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就是这样》原本是《第一财经周刊》一个持续多年、颇受欢迎的商业评论栏目,2021年,我们把它变成了一档全新的商业解析类播客,沿用了名字,沿用了内容定位,甚至延续了周刊的周更节奏。
我们把这当做是团队在音频内容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当然也寄望于通过此,让原创内容能多一种形式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一年过去,我们收获太多啦~从2021年除夕前第一期节目上线,迄今我们一共更新了48期节目,不但入选了苹果播客2021年度热门新节目,而且全网累计播放量实现100w+,全平台订阅数超过10w,其中在小宇宙平台收到的评论共计超过9.6w字。
非常感谢大家的喜欢!一周年之际,我们用3期盘点来做今年播客节目的收尾,新的一年,依旧欢迎你的收听、支持与反馈。
用盘点“失意大公司”的方式来回望过去一年的商业世界,既是《第一财经》杂志的传统,就2021年来说,应该也符合大家对过去一年的整体印象。
我们选择的标准是“2021”和“大公司”。首先这家公司的主要失意事件应该发生在2021年,这样有些公司就被排除在外,比如华为,它虽然2021年也面临挑战,但这种挑战的引发事件发生在2021年之前;其次这家公司要是大公司,中小微公司不在范围之内,因为大公司对整个商业世界的影响力更大,同时可选项也较少,选起来方便。
这些公司的失意原因大都显而易见,但我们仍想做一些基本的梳理,记录一些值得记录的细节,如果能让你对2021年整体印象变得颗粒度更细一些,那就太好了。
滴滴
先简单回顾一下重点:滴滴于2021年6月30日在纽交所上市,两天后,7月2日,网信办宣布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滴滴旗下大量App下架,并且不接受新用户注册。12月3日,滴滴宣布,启动从纽交所退市的进程,准备在香港重新上市。
滴滴提供的其实是一个全国性的、会产生大量数据的公共服务。这是它能成长得这么大的原因,也是它受到监管格外“关照”的原因。“监管”是2021年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也是让我们榜单里的公司2021年过得不好的重要原因,而滴滴就是被监管的典型代表。
其实,监管背后都有明确的逻辑,大致总结的话可以提炼三个关键词:反垄断、数据安全、国计民生。榜单里的其他几个公司,多少跟这些词相关。而滴滴比较特殊,它三个全占了。
“垄断”,它在网约车平台里,常年保持95%以上的市场份额。“数据安全”,不用说了,这是它此次被审查的核心原因,就是监管机构担心它掌握的大量用户数据、行为数据、地图数据等,可能因为海外上市而泄露到国外,影响国家安全。而且“数据安全”这一点,从滴滴开始,也影响了大量原本计划赴美上市的公司,从这个角度看,滴滴也是一个代表。
最后,“国计民生”,就是滴滴做的这个生意涉及到数百万人的生计,以及数亿人的日常生活。做这样的生意时,天然就没法只以盈利为目标,像几年前滴滴的顺风车事件,迫使滴滴把安全放到最高的位置。
这样的一种业务特性,就决定了滴滴其实是有明确上限的,而且它在过去几年已经接近了这个上限。
这也是为什么它花了大量精力去做定制的网约车,去做自动驾驶。为的就是突破已有的薄利多销的成本结构,从一个披着科技公司外衣的出租车公司,变成一个真正高利润的科技公司。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虽然滴滴已经宣布要回到香港上市,但不代表事情过去了。
苏宁
家电行业的实体零售这几年本来就很难做,苏宁家大业大,其实已经受了几年冲击。如果没有早年和阿里巴巴的换股,可能它会更早倒下。
但没想到2021年搞垮苏宁的,竟然是恒大。
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根价值200亿元的“稻草”。苏宁2017年在恒大投过200亿元的可转债,现在收不回来了,就对公司造成了实际的资金压力。苏宁短期内能想到的办法,只能是把渠道体系、物流、云计算之类的业务拿出来卖。因为更早之前,苏宁已经质押了手上能动用的几乎所有股票来获得短期融资。高质押的比例,以及几次险些被强行平仓,已经让市场认识到了苏宁的问题很严重。
当然,市场上认可度最高的苏宁资产,是上市公司苏宁易购。截至2021年7月,江苏国资联合阿里以88亿元纾困资金救了苏宁集团。阿里在苏宁体系内的话语权变高,尤其是阿里系的黄明端,当上了苏宁易购的新任董事长。黄明端原来是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的CEO,随着高鑫零售被阿里收购进了阿里体系,对于有着丰富的线下经验的他来说,确实最适合来管苏宁。
同时,苏宁创始人张近东的团队持股比例和话语权都降低了,目前在董事会里只保留了张近东的儿子张康阳的席位。
对足球迷来说,张康阳另一个更出名的身份,就是国际米兰俱乐部的主席。2016年,苏宁提出要搞体育产业的时候,用2.7亿欧元买了国米的股权。2017-2018赛季,国米也重返欧冠联赛了,这对于品牌形象肯定是个提振。只不过,苏宁后来在体育这块又加上了中超球队和PPTV,自己把自己的负担加重了。
