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情神话》
豆瓣:8.3
一部在2021年岁末悄悄火起来的电影。

我觉得大概也不能算“火”——因为我生活在上海,身边的上海人都觉得这部电影不错。我估计应该不可能达到火遍大江南北的地步。
搜到的票房数据似乎可以映证这一点:截止到2022年1月1日,《爱情神话》的全国票房是1.33亿元,猫眼预测的最终票房是2.91亿元。相信这个票房成绩在诸多大片面前应该是不算出挑的。

但我觉得这个票房应该是符合出品方预期的——当他们选择用全沪语拍摄的时候,就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了。
而这就是我觉得这部电影蛮嗲的地方。“嗲”这个字本身就来自吴语地区,用在这里,倒不是取其“发嗲”之意,在上海话里,“嗲”的含义已经延伸了出“蛮灵的”,“蛮好的”的意思。
我是慢慢看到我朋友圈对这部电影的推荐多起来之后,才开始关注到的——当然,推荐的基本都是上海人(不过北方人史航老师在朋友圈里也第一时间隆重推荐了,据他说在片中露了一个后脑勺)

于是就去电影院看了。
怎么形容看的时候那种感受呢?就像是躺在一缸水温恰到好处的浴池水里,姿势惬意,温度适合,不需要浴盐,不需要香薰,小波浪轻轻拍打着你,恰到好处,让人觉得不能再舒服哪怕一点点了。这时候你慵懒地伸出手,忽然发现,哟~浴缸旁边的小茶几上还放着一杯红酒。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纯沪语电影了,上一部好像还是20多年前潘虹领衔主演的《股疯》。一时之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回到了弄堂时代,那些熟悉的俚语、切口,那种嘲唧唧的腔调,那种“拎得清”的眼神,扑面而来,甚至一开始让人觉得太热烈太隆重了,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沉静下来,沉浸进去。

是部好电影吗?是部好电影。两个男人,三个女人,套一个至死都没有解开的“到底是不是索菲亚·罗兰”小悬念(并不重要),有理有节,有煽有噱,完成度非常高。而且看上去似乎是一部中年人的爱情电影,但其实很多人看到的是一部中年人的友情电影——老白和老乌,那种可意会也可言传的感情,让人动容。
这部电影的好,不是那种满堂喝彩的好,而是那种让人抿嘴一笑的好。就好比一桌菜,你哐哐哐端出佛跳墙烤鸭辣子鸡西湖醋鱼九转大肠,色香味俱全,当然满桌人都竖大拇指,但《爱情神话》属于那种清淡的四菜一汤:炒青菜,清蒸鳊鱼,茭白炒肉丝,一碟黄泥螺,外加一小锅腌笃鲜,不浓不淡,刚刚好。

长期以来,其实一直存在两个上海。
一个上海,当然就是一些新闻里或很多电影里的上海,外滩,东方明珠,陆家嘴,高楼大厦,流光溢彩,国际化的大都市。而另一个上海,其实和很多城市一样,老公房,旧里弄,亭子间,家长里短,埋汰烧煮,市民化的小城市。
两个上海并不矛盾,同时存在,就看你能看到哪一面,想看哪一面。
而《爱情神话》这部电影,取了个折中:既给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祛了一下魅,又给小市民生活的上海化了一个妆。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爱情神话》这部电影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但也并非没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比如,并不是所有的上海人都是住在市中心的老洋房里的,也不是所有的上海人会骑了辆老爷自行车,停下来到一个沿街酒吧喝一杯的;上海能在天井院子里摆张桌子露天吃饭的时候其实并不算太多,夏天闷热蚊子多,冬天阴冷刮刮抖……
又比如电影里那些演员的上海话,徐峥和吴越没什么问题,周野芒、马伊琍和倪虹洁没什么大问题(其实周和马是上海人,但也可能是在荧幕前的关系,有些发音吐字略有些生硬和吞字),宁理的修鞋匠基本是“洋泾浜上海话”(他是北方人,在上海读的大学,也不容易了),老白的儿子是完全不会上海话。
如果演员们的上海话都很纯正,可能味道会更浓一些,但还是那句话:已经不容易了。尤其在如今这样一个市场,敢推出一部纯沪语电影,是需要相当勇气和魄力的。
所以,瑕不掩瑜,《爱情神话》在我看来是一部精致的好电影。导演据说是91年的山西女孩,在上海生活了七、八年,能有这样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我觉得已经是非常厉害了,可能也恰恰是她这种身在其中又跳出其中的身份和生活环境,才能以这样的视角拍出这样一部电影。
在这里也想对她说一句:“真棒!请继续加油!”

