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次我在上海一家餐厅吃意大利面,隔壁桌坐了一男三女,男人长得一般,但身强体壮,一看就是天天健身那种。
吃饭时他一路夸夸奇谈,三个女孩都听的两眼放光,不停撩头发。
我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此君生活中不缺女人,二眼则看出他是个爱吹牛逼的主。
他有句话最令我印象深刻:
“只有三个民族真正懂美食:中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这三个国家也都善于做面,看来会做面的民族才会做饭。”
三个女孩听到这里头发撩的更起劲了,我也在心里点头:
他虽然爱吹牛,但确实有料。
《美食、祈祷、恋爱》中女主角修行第一站选在了意大利,我几年前曾经造访,品尝过米兰的披萨,弗洛伦萨的三明治,罗马的提拉米苏后,我和朋友讲,若把意大利平移到中国,一定是排行第一的美食大省,甚至超越广东。
日本的美食绝非浪得虚名,但总体而言霓虹国食物看着都比吃着香,不太过瘾。
和前两者比起来,中国才是泱泱美食大国,我心中的华夏美食之都则是古都西安。
第一次去西安我包了辆出租车,司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载我去大皮巷路上突然叹道:
“好好的长安,干嘛改叫西安?”
随后他滔滔不绝起来:“「长安」念起来远比「西安」符合音律,比如「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如果改成「举目见日,不见西安」是不是就土了?”
我不是健谈之人,平日也只哼哼哈哈应付那些司机,那一刻我却连连点头。
长安和罗马,是中古时代最辉煌的两座城市,现在罗马依然叫罗马,长安却不复存在了。
大小皮巷熙熙攘攘,我依稀看到了一千年前长安西市的影子。
司机带我去吃了小酥肉和凉皮,帮我盛凉皮的伙计深目高鼻,开口却是最地道的西安话,这在大小皮巷司空见惯。
一千年前的长安更是如此。
盛唐的长安,阿史那杜尔来自突厥,阿倍仲麻吕来自日本,高仙芝来自高丽,李光弼来自契丹,连李世民都有鲜卑基因,他们的血统五湖四海,却都讲一口最流利汉语,文化上以大唐与中华自居。
现在长安不复存在了,这座城市的混血基因却穿越千年保留至今。
司机告诉我,小酥肉配凉皮,是他发明的独特吃法,既能解小酥肉的腻,也能给凉皮加点荤。
随后他推荐我买了镜糕,我尝了一口不觉特别,很像上海的八宝饭。
司机是个热爱生活的人,那天还带我去了马蜂小炒,点小炒时反复叮嘱伙计要两个馍、生肉、加蛋加粉丝,不容半点偏差。
一大碗小炒上来后,他满意的点头:
“炒馍才是西安馍文化的精髓,泡馍只是配角。”
第二天去昭陵前,司机顺路买了个双份肉的秦豫肉夹馍和冰峰汽水给我:
“知道为什么叫肉夹馍而不是馍夹肉吗?”
我当然知道,但还是问了句:
“为什么?”
他:“这是古汉语,意思是肉夹于馍中。”
2
《美食、祈祷、恋爱》的女主角30多岁,她住在纽约一间漂亮公寓里,有份体面工作,某天晚上她却突然从梦中哭醒,第二天就辞了职,然后开始饭祷爱之旅。
这令很多观众疑惑不解,不少人甚至觉得她太作。
我却有点理解她。
我记得我29岁生日的半夜忽然从梦中醒来,我并没哭,却很绝望,望着天花板一言不发。
因为我梦见了李世民。
想到他28岁时已君临天下,我觉得自己活得真是太low。
当我意识到还有一年就30了,更是倍感失落与恐慌。
不要觉得只有女人怕老,男人也一样。
不过男人终归比女人更理性,我并没有立刻辞职,而是请了个长假,去长安看看我的偶像。
1500年前,李世民从大明宫搬到了昭陵,长眠在那里。
昭陵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游客比兵马俑要少很多。
从秦王府到大明宫再到昭陵,李世民走过了从将军到天子再到千古一帝的辉煌旅程,陵园两边的石马似乎都在谈论这位马上天子的传奇。
我沿着长廊向里走,太宗的一生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卷轴在我眼前次第铺开:晋阳起兵,虎牢之战,玄武门,渭水之盟...