苏宁的问题不只是品牌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线下传统业务乏力、线上红利也逐渐见顶的问题,所以苏宁最早破局,就是想强化线上。2016年,苏宁和阿里做了个283亿元的高价换股方案,阿里拿下苏宁近20%股权,苏宁则获得了当时市场梦寐以求的阿里股票,以及利用天猫流量入口卖大家电的机会。
那一点儿阿里股票,苏宁实际上在2018年就彻底卖完了,共计实现了141亿元的净利润,从股票投资的角度看,收益率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来我们也看到了,家电品牌纷纷入驻天猫,苏宁这个入口的重要性很快就被削弱了。而苏宁自营的电商业务,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显然是不足的。与此同时,苏宁竟然还对传统的零售渠道抱有幻想,买了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和迪亚天天,这都是它很难整合好的资源。
其实张近东自己也总结过苏宁的转型困境,他说:“一方面是在新兴专业领域上照搬了传统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则是在管理机制上,还保留了连锁时代的集约管控、标准化复制和大兵团作战,与互联网组织的迭代创新、内部竞争和小团队自主管理并不兼容。”
这个总结固然不错,只不过在中国商业社会这个竞争格局里,光说不练,不做真正的改革,自然很快会失败。
阿里巴巴
相比于榜单里的其他公司,阿里的失意事件没有那么集中,也没有那么事关生死存亡。但是,这艘巨轮也开始有透水点了。以下是阿里在2021年遇到的坏事:
第一,4月12日,阿里被处以182.28亿元的反垄断罚款。
第二,11月18日,阿里发布7月1日至9月30日的季报,非公认会计准则的净利润是285.2亿元,同比下降39%。
第三,8月7日,阿里的一名员工指控上司性侵,以及公司管理人员对此处置不力。
这三件事背后分别是反垄断监管、业绩增长、企业价值观,对于一家平台类巨头来说都是很要紧的问题。
首先是反垄断监管。阿里被罚了182亿元,这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反垄断罚款。这两年对于互联网巨头的罚款很多,所以有必要明确一下这笔罚款的具体原因。罚款的单位是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的行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金额也很明确,根据前一年的境内销售额的4%,也就是4557.12亿元乘以4%,得出182.28亿元。另外还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要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
顺便提一下,2021年11月28日,国家反垄断局成立了。准确地说,它是“升格”了,从市场监管总局下面的一个机构,变为国务院组建的副部级国家局。一句话就是,接下来政府将会更重视针对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监管。
二选一就是这个里面的一个核心问题,通俗而言就是站队。寡头竞争在直觉上很好理解,是为了让自己吸引的流量或者说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为自己创造收益,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冲动在商业世界一直有,只不过移动互联网让这些大平台有能力用强势的全民App和毫不遮掩的排他规定,把这句俗语落实了。
但是,用户显然不是肥料,用户是用户。所以,监管还是“虽迟但到”了。只不过,目前的互联网服务已经形成了几座山头,想要把山与山打通其实没那么容易。监管机构已经要求腾讯和阿里要生态互通,但是真的要改变过去那种惯性,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法律、技术、工作方式等问题。
最后要强调的是,反垄断并不是一个中国公司单独的风险,而是全球的一个主旋律。
阿里的第二个失意,是业绩的失意。在前面提到的季报和收入预期发布后,阿里在美股和港股的股票都大跌,原因就是市场觉得阿里的电商业务增长乏力。
其实阿里是在自己布局的几个方向中都逐渐看到了国内业务的天花板,不论电商主业还是本地零售。阿里大文娱一直是老大难,稍好一点儿的阿里云虽然开始盈利,但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也都掉到50%以下。
这些国内业务都不太可能重现过去常年的用户和营收的高速增长了。所以2021年阿里发布了重要的架构调整,把业务分成国内部分和国际部分。戴姗负责国内业务,蒋凡——也就是原来的天猫总裁——负责海外业务。可以想见,接下来,海外,尤其是新兴市场对于阿里的重要性,一定会越来越大。
