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时刻关注疫情的在风

  1  
大家留心,最新一轮疫情已经来了。
人在杭州,从昨晚到现在,我看着身边朋友同事一个个的健康码从绿变黄……

和我离得最近的一个朋友,我是亲眼看着她健康码变黄的。
这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先是接到一条短信(上面)提示她现在健康码状态变黄了,要她马上联系社区。
紧着她打电话过去社区,那边的人告诉她,要她现在马上回家。

不能坐地铁,不能打滴滴,只能坐私家车或者骑车或者走路回去。

并且有一点对方特别提醒,就是黄码不能直接去医院,要先回家等通知。
就这样,她骑车回去了,据说最快也要下周三才能上班……又心酸又有一丝搞笑。
而像我朋友这种情况的,今天估计在杭州很多人都是这样(据说上万人)。
大家都是突然健康码变黄,然后被劝退回家,这个速度如此之快令人手足无措,甚至都有点慌张。

变黄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路过感染者封锁区域附近的地铁站(一号线和五号线)。

毕竟昨夜浙大的紫金港校区紧急封锁,就是因为1名教职工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在校师生全部要集中到操场做核酸检测。
这一刻,杭州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2  
这波疫情,其实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复杂,因为它牵涉到的城市不只是杭州,而是整个江浙沪。
最开始出现感染者其实是在上海,随后才到浙江杭州江苏徐州接连出事……
昨天,上海新增了3例本土确诊,这三个人是好朋友关系。
但在确诊感染之前,这三个人曾在11月19-21日一起去了江苏苏州游玩,而苏州正是这次疫情感染者们的交叉聚集点。
因为通过目前的官方通报发现,上海确诊的三名感染者,还有杭州确诊的两名感染者,还有徐州确诊的一名感染者,这六个人都曾经在苏州的某个餐厅的同一时间点(11月20日)就餐过。
只是这六个人都是离开苏州后才被确诊了,反而苏州目前没有确诊感染者,但是苏州多个文旅场所目前已经不开放了。
但是更糟糕的情况,就是这六个人不全是江浙沪常住的。
比如在上海确诊的一个女生,她其实是生活在福建厦门的,是厦门大学的教职工,而她最近两周的行程除了厦门和上海之外,还有北京

所以目前除了江浙沪方面,福建厦门大学也开始了紧急排查,目前已排查确认93名校内接触人员(结果均为阴性),这些人目前需要隔离一段时间。
而北京方面,也已经排查出了1个居住点位和4个就餐点位,已确认28名在京接触人员(结果均为阴性),虽然目前未发现上海市病例与北京市既往病例轨迹有交集,但有时间重合的人最好加强自身健康监测,身体不适者及时就诊。
不得不说,一旦疫情跨了省市,问题就变得很复杂了,前期的防疫工作和效果几乎要被打回原形,重新开始。
  3  
关于这次疫情爆发后的建议,我认为“少出远门”是最好的做法。
因为这次疫情爆发,其实最大的一个共通点,就是因为“游玩”。
上海三名确诊病例去苏州游玩(两名常住上海,一名常住厦门);
浙江杭州两名确诊病例也是去苏州游玩(一名为杭州浙大工作人员,一名常住上海);

江苏徐州一名确诊病例,是在苏州和以上感染者在同一餐馆吃过饭……
虽然理解大家因为疫情已经减少远行,内心总是会憋不住走出来,但是新冠这个玩意儿,真的没有侥幸。
在它没有得到彻底控制之前,最好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宁愿紧张,也不要大意。
尤其是新冠病毒一直在发生变异,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比德尔塔更糟糕的变异毒株!

所以说,打了疫苗并不代表你不会感染,只是降低感染的风险,和降低感染后重症的风险。
今年快过完了,希望大家都能回家过年,如果不能回去,那就用最积极的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保住健康,有份工作,多存点钱,其他的都别强求了。

公号主笔:在风,一个95后大叔,写文时有三个偏好:偏好写快稿,偏好写民生时事,偏好为普通人发声。很累的时候,关注我,你会得到一些释放!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商务合作联系后台。
关注我的公众号,看看最近我们身边都发生了什么
这是我的备用号,防止走丢
这是我的个人微信
依旧是为了防止走丢
上篇原创推荐:
最近微信改了规则,可能以后你看不到我的文章啦
希望你把我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的最新推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