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到现在应该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不要抬头》(Don’t Look Up)了。
这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电影,圣诞节前在网飞上线后就迅猛刷屏,上线首周播放量在全球94个国家登顶榜首,全球在线观看时长足足是第二名的四倍,超过前五其它四部片子加在一起的总和。
先说下片子,然后再讲讲另一件事。
#

《不要抬头》的情节非常简单: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詹妮弗·劳伦斯扮演的两位科学家偶然发现一颗直径在5到10公里之间的巨大彗星将在6个月14天以后撞击地球,撞击的威力相当于10亿颗广岛原子弹,足以毁灭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这样的末日设定在好莱坞灾难大片里当然并不新鲜。

如果是5年前的电影,接下来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两位天才科学家排除万难升级打怪最终拯救世界,期间一定还会再夹杂一些关于亲情爱情自由牺牲之类的美式鸡汤。
如果是更古典的1990年代,或许还会像《独立日》那样来一段让人热血贲张振奋不已的总统动员演讲。
可是,经过无比混乱的这几年,身处这样一个众神已死支离破碎的时代,大概不会再有多少人还抱着英雄从天而降的期待。
所以2021年的《不要抬头》拍得又悲观又愤怒。
小李子和大表姐这两个地球上唯二清醒的倒霉蛋,空有一腔救万民于水火的壮志,却只能在现实里一次次地碰壁。所有人似乎都对人类即将毁灭这件事无动于衷。
梅姨扮演的总统如同特朗普翻版,她先是担心消息传出会影响中期选举的选情,因此第一反应是封锁消息然后静观其变;随后急急忙忙启动紧急应对方案,又仅仅只是因为想要借势盖过自己和大法官候选人偷情的丑闻、挽回政治前途。
流量至上的电视媒体和节目主持,忙着追逐明星分手复合的八卦,漫不经心地把科学家对彗星撞地球的警告处理成一则填充时间的奇闻异事。
利欲熏心的巨头企业想用无人机把彗星切割成30个小块以便开采其中蕴藏的价值140万亿美元的稀有金属。
于是他们先通过政治影响力阻挠了美国政府的彗星拦截任务,再暗中炸毁其他国家同样在准备拦截任务的火箭发射中心。
这个企业掌门人看起来像是蒂姆库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的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又在干什么呢?他们先是兴高采烈地玩梗,然后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争吵。

