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不仅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很长时间里,在文化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孔孟之道,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国人民共同信奉的。

但是近代以来,中日渐行渐远,两个国家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门,痛定思痛,日本的精英提出了“脱亚入欧”,而中国的士大夫则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两套学说的影响其实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日本,有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就是福泽谕吉,他对日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的头像都被印在日本一万日元的钞票上。
而这位福泽谕吉曾经有个著名的观点:中国孔孟之道是可耻的!

福泽谕吉生活在明治时代,其实他和那个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一样,都是受中国孔孟之道的熏陶长大的。
“福泽谕吉”的名字,就是因为父亲在他出生那天的早上有幸买到了大清朝的上谕条例六十余册,晚上他就降生了,父亲非常开心,于是给自己新生的儿子取名“谕吉”,可见当时中国对日本的影响。
然而,美帝的大黑船改变了这一切。
1853年7月8日,美帝的佩里准将率领4艘军舰驶入日本江户湾,要求日本开放国门,缔结通商条约。
佩里的军舰是当时最先进的蒸汽动力战舰,外表被刷了黑漆,所以日本人就把这个叫做“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之后的日本,并没有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是迅速掀起了一阵学习西方的热潮,并在短时间内就成了亚洲,乃至世界强国。
推动日本西化的急先锋就是“福泽谕吉”。
黑船来的第二年,21岁的福泽谕吉去了当时日本最早开放的港口长崎,这里有点像中国“五口通商”里面指定和洋人交往的那几个地方。
他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西学”,并被深深的吸引了,后来他还作为随从人员,和德川幕府派往美帝的使节一起去了华盛顿,从那以后,福泽谕吉一辈子都致力于在日本推进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等。
去美国时候的福泽谕吉
他在《时事新报》发表了著名的文章《脱亚论》,提出了日本“脱亚入欧”的理论,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提出日本应该放弃中华思想和儒家理论,而吸收和学习西洋文明。
福泽谕吉认为,东方文明必定失败,他甚至建议日本干脆和东亚这些国家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
他非常看不上当时的东亚其他几个国家,甚至把中日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
福泽谕吉对中国的“孔孟之道”也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他说:“我真为圣人感到可耻”,福泽谕吉认为,孔孟把抽象的道德作为标准,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还自诩为智者,这是非常不要脸的。靠道德治理国家,不仅仅难以在政治上推行,同时也很容易带来更多的问题。
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是无法被衡量的,而且一个人的自我道德水平终究只是私德,既不可以学习,也不可以控制,以这种方式去治理无疑是扯犊子的。
其实福泽谕吉说的道理也很简单,孔孟之道提出来的那些东西虽然美好,但在现实中毫无可操作性,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按照那些标准来做人、做事,最终就是造就一批伪君子。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有毒的。
他认为,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与其追求私德上的进步,不如追求民众的集体智慧上升来得更有效率,而且读书写字这样的教育程度完完全全是可以量化的,比单纯追求道德这种空洞的东西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福泽谕吉的这些思想被写进了他所著的《文明论概略》之中。
福泽谕吉虽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但同时也非常痛恨日本自己的幕府制度。
他认为,日本幕府的对内压制政策和陈腐的门阀制度是造成日本愚昧落后的重要的原因。福泽谕吉认为只有独立的精神和以“数、理”为基础的知识才能教育出一代新的日本人。
他给学生上课的教材主要都是他从美帝带回来的,他也是在日本最早推行英文教育的人。
1866年,去了一趟欧洲的福泽谕吉又出版了《西洋事情初编》,这部书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下就发行了25万册,有追求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几乎人手一册。
这部书让普通日本人了解到了当时先进文明国家的情况,甚至深刻地影响日本维新政府的政策。
不过,福泽谕吉的道路也不是一马平川的,当时也有很多日本人认为福泽谕吉是“日奸”,主张向西方开放就是卖国。日本保守势力甚至对福泽谕吉和主张西化的人发起了暗杀行动。
明治元年,日本发生内战,但
福泽谕吉一直坚持在江户办西学,现在享誉国际的庆应义塾大学,就是在他当年创立的私塾基础上创办起来的。
其实,福泽谕吉对于西洋文明并不是全盘照搬,虽然他表面上是个自由主义者,但他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并不是墨守民族的成规,而是积极向外寻求出路。
因此,后人也有说他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开山祖师,不过,日本学者平山洋在《福泽谕吉的真实》里说,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福泽谕吉传》、《福泽谕吉全集》的作者石河干明,比如把清朝的士兵称为“猪猡”这种带有歧视的说法,就是石河将自己的观点伪造成福泽的说法写进去的。
在福泽自己写的《脱亚论》里,他认为日本、中国之间如同近邻。而日本已经将旧的茅草房改建成石房,但中国仍然是茅草房。所以应该想方法令中国也改建为石房。
(全文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