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在风
  1  
今天,深圳官媒翻车,上了热搜!
这个官媒就是“深圳卫健委”公众号。
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官方权威大号,竟然是因为被举报“低俗博取流量”
而上热搜,确实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底下评论区有不少人,都是支持官媒的。
他们认为,举报者“小题大做”,“自己太封建保守了”,“如果不喜欢可以自行取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媒体和知名博主,也在“力挺”深圳卫健委,认为这是一种创新,呼吁大家要多点宽容。
不过在我眼里,深圳卫健委公众号这次被举报,真的不冤。
甚至是活该。
  2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这次深圳卫健委公众号被举报,很多人都以为是一篇文章的缘故。
哪篇文章呢?就是上周三发布的这篇《“无套后入”有毒!深圳新增1678人染艾滋,6成经男男传播》
这篇文章我看了,主要是普及艾滋病的,而艾滋病更多源自于男男无套性行为,所以倡导同性之间要注意,并且要懂得保护自己。

其实文章里三分之二的内容,我觉得都是比较有用的。但是最开头的三分之一,就真的跟“小黄文”一样了……
什么“小七戴一副无框眼镜,鼻子尖尖,手指修长,老五又多看了2秒,心中的gay达开始“哔哔”响个不停,他断定:天上掉下个“0妹妹”了!”
又或者是“电光火石之间,他本能地从后面把他推倒,没想懂小七一个鲤鱼打挺,翻了过来,贴到他身后:‘我平时习惯做1’。”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趣,但作为一个具有权威的官媒,这种内容就是给人感觉不妥。
就好比,如果你孩子的教科书里是这些内容,而不是正正经经科普艾滋病,你也会感到不适一样。

此外,这篇文章的封面也是足够诱惑人:特寻Peng友一枚。
请问,这不叫“标题党”,叫啥?
第二,这次所谓的举报,其实很多人都存在一个理解误区。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深圳卫健委公众号被举报的时间不是近日,而是在一个多月以前(10月26日早上10:22),只是官方自己在12月5日回复了而已。
所以很多人都抨击错了,根本就不是艾滋病这篇文章惹的祸。
并且官方会主动回复举报者,说明举报内容是有根有据,并非空穴来风的。
只是,到底是哪篇文章如此低俗,那就不知道了。
第三,这并不是深圳卫健委公号,第一次玩得这么嗨了。
比如吴亦凡那次丑闻,官媒带头玩梗:
说实话,非官方自媒体这些说完全ok,但是你一个官方媒体这样玩梗,就欠缺了分寸感。
还有很多文章里,都离不开“开黄腔”:
语言要多奔放就有多奔放:

开黄腔无处不在,甚至B站一打开搜索“深圳卫健委”,全是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和画面:
第四,很早之前就有人,指出深圳卫健委公号缺乏底线。
并且当时刚好又是写艾滋病的。有作者称:
深圳卫健委这篇和一般的科普和宣教材料不同的是,这篇文章的题目起的非常符合社群营销的要求,简单说就是夺人眼球,而且内容里渲染的艾滋病人故意传播、报复社会写的就更加耸人听闻。
而深圳卫健委这篇文章属于转载,转载的是一个“医学中文网”公号,但深扒背后,实则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让客户通过会展做生意更便捷”会展服务公司。
此外,文章中出现多处不严谨的问题,当时被多名网友提出质疑,评论区简直是社死现场: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叫“接地气”,认为“官媒难道不可以俗一点吗”?
我觉得可以俗,但是俗不代表低俗,俗应该指的是通俗。
很明显,深圳卫健委公众号这波,是不仅仅通俗,还带头玩起了“诱导性虚假标题”,故意戳大众的G点,去博取更多流量,连公信力都不要了,那还要啥?
毕竟作为官媒,代表的可是国家的形象,宁愿严肃一点,也不要太过赤裸,宁愿一言一行都规矩点,也不要太过娱乐化,不然很容易会带头丧失理性,引起社会情绪泛滥。
说白了,官媒不应该追求所谓的流量和10w+爆款,因为官媒本身就自带流量和天然的信任度。
一旦把控不好,会非常危险。
而不少人反感,也是非常正常的。
  3  
回顾这几年,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的画风真的越来越偏,也越来越崇拜流量了。
他们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10w+:
在一篇报道中,他们是这样形容现在的“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的:
深圳市健委,近年来以内容活泼、传播生动,方式多样,在深圳政府网站中,深圳市一跃成为第一名,遥遥领先,被誉为全国政务宣传的“一股清流”,时而温暖,时而调皮,时而正经,每年都有爆款,每篇推文平均阅读量“10万+”。
说实话,当一个官媒自己带头玩起了流量密码,那么就很危险了。
据说2016年7月,深圳市卫健委宣教处负责人王岭市属医院招来了第一个85后写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开始组建自己的内容生产团队。

他们觉得这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表示“网感强”、“脑洞大”、“文笔好”是团队成员必备的“硬核”素质,他们当中大部分有传媒背景,要么做过记者,要么在媒体实习过。
但是我想问的是,一个官媒追求的就是“网感强”、“脑洞大”、“文笔好”吗?
这些年,这个号因为“低俗博取流量”已经被议论过多次……很多人,不只是媒体从业人,都觉得它越来越沉迷于煽动情绪与流量密码。一边跟风使用网络热词,一边批判网络热词低俗。
说到底,一个优秀的官媒是什么样的呢?
这不由让我想起,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说过的一番话:
第一个就是不迎合原则,就是人对信息的需求。其实每个人的欲望有很多层次,我不是提供你欲望当中最低的层次所需要的东西,而是提供你应该知道的东西,这就是不迎合。
还有一个是防火墙原则,媒体不能被收买,必须有一个对新闻内部的防火墙,就是编辑部和经营部必须是完全隔离的,它这个是不可逾越的,就是经营不能变成任何干预。
因此,我觉得国内现在其实比较关键的,是必须得有一个专业主义的成长。由新闻记者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用专业、客观、公正的手法报道事实,让公众去判断,然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最后,关于深圳卫健委被举报这事儿,有个网友说得很好:
大家有没有想过,你是因为这个公众号的主体身份才接受这样的内容,还是因为这样的内容确实优质而接受这样的内容?
作为自媒体人,深知如今各个平台上的运营规则,这类内容是属于严查内容。
但是在这个号上,大家就觉得它内容活泼有趣。有人举报就属于多管闲事了。甚至还有很多媒体称要包容看待。
那我只想回一句,娱乐至死的又何止是普通人呢。

公号主笔:在风,一个95后大叔,写文时有三个偏好:偏好写快稿,偏好写民生时事,偏好为普通人发声。很累的时候,关注我,你会得到一些释放!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商务合作联系后台。
关注我的公众号,看看最近我们身边都发生了什么
这是我的备用号,防止走丢
这是我的个人微信
依旧是为了防止走丢
上篇原创推荐:
最近微信改了规则,可能以后你看不到我的文章啦
希望你把我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的最新推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