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在风

  1  
今天,上海区教育局翻车了!
话题刚出来就被屏蔽了,但是我还是想跟大家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下午,上海市中心长宁区被爆出:
上海多所中小学调查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 !
不信,大家可以先来看看,这些学校给中小学生出的“自杀”相关的题目,怕是脑子有shit!
问你最消沉、最忧郁的时候要活下去的理由胜过你要死去的理由吗?
问你最近一周主动尝试自杀的愿望程度如何?
问你最近一周希望外力结束自己的生命,即有“被动自杀愿望”的程度如何?
问你最近一周,是不是着手写自杀遗言?
问你最消沉、最忧郁的时候,是否已着手写自杀遗言了?
问你最近一周,是否因为预计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抓紧处理一些事情?如买保险或准备遗嘱?
又问你最消沉、最忧郁的时候,是否因为预计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抓紧处理一些事情?如买保险或准备遗嘱?
……

无法想象,这样的傻X调查问卷,竟然出在上海市中心的学校里!
一共120余道题目,结果有近40道与“自杀”相关!
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影响太严重了。
我记得心理学上有个“自证预言现象”,说的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常见的现象,意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
通俗地说,就是环境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孩子。
让中小学生去回答几十道“自杀”问卷?这群出卷人是想让他们干嘛??脑子是被驴踢了吗???
别说是未成年人,就是成年人也禁不住你这么反复地问“自杀”啊!
  2  
丑闻爆出后,官方没有马上“否认”。
今天下午4时,总台央广网记者拨通长宁区教育局电话,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
“我们现在正在向学校方面了解情况,目前还在处理过程中,之后会有一个完整的处理意见。”
这个回应,几乎就是坐实了该事件为真了吧!
于是,上海家长群炸了!
一位家长说:
“我们江五家长群昨晚炸开锅了。我们的孩子上周集体在家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做了个“调查问卷”!!!这些诱导性极强,很黑暗的问题,以及关于自杀步骤的具体描述就这样轻率地向未成年人敞开,未经家长同意,细思极恐!!!听说长宁区很多学校都暗戳戳给孩子做了这个“调查问卷”!!!请邻居们问问自家孩子是不是也被这份调查问卷了。听说包玉刚中学也做了!太气愤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投诉:
但也有部分家长还懵然不知:
直到爆出来后,一问孩子,才发现自家孩子也做了这个问卷:
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本来孩子没多想这方面的事,结果你特么特意出了一套问卷问这事,反而给孩子指了一条路。
甚至有家长特地写了这么一封反馈信,条理清晰地向上海长宁区教育局领导,发出了灵魂拷问!
  3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套问卷,外界众说纷纭。
但是三天前,国家教育部出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我觉得,跟这个有关。
其实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这个初衷是好的,国家政策也是好的。
只是不好的是,下面执行起来太过简单粗暴,甚至引起反效果,并且这个漏子还是发生在上海。
这次影响真的很不好。
一是即便是抑郁症测试,这份问卷也是严重有问题的!比如我自己就曾经做过一份抑郁症测试题目,里面一百多道题目,没有一道像上海学校出的这份这么赤裸裸谈及“自杀意愿”,都是通过一些细节问你压力大不大,是否经常哭,容易失落,做事没动力之类的。
二是欧美社会也有抑郁症筛查,但是参与筛查通常为自愿行为,这些学校有问过这些学生愿意吗?有问过学生的监护人愿意吗?就直接给他们测试?
三是抑郁症与抑郁情绪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低落的负面情绪,真正的抑郁症却并不是靠做简单的量表就可以被确诊的,这需要大量专业人士的评估,才可能做到对如此庞大的群体进行筛查,避免误诊。
四是国情不同,不要用外国的测试做法直接拿到本土来用,我们的文化到底适不适合这么做,还有待商榷。
最后,还是那句,关注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简单粗暴执行就很可怕了甚至会弄巧成拙。
这种事情出在上海,真的挺让人意外的,等一个官方的正面回应和解释!

公号主笔:在风,一个95后大叔,写文时有三个偏好:偏好写快稿,偏好写民生时事,偏好为普通人发声。很累的时候,关注我,你会得到一些释放!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商务合作联系后台。
关注我的公众号,看看最近我们身边都发生了什么
这是我的备用号,防止走丢
这是我的个人微信
依旧是为了防止走丢
上篇原创推荐:
最近微信改了规则,可能以后你看不到我的文章啦
希望你把我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的最新推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