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
如果说王莽死于篡汉的前夜,那么他绝对会以一个光辉伟岸的形象被历史铭记。可惜他不仅一手将汉室的江山据为己有,皇帝也做得是一塌糊涂,最终是身死国灭,躺在了历史的臭水沟里。
是的,历史喜欢盖棺定论,就是一个人前期你再如何贤德,后期走了弯路,照样会被贴上不堪的标签。但是如果一个人前期行为荒唐,后期却浪子回头金不换,人们记住的一定是他君子的一面。翻开《二十四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近代风云人物袁世凯又何尝不是这样。
如果袁世凯在当上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之后即退出历史,那么他可能会以一个异常光辉的形象存在于史书之中。
翻开他的“成绩单”,那些时人敢想而不敢为的事情在他的手里都成为了现实:
他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满清王朝到民国政府之间顺利过渡;
他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现代化陆军;
他是警察制度的缔造者;
他一手结束了在中华大地上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
他创建了山东大学,并兴办了多所新式学堂;
......
袁世凯的所作所为令中外瞩目。辛亥革命之后,甚至如黄兴等的革命党人也认为袁世凯才是总统的最佳人选。
▲黄兴  【剧照】
就连那位与袁世凯闹了好长时间别扭的实业家张謇也对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邀请视而不见,而独对袁世凯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只有袁世凯才能收拾民国的一地鸡毛。
袁世凯也不负众望。在基本维持了国家统一的同时,经过精心治理,使民国政府从昔日的借债度日实现了盈余。
在对待知识分子上就连大作家鲁迅都对其点赞:民国中只有袁世凯能够懂得怎么对待知识分子
他俨然已经成为时人眼中的魏武(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但他后来偏偏抛弃了民国,建立了洪宪王朝。一顶皇冠将他之前的所有丰功伟业全部化为乌有。虽然他在当了83天的皇帝之后主动退位,但人们只记得他当了皇帝的龌龊之举。
那么抛开窃国大盗、开历史倒车不讲,真实的袁世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袁世凯  【剧照】
先说生活。
因为是军人出身,袁世凯的生活是相当自律。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并且从来不跷二郎腿,完全一副不怒自威的形象。阎锡山回忆,他见过袁世凯两次,但始终没有看清其面貌,原因是不敢直视。
他不太喝酒,只抽雪茄,对鸦片更是深恶痛绝,一次在巡营过程中发现有士兵在偷吸鸦片,袁世凯拔出佩刀当场将之手刃。
袁世凯平常是六点起床,六点半吃早餐,早餐经常性是一碗鸡丝汤面。七点办公,十一点半吃午饭,他喜欢吃清蒸鸭子,所以这道菜必不可少,并且摆放永远都是在同一个位置。
能常年吃同一个菜,并且位置不变,可见此人不仅对吃不太讲究,且具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就拿写日记这事来说吧,你能长年累月坚持天天写,说明你也是一个毅力超群者,所以说曾国藩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也是有道理的。
再说待人。
袁世凯对其生母刘太夫人和嗣母牛太夫人是晨昏定省,极其孝顺,甚至对他那位终生不嫁的姐姐,袁世凯也是经常请安,连坐也不敢坐下。(袁世凯是被过继给了其叔袁保庆)
对待子女亦是严父形象。不仅要求严格,还请了家庭教师来给子女们教授知识,连那些年轻的姨太太们也要学习。冯国璋后来的夫人就曾经是袁世凯的家庭教师。
▲冯国璋  【剧照】
实业家张謇曾经在吴长庆的庆军中做过一段时间袁世凯的老师,但后来因为袁世凯在朝鲜的水涨船高,经常抢了防务总办吴兆有的风头。因此,张謇写信对袁世凯是大加指责,用词极其严厉。
因为此事,两人多年断交。但袁世凯并没有忘记他这位老师,在当上大总统之后力邀张謇做了他的农商总长。
李鸿章对袁世凯的仕途也是帮助甚多。甲午战败后,李鸿章郁闷非常,因此内心也比较敏感。在袁世凯上门拜访时,李鸿章对其是大加斥责。弄得袁世凯是下不了台,相当尴尬。
李鸿章骂袁世凯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袁世凯在甲午之战后,改投了他人,这引起了李鸿章的极大不满。但袁世凯毕竟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东投西靠,为的就是能够晋升,实现自己的报复,可这毕竟是官场的大忌。
但袁世凯并没有因此恨李鸿章,相反,该拜访还是拜访,老领导还是该尊重的嘛。所以,李鸿章在病逝之前力荐袁世凯坐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大位。
我们再穿越一下走进袁世凯的军营。
我们眼前的袁世凯是这个样子的:他像普通士兵一样着军服、扎皮带、穿马靴、挂佩刀。
当北洋军发放军饷时,你会看见袁大人亲自监督,保证军饷能够足额发到每一位士兵手中。
如果袁世凯偶尔叫出了一个低级军官的名字你也不要诧异,因为袁世凯巡营是常态化的。
小站练兵的时候袁世凯兴办了随营武备学堂,为了鼓励优秀学员,他每个月都将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一(200两银子)拿出来鼓励优秀学员。
袁世凯作为一个业绩非凡的政治强人有这些为人称道的优点其实也属正常,不然也不会做出如此成绩。
▲李鸿章  【剧照】
他的缺点也为人所不耻。他妻妾成群,最喜小脚女人。他用子女的婚姻经营自己的政治圈。他不忠,用朝廷经费打造了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袁家军”,他缔造的“北洋集团”把持民国政坛几十年。军阀混战是常态,苦的还是老百姓。
他频繁变换山头,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奕劻,最后自己成了最大的山头。
根据现有史料证明,戊戌政变也许不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但袁世凯将变法派“围园杀后”的计划向慈禧太后和盘托出,加剧了政变的剧烈性,并最终导致了六君子喋血街头。当然,袁世凯也是觉得变法派不成熟,不能成事,自己的能力还尚不能与朝廷抗衡,惊慌之下才出卖了维新派。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对李鸿章的这句评语也许也可以用在袁世凯的身上。
看完记得点个“在看”。谢谢!
/

往期精彩: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