这个男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朝着目标不懈奋斗,他是工作狂,有钢铁般的意志,遇到困难永远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抱怨。
他从不轻信别人的承诺,永远把命运攥在自己手中。
他是富二代,却不因自己的富贵出身懈怠,他做着自己喜欢而擅长的事,并取得成功。
他认真潇洒的走自己的路,把功过是非留给世人与后人去说。
我走上平台眺望,远处就是太宗的陪葬墓: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尉迟敬德、魏征、长孙无忌...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支创业团队。
我深呼吸一口,走下了平台,顿时明白了自己要什么。
1500年前,28岁的李世民提着弓箭走出玄武门,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时代。
1500年后,29岁的我迈出昭陵,辞掉别人眼中的体面工作,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儿时的梦。
3
骊山脚下的《长恨歌》每晚都有,天天爆满。
《长恨歌》是一出舞台剧,最特别之处在于依托骊山实景,将千年前发生在长安骊山的故事一五一十还原到舞台之上。
第一幕是杨玉环从深闺走进皇宫: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舞台上的杨玉环白衣飘飘,步履轻盈的宛若仙子,与风华正茂的李隆基一见如故。
音乐和表演都恰到好处,他们背后的骊山更令我身临其境,梦回大唐。
第一幕落下我才从戏中抽离出来,舒活了一下筋骨。
我这才发现右边坐了个女孩,她很高,坐着只比我矮半头,她高鼻梁,肤色雪白,可能也有高加索基因。
旁边坐着这样一个女孩,《长恨歌》自然也不能继续令我全神贯注。
看到第八幕李隆基与杨贵妃诀别时她哭了,我瞅准时机,递上一张纸巾。
我从高中就随身带纸巾,对于男生并不常见。
她:“谢谢”
我:“你是哪里人?”
她:“西安。”
我:“西安人没看过这个?”
她笑了:“很多西安人都没看过长恨歌。”
她从包包里掏出两个很精致的塑料瓶:
“给!”
她递给我一瓶。
我:“这是什么?”
她:“米酒。”
我:“西北女孩就是豪爽。”
她又笑了:“酒是我朋友家酿的,很多西安人都喝他酿的酒。”
我打开盖子喝了一口,味道比江南米酒更浓烈。
我:“来西安前以为西北和江南的饮食天差地别,现在发现都一样。”
她:“怎么讲?”
我:“以前我只晓得肉夹馍和凉皮,去了大小皮巷才知道你们也吃汤包、八宝饭,还有米酒。”
她:“八宝饭?”
我:“就是镜糕,上海叫八宝饭。”
她:“八宝饭什么样?”
我:“和镜糕差不多,不过我们是一小碗,你们是一大坨。”
她笑了。
我:“不管汤包、镜糕、米酒,西安都比上海更粗犷。”
这时《长恨歌》演到杨贵妃自缢,李隆基跟随军队颠沛流离逃亡蜀中,骊山上大大的月亮照的唐玄宗宛如一只丧家犬。
我想起司机念的那句诗,读了出来: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她:“你知道这典故?”
我:“当然,你说说典故是什么,看看咱俩讲的是不是同一回事?”
她:“不就是古代有个爸爸问儿子,长安和太阳哪个近,小孩答长安,因为只听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
我:“知道那爸爸是谁吗?”
她:“谁?”
我:“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当时北方正值永嘉之乱,晋朝皇室贵族都避祸来到南京,那孩子便是后来的晋明帝。”
她点点头。
我:“当时南京城里很慌乱,不管贵族还是百姓都守在江边望眼欲穿等候亲人南渡,有人等到了,有人没有,这便是,只听有人从长安来,没听有人从太阳来。”
她:“那「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呢?”
我:“司马睿听了儿子那段话觉得够水灵,第二天和同事们吃午饭时又问了一遍,希望能炫炫儿子聪明。
不料小朋友这次却讲太阳比长安近,然后当着满座宾客说了原因,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很多客人刚从长安逃难而来,听后都流泪了。”
她看着台上颠沛流离的李隆基和天上的月亮:
“原来是想家了…”
我:“只可惜,长安已不复存在了。”
她:“谁告诉你长安不在了?”
我:“不是吗?罗马还是罗马,长安却已变成西安了。”
她笑了:“长安一直在。”
我:“一直在?”
她:“长安二字起源于秦朝,一开始叫长安乡,后来刘邦把这里改为长安县,并建起都城,于是大家开始习惯称首都地区为长安,但首都辖区并不只一座城池,还有别的区县,整个首都辖区汉唐时期官方名为京兆...”
我:“我明白了,就像伦敦,官方定义的伦敦其实很小,只有市中心一点,但后来发展出的城市圈都被统称为「大伦敦」”
她点点头:“大长安地区的官方名从汉唐的京兆变为明清的西安,但长安县一直未变,大家不再用长安代指整个地区,因为长安县里的城池不再是首都,但长安两字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今天?”
她:“长安县直到2002年才变更为长安区,所以今天西安的长安区与长安乡、长安县一脉相承,那里的人对外依然会说自己是长安人。”
我自认了解历史,长安的消亡与北京城墙的倒塌一直都是我心中的隐痛,今天我却知道,长安原来一直在。
想到此,我甜蜜而自豪的笑了:
“你为何知道这么多?”
她笑了笑:
“因为我是长安人。”
往期回顾:
扫码加我微信!
更多走心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