国的技术。这很正常,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残酷,你放弃全球市场上最领先的技术,对手采用了,就意味着你这家企业的衰亡。
今天,中国政府采用的方法就是行政强干预,类似搞“举国体制”。一方面国家投资,做核心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用行政手段,让其他赚快钱的领域赚钱更难来引导社会资本也去投入原本不愿意投入的领域。
中国越这么做,美国越担心。但还能怎么办呢?
企业家肯定不喜欢这种干预。如果我们能像过去一样自由发展30年,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中国的GDP总量超过美欧日韩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那时估计美国也就卡不住我们的脖子了。每年GDP涨4%,跑30年,或者涨6%,跑20年,就能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确实,如果我们还能自由发展20-30年,靠自由市场经济,靠企业家的自主行为,估计也能解决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而且会有更强大更健康的经济。
这是我希望发生的,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希望发生的。
但美国能放我们自由再跑20-30年吗?如果我们只有5-10年时间呢?甚至更短呢?
猜疑链形成,双方都会用最大的恶意猜测对方,做最坏的准备。
今天的很多政策,确实让很多人很难受,很压抑,很不理解。
但是,如果我们的假设是认为美国一定会遏制中国,卡脖子会在5-10年进化成全面的技术封锁,也许,放弃自由市场,举国力量突破卡脖子的领域就不算错误。
这个假设对不对,我不知道?我个人认为应该没这么糟糕。
但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假设是对的。或者我们从底线思维的角度,认为必须要按照这个假设做最坏的准备。那么今天的政策,从逻辑上,也是正常的应对。
5、
今天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很多人都很焦虑,很恐惧。英文词fear,既有忧虑担心的意思,也有恐惧的意思,用来形容这个时代很合适。
焦虑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去三十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将会大变,未来充满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焦虑来源于未来的不确定,来源于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
另一方面,焦虑来源于无力感。在大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充满着无力感。其实,拥有普通人难以想象财富的企业家,其实也充满着无力感。
中国人焦虑恐惧,美国人一样焦虑恐惧。
即使是美国总统拜登,看到曼钦在Fox上反对BBB法案的演说时,我相信他也同样充满着挫败和无力感。
这两天看《关于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看看里面的论述。同样能看到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看着一天天走向不可知的未来,人类很可能再次重演历史上的错误,但也看不到什么解决办法时,自然会焦虑恐惧。
但是,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摆脱这种负面情绪。因为,如果无能为力,担心焦虑也没用。相反,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会让我们的判断失准,行为变形。
做好自己能做的也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命运了。
Fear leads to anger,anger leads to hate, hates leads to sufferin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