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应《哈佛商业评论》邀请,我参加了2020年新增长大会,和来自学界、商界的众多大咖,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打造职场续航力。
虽说相比起世界其他各国,我们已经提前走出疫情阴霾,但经济下行和就业紧张依然构成不小挑战,让职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加剧。

面对职场变化新趋势:退休延迟、远程办公、工作生活平衡、内卷焦虑及财务压力等,个人和组织该如何打造职场续航力?
01/
什么是职场续航力?
VUCA 这个名词被提出来已经多少年了,但除非你是搞人力资源,组织发展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它不过就是个洋气的名词。
但一场疫情,让大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VUCA 了。
一夜之间,传统的线下商铺接连倒闭,线上的电商、微商、直播带货却是如火如荼。
我以前在外企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兼并重组,公司的组织架构变动比较频繁。

员工经常问我:“老板,什么时候才能不变啊?”
那时候,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还没明白一个道理:
一家企业,只要是活着的,就会变,就该变。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发展。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
【“变化”这个事情,其实是一波又一波的,一波和一波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每一波带来的冲击比上一波更大。】
只不过,在变化的过程中,要么是员工跟不上组织,要么是组织跟不上员工,要么就是大家本来就不是同路人,跑的方向就不一致。
职场续航力就是驱动你跑得更远的力量。
左: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首席市场官蔡廉和先生
右: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李红霞女士
02/
如何提升职场续航力?
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想要打造自己的职场续航力,只能不断理解变化,适应变化才能和变化做朋友
在我看来,以下三个变化,是每个职场人都不容忽视的。
- 以前拼高度,现在拼维度 -
经过这场疫情,各个企业都更加重视“战略升维”了。 
目的就是要找到之前在低维空间里看不到的的战略选择,从而找到“破局点”,实现飞跃式发展。
作为个体也一样,我们也要为自己做个人战略升维。
这个“升维”并不是指的职位,因为职位的高度,不代表思维的高度。
而且职位今天有,明天说不定就没了。就算你拿title 出来唬人,也不会像以前那么有作用了。
有一次一家互联网公司请我们做培训,我推荐了一个很牛的老师。没想到对方 HR 却说:
“在我们这儿,英雄不问出处。老师的 Title 有多厉害没用,下面的人不认那套。一张嘴能 hold 得住才行。”
所以说,以前拼高度,现在拼维度 —— 思考和执行的维度。
单纯的执行工作,无论执行的有多好,无论今天的薪水有多高,都不能保证你走的更远。
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入时间维度,思考下一步会怎样?3年5年后会怎样?这就是我们说的战略性思考
如果能加入其他部门,外部客户的视角,而不只扫自己门前雪,就是系统性思维
只有站在不同的维度,才能理解变化。也只有理解了变化,才能够应对变化。  
如果你在思维上永远能想的比别人高一两个维度,总是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用长期规划来解决短期问题,用高维来解决现存矛盾冲突的问题 ;
而在执行上,你又总是能降的比别人低一两个维度,能够脚踏实地的把事情做成。
那你就真正无敌了!
这就是所谓的“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既能站在更高的维度看清方向,又更敏捷快速地解决问题。
- 以前拼时间管理,现在拼精力管理 -
前两天,我碰到一个之前合作过的老师。她说她打算全家搬到泰国去,因为那儿的国际学校便宜。
我说:“那你怎么讲课啊?”
她说:“我把所有的线下课安排在每月的前两周,然后后两周就做线上好了。”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且不可倒退。
大家一旦意识到在家其实也可以完成很多以前想象不到的事情,就再也不想回到原来的状态了。
但在家工作也并不都是那么美好。
早上从床上滚下来,扒拉两口饭,滚到书桌上开始开会,中午再滚去做饭,晚上还要在越洋电话和辅导作业中周旋......... 
微信步数不足200,却还是鸡飞狗跳,比去公司上班还累。
这种情况下,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完全取决于你是如何把工作和生活融合的。
你需要学会精力管理,而不是时间管理。
时间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再怎么管它也是固定的。但精力的储备与质量是没有定数,可以一直扩充和重建。
精力,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作为领导者。
“领导是团体精力的统筹人。他们首先要具备个人精力管理技巧,然后才能调动、集中、投入和维持团队的集体精力。”
                                       ——《精力管理》
- 以前拼速度,现在拼加速度 -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在平地,直线跑道赛跑,想要赢,拼的肯定是速度。
而后疫情的 VUCA 时代,我们的跑道是山路,高低不平还九九十八弯儿。
所以你就需要具备弯道超车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做HR的朋友,去年1月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负责一款跟人才相关的APP。
我说你一没业务背景,二没互联网背景,咋做?
她说:”学呗!反正我是不想再做HR了。“  
这种在面对全新的情境下还能迅速学习,并且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新场景的能力,就叫做学习敏锐度
最近见到她,她又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HR老大。我说你不是再也不想做HR了吗?怎么打脸了呢?
她说:“现在我知道怎么带着做产品的思路来做HR。所以确切的说,我现在不是HR,而是人才产品经理。”
这就是弯道超车。
它对一个人的要求更高,不但需要学习能力强,还要知道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跟谁学? 
左一:《哈佛商业评论》执行出品人齐馨女士
03/
 不确定的时代
要用新的学习方式
疫情,不但改变了大家工作的方式,也改变了大家学习的方式。

以前,像职业生涯规划这种课程,我从没见哪家企业想过为员工买单。
第一次有客户来找我要这个课的时候,我跟对方 HR 确认了两次,你就不怕把员工规划跑了?
但就像《不拘一格》中所倡导的,员工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自己都不琢磨着怎么找到自己的优势,都不想着怎么把自己的能力和岗位匹配,总想让老板、HR 来负责,这样的员工,早晚会被淘汰。
以前,培训更像是一种福利,形式大于效果
培训师负责把学员哄的开心,课上各种五颜六色的物料,拍出来照片显得热闹,HR也好交差。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什么高大上的版权课,不能解决问题也是瞎掰。
HR和老板们越来越实际,不光看是否学到,还要看能否做到。
不但学习的内容变了,学习的形式也变了。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线上+线下(Online Merge Offline) 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而这也正是我们的专长。
在过去的几年,很多知名企业都和我们合作,通过这种模式为员工赋能沟通和领导力。
比如:帮助一线经理人迅速提升带人能力的【一线经理成长特训营】,提升跨部门合作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职场影响力实战营】【故事力职场沟通实战营】等等。
除了能力提升,很多企业意识到提升认知和价值观对齐,才能让员工跟企业一起跑得远。
团队一起共读书就成了一种轻量级的学习方式,员工从单纯被动的听课,变成主动的读书,讨论,共创,最后将结果进行落地。
总之,你既然想要让员工主导自己的成长,就需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 写在最后 ——
面对不确定的职场,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确定性思维,学会在无常中寻找有常,在有常中等待无常。

让变化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推荐课程
点击图片即可获得课程详细介绍
有意思教练  
高琳
最会讲故事的高管教练
有意思教练CEO
国际教练联盟认证高管教练
畅销书《故事力》《职得》作者
英国工商管理博士
20年世界500强高管经验
擅长讲故事、撒狗粮、熬鸡汤加干货。帮你外在成长添能力,内在成长练心力。
快快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职场更有意思,生活更有意义!
不要管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他们又不给你钱。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