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无流量、无IP、无明星”的三无电影,上映仅两天时间,如何能让超过五万的人打出8.3的高分?
《雄狮少年》做到了。
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它的切口极小,以无名的人看向万千的世界。
正如毛不易在主题曲里唱道:“离开小镇上的人,苦笑着吃过饭的人,赶路的人和养家的人。”
它是贫穷和苦闷的:长相普通的主人公,穿着脏兮兮的回力鞋和条纹T恤;昏黄老旧的岭南乡村,灰暗阴郁的高楼大厦,难以计数的工伤和“无底洞”的负债。
但它同时是理想和浪漫的:咸鱼想要翻身,于是不被看好的一群留守少年踏上了参加“舞狮大赛”的道路。他们心中的雄狮在呐喊,“想要被看到,也想要抓住太阳。”
于是在这部片子里,观众得以见到鲜艳的各色狮头、惊心动魄的对抗、纵身一跃的倔强。
在导演孙海鹏看来,“每个人都能像阿娟一样有一个高光时刻,然后再回归到生活”,而做《雄狮少年》的初衷,不过是“因为我也是个普通人”。
对于他来说,选择走上“做动画”这条路,其实只是一名普通人,偶然发现了自己的热爱,于是努力向着梦想一点点靠近的简单故事。
 “如果说饿不死的话,我还是选择往梦想靠一靠。”
以下是导演孙海鹏的自述。
莫欺少年穷
我一直相信,普通人是完全可以做主角的。我甚至认为这种普通长相的人物,在他们爆发的那一刻,能够呈现出更大的力量来。
如果一看就是天选之子那种,这种力量就被消解掉了。
所以我们故事里的这几个少年从名字到长相,都是很普通的。
把他们定为“留守少年”,一方面是出于社会性考虑,作为现实题材动画作品,我们希望关注到城市高速发展时期,农民工进城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觉得父母不在身边的这些留守少年,比普通小孩更有理由和动力往上走,到最后带给观众的感动也会更强。
阿猫阿狗就是路人甲乙丙丁,甚至说在别人眼里就是阿猫阿狗的存在。
而阿娟,除了普通以外,我们还希望能呈现出一种成长的过程。
在他身上,我们花了很多的功夫。刚开始把他设计成长头发,然后有点弓腰,眼,会感觉他很弱,很呆,就容易被欺负。
阿娟练了一段时间舞狮后,我们就让他身体就变得长高了一点,剪了一个很干净的寸头,这时候面部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把他的体态调整了,让他更挺拔了一点。
等到最后一个版本的阿娟出来,就有了我心目中普通人的帅气。
因为他经常做体力活,日晒雨淋,皮肤变黑了,由于没有时间打理自己,头发也稍微长了些,肌肉练出来了,肩膀变宽了些,面部更硬朗了,眼睛更坚定了,虽然看上去还是阿娟,但是他整个的气质不一样了。
在最后阿娟拥抱朝阳的那一刻,他就成为了我心中的阿娟,他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在那一刻,是很光彩的,是很帅的。
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容易被人欺负的,让人瞧不上的阿娟了,这是小人物最能感动人的所在。
而选择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广东,以“舞狮”作为主题,是因为我在广东生活了十几年,日常生活里舞狮文化传承的非常好,比如在新店开业、逢年过节这些场合都会出现,而且这项运动,它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烟火气,很市井化,它的这种气质很吸引我。
当我开始研究舞狮后,又发觉它特别适合通过动画去表现,首先狮头很漂亮,很有设计感;再就是咱们的舞狮动作也很漂亮,有很多高难度的动作,恰恰很适合通过三维动画来呈现,我们可以借助技术让它呈现出真人所不能达到的一种奇观效果。
对我来说,舞狮是一个很完美的创作方向。
查阅资料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画面是我一直记在脑子里的:
深夜,村子里的一个古老祠堂,打着灯笼,一群少年拿着石头跟老师傅在学舞狮。
村庄、舞狮加少年,这三个元素就是我们电影的最主要的关键词。我希望做这么一个故事,因为我觉得它既古老又现代,既有传统又很有生命力。
舞狮加上少年,热血是翻倍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头雄狮

虽然我不是留守儿童,但我也是在小镇上出生长大。
在少年时期,也是看上去平平无奇,永远只存在背景里的一个小孩,所以跟阿娟阿猫阿狗很像,是从一个小镇,坐着一个破旧的小巴,往城市里磕磕绊绊地走着。
我最开始是学美术的,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动画这条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广告,为了做效果图,接触了三维技术。后来我发觉用三维技术来做动画,挺有意思的,也很有成就感,就想着能不能做一个模型,让它动起来。
然后我就慢慢就开始自己去做短片,进到动画行业来了。
现在,我虽然是中年人了,但在讲这群少年的故事时,我会尽量要求自己不要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去看待他们。
