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时刻关注疫情的在风
  1  
今天是一个紧急坏消息,大家早点知道早有准备。
本来以为今年全球各地,都在被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肆虐,就够了。
结果到现在,情况不仅没有变好,反而还雪上加霜。
这几天突然冒出了一个比“德尔塔”破坏力更强的新变种病毒:Omicron。
新变种Omicron有多可怕?
它仅仅用了2天时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了“最高等级病毒”!并且很可能令大部分疫苗效力降低!
现在国内国外都慌得很,官方全部都在报道这个新变种,就是希望大家提高防疫意识,因为它真的很吓人……
而关于新变种Omicron,我随便打开热搜,就是一连串惊悚的信息量……
“传染性或增强500%!”
“更危险!”
“传染性或强于德尔塔!”
“或由艾滋病患者体内进化而来……”

“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是否更具抗药性仍需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讨论新变种病毒!”
……
更恐怖的是,中国香港已经出现了新变种Omicron感染者。
病毒很狡猾。一开始这名Omicron感染者,从南非抵达香港机场时检测还是阴性,接到了隔离酒店就变成了阳性。
这让他隔离酒店里对面房间的男子(从加拿大回香港)也被检测出了新变种Omicron……
可以说,两人没有任何交集,仅仅是房间挨得近就被感染了,可见这个新变种病毒传染力有多强。
它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已经让一个国家手足无措,同时疯狂扩散到了其他国家……
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我们。
  2  
说实话,我并不想制造焦虑,可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多点警惕总比啥也不知道要好。

毕竟这个新变种Omicron病毒,目前正以疯狂的速度向人类袭来。
不信?我和大家梳理一下这个超级传播速度:
11月11日,Omicron病毒是在博茨瓦纳首次被发现;
11月25日,Omicron病毒已经将南非“裹挟”住了,新增确诊人数一下子翻了6倍,并且第二天在翻6倍的前提下继续翻倍

而就在当天,除了博茨瓦纳和南非遭受肆虐之外,还有中国香港和以色列都出现了Omicron病毒。
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其列为了“最高等级病毒”,全球为之恐慌!
这个病毒的特点就是:①传播速度极快!②比过往的变异毒株破坏力都要强!③疫苗都可能挡不住它!④对全球金融市场直接产生了严重影响!
并且,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病毒很可能是由艾滋病患者体内进化而来的……
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个病毒最先是在博茨瓦纳发现,然后在南非蔓延开来——而这两个国家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艾滋病泛滥。
而艾滋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一旦感染了后期会丧失免疫力;
再反观Omicron病毒,它有50多种突变,棘蛋白突变高达32种,是目前“突变最多、进化最强的新冠变异病毒”,所以它更容易突破疫苗防护,且能躲避人体免疫系统……
这也是为什么央视会报道称,新变异毒株可能会绕开人体的免疫系统。
真的细思极恐,后背发凉。
更要命的是,这个病毒全球泛滥开来,怕是迟早的事儿。
因为Omicron病毒的大本营南非,根本控制不住它。
一是因为贫穷和落后的观念,导致了那边是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地方;

二是因为目前确实拦不住了,德国英国荷兰多个国家,现在都出现了这个病毒的感染者。
尤其是荷兰,竟然在飞机上,检测出了61名Omicron病毒感染者,而这些人在上飞机前都是阴性的……
难怪官方会说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过的最糟糕的变种病毒”……
又难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负责人会说,不能再等了,今天(26日)需要就限制新变种做出决定,下周可能太迟了……
呃,现在,其实已经有点迟了……
  3  
写到这里,我不禁担心起来。
面对这次的“世界最高等级病毒”,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到底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第一,部分行业的前景可能会持续低谷。
比如旅游业,比如进口贸易行业,甚至是零售业和消费行业都有可能面临进一步萎缩……从事这些行业的朋友要有长期的最坏的心理准备。

第二,日常生活中的物价有可能会受影响。
这是以上行业受影响之下导致的间接后果,并且加上目前新冠病毒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蝴蝶效应……其实最近菜价已经上涨了。
第三,大家的自由度可能更低了。
很多人以为现在国内不严重就可以到处去玩,这种思想可能要调整了,因为目前疫情将会持续蔓延,新变异病毒可能会让新冠疫苗的效力大打折扣,所以即便打了疫苗,也最好少出远门,少去人流密集场所。
就连钟南山院士也表示,目前对该病毒没有太多了解,而这种病毒携带大量突变,将对防疫工作带来更多挑战。
不过,张文宏医生则比较乐观,认为之前既然能应对德尔塔,如今也可以应对Omicron:
“我认为对中国目前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目前的快速响应与动态清零策略是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新冠变种的。
新冠病毒再变,还是新冠病毒。中国目前处于动态清零策略所赢得的战略机遇期内,正在加速构建下阶段应对常态化抗疫所需要的科学支撑,包括形成足以支撑世界开放的有效疫苗与药物储备,以及公共卫生及医疗资源储备。
基于科学与团结,我们可以应对德尔塔,也能应对Omicron。”
希望如此吧。
虽然今年冬天比去年,似乎还要更艰难。
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更配合一点,更警惕一点,更积极去应对的话,相信还是可以平安度过这次难关的。

公号主笔:在风,一个95后大叔,写文时有三个偏好:偏好写快稿,偏好写民生时事,偏好为普通人发声。很累的时候,关注我,你会得到一些释放!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商务合作联系后台。
关注我的公众号,看看最近我们身边都发生了什么
这是我的备用号,防止走丢
这是我的个人微信
依旧是为了防止走丢
上篇原创推荐:
最近微信改了规则,可能以后你看不到我的文章啦
希望你把我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的最新推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