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二禾
来源:凯叔育儿(ID:yuerjinhualun)
这几天,全网都在问,《小敏家》李萍还缺女儿吗?
原来,女儿佳佳不爱去上课,秦海璐饰演的妈妈李萍,反手就给女儿买了一个全球限量版玩具熊。
她指着熊,一脸得意:“你要去上课,这个就是你的!”
看到玩具,之前还噘着嘴的女儿眼睛刷一下亮了,立马点头,乖乖去上课了。
无数网友在弹幕中热烈响应,纷纷求同款妈。
黄磊饰演的前夫吐槽了一句:“这不是靠物质奖励引诱孩子么?”
被质疑,李萍也很委屈:“为了孩子学习,我容易吗我?”
太真实了!
太多父母也有同样感触,赞同的一方会觉得拿捏住了孩子,而反对方会认为物质奖励毁掉了孩子的动力。
太纠结了。
究竟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什么情况下可以奖励?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奖励,然而,物质奖励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
有时候,这条看似让无数父母心动的捷径,其实是最绕远的路。
真正优秀的孩子,绝对不是靠物质奖励出来的。
你越奖励,孩子就越不爱学习
“爸,你还记得之前说我考过60分,就奖励我20块钱吗?”
“记得呀,是20。”
“我给你省了。”
前几天,一个新闻让人哭笑不得。山东菏泽一个小女孩,放学时笑着通知爸爸,“考试没及格,给你省钱了,不用给我20块钱了。”
虽然评论区网友笑倒一片,纷纷慨叹现在孩子的反向操作,实在太牛了。
这种奖励式教育眼熟不?
杭州一个爸爸,给儿子列了个特别详细的奖励机制:
不尿床,奖励1元;
不剩饭,一次1元;
在学校帮助他人,1元;
这还不算,还有更为细致的扣钱标准:
学习态度不端正,扣10元;
各科单元考试90分以下,一门扣10元……
爸爸还专门准备一个小表格,密密麻麻地记录下扣款打款记录。
可是,有用吗?
爸爸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最后还是告饶:招数用遍了,可孩子还是没啥改变。
物质奖励,为啥一开始有用,到后来就都不香了?
在一个TED演讲中找到了原因,原来原因恰恰出在奖励本身。
一个科学实验,两组学生一起去做难度很高的数学题,奖金高的那组答题速度,竟然比另一组慢了32%。
奖金越高,动力反而越不足?
没错。
心理学家强调,当我们所做的事情,包含了经济压力时,参与者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奖励方式上,最终分散了注意力,表现差劲,这就是著名的「干扰效应」
武志红说,奖励=控制=惩罚。
奖励和惩罚,某种程度上没有根本区别,都是带有侵略性的外部动机,而最终结果都变成了控制和干扰。
所以,你越奖励,孩子反而越没动力。
原本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本身的孩子,学习半路遇到了物质奖励,注意力直接被干扰了。
成绩和物质交换的行为一旦建立,孩子被带“跑偏”了,逐渐就建立了一套自己理解的公式:
得到奖励=成功,没得到奖励=失败。
物质奖励非但没起到促进作用,反而成了减分项。学习不再是自己的责任,反而成了替父母尽义务。
可回头看,让事情变了味道的人,哪里是孩子呢?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奖励?
前一阵,内蒙古一个爸爸,听说女儿因为在学校表现优异,兴高采烈地带女儿到超市,给30秒时间,让她随意选购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15秒后,女儿就回来了,只拿着一包薯片。
一旁的老爸急得直跺脚,快呀,还有15秒呢。
女儿特别淡定:“我不需要,买一包妈妈爱吃的薯片就可以了。”
爸爸还以为女儿没听懂游戏规则,可女儿还是摇摇头,笑着说自己已经不需要了,妈妈很辛苦,送给妈妈就好。
感动之余,也要反思下,我们拼命给予的,到底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在很多父母心中,奖励=鼓励,没有奖励=没有动力。可在孩子那里,这个公式从来都不成立。
前些天,奇迹女孩江梦南上了热搜,很难想象,这个从失聪女孩,是怎样从无助绝望,到一路跳级,获奖,最终到清华就读博士。
她的学习之路,比多数人坎坷太多,很多人好奇她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靠父母的物质奖励,靠奖惩刺激?