最后是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先说事件本身,2021年12月13日,据媒体报道,这名女员工被阿里解雇了。
整件事很容易让人联想一个词——单位,或者说“单位制”。这个其实是一个计划经济时期的词汇,粗略地说,就是公司和员工不仅是雇佣关系,员工的教育、医疗、生活保障、日常生活等方面,都由单位来负责。这一套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逐渐发生变化,为了提高效率,企业逐渐摆脱了非经营的职责,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又重新变成了单纯的雇佣关系。
但是现在,这些互联网大平台又开始重新变得像单位了。此前十几年,这种趋势更多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它们用价值观、文化、愿景、归属感,让员工投入了比一般工作更多的时间、精力。反过来员工对企业,只能要求给更多的钱,现在期权也已经变成一个管理期待值的工具了。
所以最近几年,员工开始要求企业进一步权责对等。也就是说,你不能一边要求员工像对家庭一样有奉献和归属感,一边又对员工更多的、与钱无关的诉求置之不理。
这个其实不是经营层面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职场问题,而是单位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也不是阿里一家的问题,公司、员工、社会之间权责关系的调整、磨合,事关每个人。在当下环境里,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好未来
其实好未来更多的是作为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代表入选这个榜单的。换成新东方,或者猿辅导、巨人教育、精锐教育等,都可以。只不过好未来在这个行业里曾经是市值最高的公司。
2021年,这个行业转眼没了。当然,不是指整个教培行业,而是有明确指向的K12,也就是高中之前的义务教育的学科类培训,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目前看,这种服务还会继续有,但已经是规定价格、规定机构、规定时间的公共服务,其实不是一个市场化的产品了。
想要理解这件事,先要理解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关于“双减”政策的监管;其次是关于好未来以及教培机构的业务本质。
“双减”文件全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从外界来看,这件事好突然。2021年6月,学期结束,大家还在如火如荼地开班补课,到了7月23日,文件下来,9月份开学时,就完全是另一种光景了。
但文件其实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酝酿已久。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非常多的迹象,包括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和实施条例的推出;教育部等机构的发言;对部分线上课程已经有了限制等,都是公开信息。如果一个公司对于政策、政府信息足够敏感的话,应该可以提前感知,提前准备。
这其实很有警示意义。如果你从事的是一个这么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项目,你应该去了解政府,了解监管。
讲到国计民生,就要说一下好未来这个公司做的生意。
好未来最有名的品牌是学而思,它是靠奥数竞赛代理和奥数培训起家的。它最早投放的广告就是在《北京晚报》上,主打产品是“迎春杯”数学竞赛辅导。它为什么选择奥数?很简单,因为这是当时北京教育培训的最大刚需,奥数竞赛成绩对重点初中的招生有决定性影响。
学而思的核心模式,就是一边获得奥数竞赛的代理权,一边培训大家来参加这个比赛。由于比赛就是它来办的,所以它培训之后肯定是最容易出成绩的。所以,学而思提供的服务,是让顾客的小孩(注意:顾客不是小孩,是家长)在筛选机制中获得更大的机会——行业的说法叫“培优”。因为这种需求太普遍太旺盛了,它快速铺开到各个城市、各个学科、各个年龄段。
学而思的学生其实是在接受流水线式的培训,教师也是一样。好未来做到一件事——建立统一、有效的教研方案,以及相应的很细致的教师培训方案——这就让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师范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可以经过学而思的流培训,成为一个合格的培训教师。所以学而思最大的本事,是可以组织起一个数万人的教师队伍。
那么,互联网到底有没有提升教学效率?