我希望是从一个平视的角度,去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就跟我们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优点,没有那么渺小,也没有那么高大。
有时候我尽量让自己跟阿娟处在同一个时间,把自己投射在他的身上,希望回忆起自己当年是什么样子。
但,当你跟角色贴得很近,你会发觉其实他不会像你想的那样去做,他各种各样的反应,局限于他所看到的世界,他只是在当下做了一个本能自然的反应。
我自己不算一个很丧的人,虽然很多时候很闷,不太爱说话,但总体来说,我愿意更积极向上一些。
而且我相信现在很多年轻人嘴里说着“自己很丧”,但其实他们一点都不丧,他们是很坚定地走着自己所选择的路。
不管未来是什么方向,会不会有高光时刻,我觉得其实大家都不丧的。
就跟阿娟一样,在高光时刻之后,他还是回归了生活,但我相信他会非常坚定地走下去,以后碰到任何困难,他心里都有头雄狮,会像雄狮一样这样走下去。
我希望我能尽量理性地去看待生活,不要过度解读,不要过度悲伤,也不要过度乐观。
作为创作者,我们整个团队包括我,对市场是敬畏的。
我们只能要求我们自己专心地把这个作品呈现好,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里的一些情绪,能够打动到他,让他感觉温暖,就可以了。
因为这个电影,其实就是献给所有普通人的,包括我们自己。
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故事,其实是最有力量的,我们想尝试把这种力量释放出来,然后呈现给大家,如果说大家有被感动到,我觉得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个电影有一半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我们把它做好,至于剩下的——
每个电影有每个电影的命运,交给观众去决定就好了。
国漫之路,道阻且长
作为创作者来说,创作的过程是愉快的,虽然没有IP的加持,但也少了很多的束缚。尽管有考虑到“三无电影”在宣发阶段的难度,团队还是愿意去做一次这样的尝试。
我们可以很放飞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故事,把想做的情节放在里面,没有任何障碍。
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同行激励,希望能做出一些不同的东西。
前几年大家全都在做玄幻和神话题材,把这个题材已经开发得非常充分了,也向市场证明了动画有很多的可能性,票房体量也达到一定规模了。
所以我才会考虑,可以稍微冒险,再往远处走一走。
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是要文化自信。
在做电影的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发现他们都很潮,都很帅,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我们国家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是很丰富宝贵的资源。
再就是我们需要有常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当中积累的这些经验是很重要的。
同样是讲成长的故事,国内外的片子是不一样的,哪怕它的故事、结构和结局都是一样的,但呈现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创作的时候,用自己的常识去判断,才有可能做出真正的属于我们中国的作品,只有这样纯正的味道,才能打动得其他人。
偶尔会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但现在大部分的观众是包容的。只有大家敢于去创新,敢于去犯错,你才有可能去跟上,然后给观众惊喜。否则的话,所有的人都只敢在安全地带去做文化创作,那是很可惜的。
对这群动画行业从业者来说,其实光靠爱发电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给他们一个方向,给所有创作者一个方向,让他们有信心地往前走,否则大家会颓掉,丧失希望,以后只能跳到别的行业去。
如果想要进这行,大家一定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热情,有足够的动力往前走,因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比较难的。
动画行业不是一个能够让人挣很多钱的行业,所以需要保持足够的热爱才能走下去。另外,对我们的观众一定要保持敬畏,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去做一些事情。
我就是这么个人:如果说饿不死、还过得去的话,还是选择往梦想靠一靠。
现阶段我暂时不想去做别的——我想不到自己能做啥其他的事情,对动画也没有丧失兴趣,它仍然是一件让我挺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未来,还是希望能够多做几部好的作品出来。
出品谈心社,编辑陆离,撰文豆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