都不是。
用江梦南自己的话说,梦想,就是她最大的动力。
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空间里:听不到声音只能学唇语,可100个人,就有100种唇语,难度大到难以想象;老师讲课背对黑板时,她看不到嘴型,只能靠猜,然后课后再自己花时间整理。
可想而知,她实现梦想这一路有多困难,可就算一次次地在被子里无助地哭,她依然没有放弃过。
因为自己听不见,所以想成为医生,想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江梦南的前行路上很简单,只有梦想在一直在召唤着她前行。
格局打开的孩子,终究会认识到,物质奖励的作用始终有限,学习的乐趣、梦想动力的差别有多大?差的是整个人生。
学习动力,既不能靠外在刺激,也不能靠父母给予。
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动力后面根本没有什么神秘力量,无非就是“动机”和“奋斗目标”而已。
学习本身的乐趣、实现目标的动力,早就远胜于奖励万倍。
单纯和热爱,原来也是一种力量,越简单,越强大。
这些比物质更有效
我们想要对表达认可,给予肯定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可以试试以下这3个小窍门:
1、给孩子惊喜可以,但要花心思
朋友是游戏开发工程师,深谙游戏吸引力法则。
他常说对我们说,游戏之所以让人沉迷,其实就是奖励来的特别“惊喜”以及“不规律”。
所以,奖励一旦规律,孩子的兴趣也就移开了。
在鼓励孩子这件事上,朋友就特别有心机。
儿子学书法,无论是被老师表扬,还是获奖,他从来都不会奖励。
反而出差回来,会“不经意”地送儿子一个喜欢好久的拼图,还要说明下鼓励他写书法认真。
给孩子惊喜可以,但不要让孩子摸到规律。
心理学家黄杏贞说,变换奖励原则,就是用不规律的结果来告知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儿。
认真学习,不会有额外奖励,但可以有意外惊喜。
2、这些看不到的“奖励”,比花钱还有用
长沙一个学校,对于学习进步的孩子,就给一种特殊奖励,进步的学生可以邀请爸爸妈妈来学校,和孩子一起共进午餐。
这顿聚餐带来的温暖和荣耀,成为了很多孩子的学习动力。
杭州一所中学,学生成绩考得好,还可以给老师提出奖励要求,有同学就提出奇葩要求:“在全班面前给我爸妈打电话,表扬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老师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开心得难以描述。
把3个孩子培养进斯坦福的妈妈陈美玲也说过,永远不要用物质来奖励孩子,激励孩子的方式还有很多。她就提出过帮妈妈化妆、和爸爸踢球这样有趣的方式,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有趣途径。
孩子最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限量版玩具,他们想要的,不过是父母的肯定和老师的鼓励。
鼓励运用得好,效果>奖励
物质奖励不建议,但口头鼓励却不能少。
好的鼓励,运用得好,能够促进孩子认可自己的价值,动力效果要远胜于物质奖励。
正如著名教育学专家简·尼尔森所说的那样,孩子需要的是自尊,自信,从来也不是奖励。
想要给予孩子爱,首先要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当他们面对挫折时,给予他们鼓励,帮他们建立自信;
当他们自我否定时,帮他们找到学习乐趣,恢复动力。
用心的引导,巧妙的鼓励,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些简单得出乎意料的小事,反而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大到足以改变孩子一生。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
别忘了文末点个【在看】噢~
—— End ——
作者:二禾,记者,甜品师,喜欢新鲜有趣的文字,偏爱甜蜜浓郁的奶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