有一批人无论如何不肯相信彗星即将撞地球的事实,转而开始相信总统散布的阴谋论:彗星是精英阶层想要让大众恐惧、剥夺大众自由的阴谋。
“不要抬头看”和“赶快抬头看”两派运动针锋相对,造成了社会的巨大撕裂。
总结一下就是,政治失范,精英失格,媒体失准,大众失声。
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所有机制通通失灵,一个全面失守的社会,最后只能坐等毁灭的命运。
整部片子几乎没有任何正面人物,即使是两个主角身上也没有多少闪光点。
大表姐扮演的女主角永远一副愤世嫉俗难以让人亲近的嘴脸。
而小李子扮演的男主角,在为彗星痛心疾首的同时也很享受随之而来的名利,甚至利用自己的声誉为彗星采矿计划站台背书,还一度抛妻弃子和电视台女主播偷情。
从技术上说,片子对各个人物、各个人群的描绘有点脸谱化、过于直白粗浅,就好像是把一张张夸张扭曲的讽刺画装订在一起,所以专业影评人打出的分数大多不高。
导演亚当·麦凯(Adam McKay)曾经是《周六夜现场》的金牌编剧,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整部片子也颇有政治段子合集的观感。
但作为普通观众,如果你对特朗普上台这几年、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发生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种种荒诞感到过困惑和厌倦,大概率会心有戚戚,也就很难再对电影本身忍心苛责。
时不时会有那么一些充满讽刺意味情节让你不禁会心一笑,但很快你马上意识到所有荒诞其实都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生过、甚至正在发生,于是你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虽然《不要抬头》看起来很像是影射新冠疫情,但其实亚当·麦凯早在疫情发生前就已经写好了剧本。
等到电影开拍,疫情爆发了,现实的荒谬程度远超剧本:
人们为要不要戴口罩这么简单的事吵个不停;美国政府新冠纾困法案里的减税政策,让年入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说注射消毒剂可以治疗新冠……
于是亚当·麦凯不得不动笔把剧本改得更加疯狂,不然就跟不上现实的节奏。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不是一部科幻片,也不是一部政治讽刺片,它就是一部纪录片。
片中有个情节,女主角在遭受一连串打击后心灰意冷回到家乡,想要从父母那里求得一些温情。没想到父母却把她拒之门外,因为他们支持彗星采矿计划、认为这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很荒谬,但这样的撕裂在真实的世界里随处可见,也不仅仅发生在美国——想想这几年,有多少人在朋友圈互相拉黑反目成仇。
豆瓣上有个短评说,“一个人对这部片子的喜爱程度和他的绝望程度成正比”,确实是这样。
如果你不是很喜欢这部片子,那要恭喜你,这可能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还没有那么失望。
#
不过,如果把《不要抬头》仅仅看成是疫情下美国各种骚操作的复盘,那多少有点辜负这部片子的良苦用心。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强调一下这一点:这部片子其实是一部大号的气候变化宣传片。
片中那颗即将定时撞击地球的彗星指代的就是同样正在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全球气候变暖
那些林林总总的各色面孔,那些短视贪婪的政客商人、那些对近在眼前的生存危机冷漠无视的媒体大众,皆可在美国社会中找到原型。
如果不了解这个问题的严峻程度,你或许会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
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温室效应、也倾向于相信地球暖化是事实,但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这还是一件遥远的、现在不需要过多关注的事。
如果还在这么想,你可能需要知道这么几件事:
2021年7月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份,去年夏天是最热的一个夏天;
史上最热的三年,分别是2016、2019、2020,全部出现在最近这几年;
2014到2020这七年,分别占据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七名(目前还没看到2021年全年的数据);
以十年为单位,2011年到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从80年代以来每一个十年都比过去十年更热。
把时间再放长一点,气候学界有一个著名的曲线图,列出了过去1000年每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
可以看到从公元1000年到1850年之间全球温度大致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波动,然后从19世纪中期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开始,曲线开始陡然上升。