关于电影里的那些小惊喜小彩蛋,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尾,一群人围着影碟机,戏里戏外地说这部电影需要快进,包括最后马伊琍和徐峥的微信对话——徐峥的话都是不加句号的,但马伊琍的每句都加。
成年人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细致琐碎,平凡普通。在烟火人间里,谁都想活成一个神话,但大家心里也都知道,我们普通人连看到神话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

衷心希望,我们的电影市场能在各种“神话”大片之外,也给像《爱情神话》这样的电影(包括一些其他地方的方言电影)多一些土壤,多一些空间,多一些鼓励和支持。
加油呀!



2、《Don't look up》
豆瓣:7.5
这是一部讽刺喜剧,且是一部从头讽刺到尾,足斤足两的讽刺喜剧。

看看演员阵容表,你甚至会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
导演是《大空头》的导演亚当·麦凯,两位主角是詹妮弗·劳伦斯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众大腕如梅丽尔·斯特里普、乔纳·希尔、凯特·布兰切特、泰勒·派瑞、“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爱莉安娜·格兰德、朗·普尔曼、 梅兰妮·林斯基等等在里面悉数登场。
影片的开头也像正儿八经的科幻片:两位天文学家发现有一颗彗星正径直飞向地球,六个月后将引发巨大爆炸。
但是,当剧情进行到两位天文学家去白宫汇报情况,一位美国将军把明明免费的饮料和零食卖给他们赚钱开始,整部剧就立刻转向了黑色幽默,接二连三的各种“黑”让你目不暇接:
美国总统这个角色明显是在嘲讽特朗普,爱出风头且只关心选票,顺带连他当初重用女儿伊万卡和女婿库什纳这件事也嘲讽了进去;
科技巨头的角色是嘲讽了三人合体:库克、马斯克和贝索斯,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是哪些梗,更是嘲讽了美国政治被资本绑架;

凯特女王的主流媒体主持人角色,则讽刺了现在严肃话题都毫无原则泛娱乐化的现象,顺带又嘲讽了偶像崇拜的娱乐圈各种荒谬;

就连小李子扮演的的天文学家,一开始虽然有些不通人情,但很正直,后来也陷入了迷失,展现了在汹涌的舆情以及所谓的“多数派”冲击下,连科学真理也会变得扭曲……

有人说,这部电影把美国的上上下下,满朝文武都讽刺了一个遍,确实是这样,但我觉得不止如此。
我相信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多人是笑不出来的,反而会觉得有一些焦虑,甚至恐惧——那些黑色幽默所讽刺的事情,有些只可能在美国发生,但有些,却是可能或正在全世界各地发生。
如果把“彗星撞地球”的背景替换成“新冠肆虐”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其实多多少少反映了全世界各个角落都在发生的一些荒诞现象。

尤其是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汹涌的所谓“民意”对一些明显的客观事实视而不见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包括但绝不限于“死也不肯戴口罩”或“喝消毒水可以治疗新冠。”

影片最终的结局是让人无奈的,甚至是悲壮的。我相信最后那一系列的镜头切换,会让很多人感到胸闷,感到遗憾,甚至感到愤怒。
但看完以后,我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如果人类中绝大部分人的未来真的像影片里描绘的那样不可救药,那么,从宇宙文明的序列中消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3、《芬奇》
豆瓣:8.4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幻想过一个场景:

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有过,倒也不是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而是我只和我自己的世界独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冬天,我会幻想一个场景:

在冰天雪地的极地,有一个小山洞,非常小,只能容许一个人坐起来的空间,非常暖和,洞里有取之不竭的食物,以及可以随时更换的书,然后我就在里面过上一辈子。
一般幻想这幕场景的时候,我都是在被窝里。
长大后,看了一些电影,比如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那种”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苍凉和孤独,让人印象深刻。

而汤姆·汉克斯的《芬奇》也是这样一部“一个人世界”的电影。
在大部分人类都被辐射消灭的某个未来,汤姆·汉克斯演的芬奇是整部电影里出现的唯一人类主角。对于演过《荒岛余生》的汤姆·汉克斯而言,扮演这个孤独的角色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但这部看似沉闷的电影,却不断用一个个小悬念和小温情让你欲罢不能。

一开始看,你会以为这是一个人类与一条机器狗的故事,再往后,会发现是人类和一条活狗的故事,再往后,是人类希望造一个机器人来照料活狗的故事,再往后,好像又是人类和机器人之间情感的故事,看到最后,所有的元素都交织在了一起:人类,动物,机器人,未来世界……
和《我是传奇》不一样,《芬奇》不是那种充满悬念和节奏激烈的末日片,而是适合你一个人在书房,倒上一杯淡淡的酒,然后淡淡地看,淡淡地流那么一点眼泪。
我记得在临近影片末尾的时候,有一段主角和机器人的告别戏,明显看得出导演在这一段是有煽泪意图的,但眼泪还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芬奇》的故事情节无比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但总是有那么几个片段会映在你的脑海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意味。

一部电影,能给你带来几个经常能想起的画面,已经很了不起了吧。

“人生总有几次,我们会站在十字路口。
你,必须做出抉择。”
新书上市,感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