这一点看下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猿辅导就知道了。这家成立8年的创业公司,最初的目标是通过技术,用更轻的模式提升教学效率。结果是,2020年,这家公司已经有超过3万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二是教师。
理论上,网课,一对一万也是可以的,但教育培训不是只放网课视频就可以,你要拉学生群,要批改作业,为了公司的业绩,你还要拉微信群,像维护客户一样和家长交流,确保到课率、满意度、续报率等指标。结果就是,一个老师对应的学生数量,仍然是有限的,而且比线下辅导高不了多少。
这其实与滴滴的网约车有点儿类似,看上去是一个技术产品,其实还是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只不过用互联网的方式组织起了劳动力。好未来这样的教培机构,承接的是从公立学校体系里溢出的需求,这个需求并不是教授知识、个人发展,而是排名、筛选和分流。
恒大
虽然榜单排名不分,但如果把恒大放在2021年国内失意大公司之首,相信也不会有太多反对意见。其实从2020年7月开始,这家公司的股价走势就很接近自由落体了,目前的市值大概是2021年初的1折水平。
中国房地产行业一个很畸形的问题,就是很多住宅开发商的主业其实不是盖房子、卖房子,而是搞金融。在恒大的例子里,也是先出现了商票爆雷、财富管理平台爆雷、美元债爆雷,然后才提出了所谓的“保交房”,当然这个也失败了,最后才出现了目前广东省政府工作组进驻参与化解风险的局面。
外界比较明确意识到这些开发商在资金层面的风险,应该就是从2020年8月提“三道红线”的时候开始的。当时监管机构通过摸排头部房企,根据资产负债率情况划出了红、橙、黄、绿4个档位,像是天气预警一样。最差的红线档,有息负债规模不能扩大,只能还了旧债才能借新债。恒大、融创、华夏幸福,都在红线档里。
从2021年的结果看,红色档里的恒大、华夏幸福、富力,橙色档里的雅居乐,黄色档里的蓝光发展、世茂,其实爆雷都很严重。因为2021年“三道红线”不仅控制了它们的负债规模,商业银行也通过管控房贷规模限制了它们的现金流入,等于更拿不出钱来还债了。
不恰当地类比一下,这类房企就像那种自循环的喷泉,用的水不一定是自己的,很多是接了管道从银行那里借来的,但是钱转啊转,就能形成一个很大很壮观的效果。现在政府把管道截住了,甚至让你先把池子里的一部分水沿着管道还回去,喷泉肯定就没了。
房企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们经常会利用账期、商业票据,大量占用供应商资金。恒大供应商甚至在做商票的二级市场交易,与其指望恒大把款连本带息付清了,不如想其他办法先折现,打个四五折都可以。而牵扯到供应商,有时候就会变成所谓的社会民生问题。
卖资产理论上是一个明确的自救办法。恒大有很多压箱底的资产,就是土地储备。但2021年9月,恒大财富已经明确爆雷之后,许家印依然说土地储备不能卖。因为没了土地,它就失去了成为头部房企最基本的资质。
那恒大还剩什么呢?恒大汽车?恒大冰泉?仔细看看这些项目,都会发现它们都没什么真正的资产可言,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融资渠道。恒大会用一个市场上时髦的概念先吸引来投资者,再跟他们签对赌协议,到期达不成目标就还钱,有时候中间还付息。恒大汽车那次260亿元增资的股东名单中,其中一部分是许家印的朋友,另一部分就是许家印的供应商们,搞门窗的、钢材水泥的。
这个问题如果再往上追溯,可以一路追溯到2015年的“宝万之争”。当时大家主要看到的是宝能要吞下万科,其实恒大中途也参与过一阵,一度买成了万科的第三大股东。后来这部分股份卖给深圳国资委时,恒大拿到过一个承诺,就是可以通过借壳深深房A,回到内地上市。如果这个上市成功了,融资渠道打通了,恒大也许就不用搞恒大汽车这种面子工程筹钱了。
在借壳回A股的过程中,恒大也在2017年完成了一轮1300亿元的大增资,当时也和投资者签过对赌,2020年不上A股就回购股票。后来这事没成,所以2020年年底,恒大花了大量精力说服大部分投资者放弃回购计划,勉勉强强应付过去,但外界和投资者对于公司的观感已经很不好了。
恒大的问题,确实是全方位的,很复杂。不过对于恒大爆雷的讨论,监管部门也有过明确的定调,指出这是个案风险、外溢影响可控,并且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原则化解。我们也很希望在解决恒大风险的过程中,能够确实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市场认可的工作方法。毕竟除了恒大,中国具有类似风险的大小房企数不胜数。
以上就是我们选出的2021年国内5家失意大公司。不难发现,其中的关键词是监管,这5家公司的失意,多多少少与监管相关。
理解这类商业事件,我们应该避免那种简单粗暴的归因:“哦,它们就是被政府管了,真可怜,或者真活该”。因为,看似是突如其来的措施,其实背后都有具体的、有迹可循的逻辑。知道糟糕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可能是更重要的事。商业就是这样。
| 主播 |
肖文杰|《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你可以在本期节目听到 |
02:56 滴滴
06:43 苏宁
12:11 阿里巴巴
21:01 好未来
30:08 恒大
38:58  “提名奖”
| 延伸阅读 |
《商业就是这样》第24期,录制于滴滴被网络安全审查之后。
2020年底对于苏宁集团的研究。
对阿里巴巴架构调整的分析。
虾米是阿里大文娱困境的典型代表。
我们的同事吴洋洋对阿里巴巴争议事件的第一时间分析。
3年前对K12教育培训的反思。
专栏作家崔鹏对恒大危机的评论。
| 收听平台 |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喜马拉雅、Spotify、
网易云音乐、小宇宙、QQ音乐平台收听节目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常点在看,更及时获取资讯  Y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