这张图是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的最直接最关键的证据,在科学界被广泛认可。它有个别名叫“曲棍球杆”,因为那条曲线最陡峭的部分看上去就像是一根曲棍球杆。
和工业革命前相比,现在的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1度。
2005年的《巴黎气候协议》提出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把相比工业化前的升温幅度控制在2度以内,因为科学家们认为升温超出2度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更保险更安全的目标则是1.5度。
然而在现实中,如果把《巴黎协议》签约国各自承诺的碳减排总和计算在内,到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升高至少3℃。
气候变暖,将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灾难性气候、物种灭绝等等,这都是常识。
这几年全球各地汹涌的山火、夏天的北极出现了38度的高温、去年郑州三天下了全年降雨量的千年一遇大雨,都是最有力的佐证。
所以,把全球变暖比作是彗星撞地球的生存危机并不夸张。
#
在美国,以石油化工巨头为首,有一大批顽固保守的气候变化否定论和怀疑论者。
他们寄生在美国整体偏右的政治环境里,为了确保自己的商业利益,凭借自身的巨大财富和影响力,不断地阻挠消解社会对抗全球变暖的努力。
一方面,他们投放广告,通过公关公司发动洗脑宣传,扶持右翼保守媒体,用一连串的组合拳暗戳戳地影响公众对气候问题的认知、对信息进行污染。
造成的结果就是有相当一批人不知道气候变暖是97%科学家都认同的科学事实,还有更愚昧的干脆笃信“气候变暖是经营集团炮制出来的谎言”之类无稽之谈。
就像是《不要抬头》里那样,明明彗星就在空中,人们却还是在争论“彗星到底是否存在”这样的基本事实。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政治说客进行游说,或者通过政治捐款向从地方到州到联邦政府的各个级别的政客官员施加压力,从而阻挠相关的环境立法。
电影中对科技巨头巴什公司如何说服美国总统放弃拦截彗星、转而接受采矿计划一笔带过,而在现实里,这样的权钱交易要复杂得多也隐秘得多。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英国石油、雪佛龙这五大跨国石油巨头花在游说上的钱加起来一共有2亿美元。
去年10月,美国国会几名民主党议员发起听证会,对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雪佛龙四家公司的高管进行了质询。
当被问到他们任内是否亲自批准过虚假宣传计划(disinformation campaigns)时,四名高管全都说,no,没有。
然而媒体很快打脸,指出他们都在撒谎。
针对这几家公司的调查还没有结束,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场旷日持久的角力。
除了这几家声名在外的巨头,美国还有一家深不可测的大公司叫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dustries)。
这家公司一直没有上市,可以说还是个家族企业,所以不像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跨国公司一样大名鼎鼎,但事实上它同样富可敌国,是全美国第二大未上市私人公司。
掌管科氏工业的科赫两兄弟——查尔斯·科赫(David Koch)和大卫·科赫(David Koch),外界估计他们的财富超过1000亿美元,可以进入全球富豪排行榜前十名。
他们很喜欢捐钱,美国很多大学、医院、剧院、博物馆都接受过他们的捐款。
在纽约,他们光是给林肯中心就捐了1亿美元,因此林肯中心有个剧院被命名为大卫·科赫剧院;都会博物馆门前的大卫·科赫广场,则是靠6500万美元换来的。
除了对艺术和医疗机构的捐款,科赫兄弟对美国社会的真正影响其实是在政治领域。
从60年代以来,他们通过捐款扶持智库、大学、民间机构、专家学者,建立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网络,潜移默化地传播自己的右翼理念,在美国政坛发挥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在控枪、医保、富豪征税等等几乎所有撕裂美国的重大议题上,在那些保守派主张的背后几乎都有科赫兄弟的身影。
当然,环境和气候议题也是他们的主战场——科赫兄弟的父亲老科赫创办的科氏工业就是靠炼油厂发家,直到今天石油化工仍然是他们最核心的业务。
两兄弟中的大卫·科赫在2019年80岁高龄去世,CNN的评价是“科赫兄弟深刻改变了现代美国政治”,纽约时报的评价是“科赫兄弟重塑了美国政治”。
不难想象,有如此重量级的利益集团幕后操纵,任何议题都必然无法顺利推进。
当年克林顿代表美国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结果小布什上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毁约。再后来,奥巴马加入《巴黎协议》,特朗普当选后做的第一件事又是退群。
收集千年温度数据制成“曲棍球杆图”的科学家叫迈克尔·曼,然而当年在论文发表后,他遭遇了持续数年的谩骂、攻击,甚至还收到过死亡威胁。
美国媒体把这场围绕气候议题的角力称为“气候战争”(Climate War)。《不要抬头》里描绘的末日图景,其实就是对输掉这场气候战争的悲观预测情绪的真实流露。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本人也是非常活跃的气候活动家,2014年曾经被联合国聘为“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和平使者”。

两年后他给国家地理拍了一部气候问题纪录片,叫《大洪水之前》(Before the Flood)。他走访了世界很多个国家,地球很多角落,拍下了气候变暖带来的自然变化,也拍下了人们做出的应对。
他在纪录片里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如果联合国当初知道我对未来这么悲观,大概就不会选我了。
有人大概会说,这些好莱坞明星只会作秀,他们自己少一点奢靡的生活方式,不住大别墅不开私人飞机,就是对环保的最大贡献。
这也是气候变化否定论者最常见的说辞,通过强调个人的环保责任,瞒天过海地转移公众对石油巨头的注意力。
不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不注重环保,垃圾该分类还是得分类,塑料袋能少用还是得少用。但我们都应该知道,真正能形成决定性改变的,是政策层面的力量。
《不要抬头》宣传时说,“本片改编自尚未发生的真人真事”。
好在电影毕竟不是现实,这场气候战争远没有结束。
电影中的上半部在现实里已经发生,但这部电影才刚刚播了一半,我们离结局还有半部电影的时间。
这部片子真正想告诉我们的就一件事:
“抬头看一看,彗星就在那儿,请尊重这个事实。”
看完请点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