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壁壁
大家好,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多少算个风华正茂的文艺女青年,在择偶方面交往的也都是文艺男。
从央美男文青到年下贝斯手,应有尽有,和很多小老妹儿一样,我就偏好这一口。
我结束上一段感情是在今年三月份,也是个文艺男,本来大家好聚好散都完事儿了,但我在某一天凌晨四点半,突然接到前男友的电话,非要和我交流最近的读书心得:
上来就问上那么一句:你看过《月亮与六便士》吗?
当时我就气笑了,这是来点儿纯正的味儿,是文艺男能问出来的事儿了。这话我可太熟悉了,在我过往的暧昧和恋爱经验里,听过这句话不下二十遍。
甚至平时滑滑Tinder,碰上黑白滤镜的长发文艺老哥,标签上都会带着最爱看的书是《月亮与六便士》,最喜欢的导演是昆汀和诺兰。
其数目之庞大,特征之明显,让我不得不发出时代的呐喊:why?why?why?
为啥文艺男都钟爱《月亮与六便士》?
它到底是精神火种?
是装逼利器?
还是约炮密码?
按照这个现状,英国作家毛姆在这片辽阔的东方大地上只有两类忠实信徒:
一类是文艺男,另一类也是文艺男。
如果一个男生明明没看过《月亮与六便士》,还非要装个大尾巴狼摆谱儿那是为啥?
就是为了多快好省凹上一个文艺人设,这一个个可都是小人精。
装土大款,他得腰间配一沓钥匙串儿、再养肥自己的小肚腩,约会至少得是米其林三星级别,还不好意思让女孩买单。
装潮男,他得脖子上挂个电子烟,再弄上一身假潮牌,蹭蹭各大品牌发布会拍点rapper手势的照片,一不留神还处在了相亲鄙视链的最底端。
这些选择都是又费精力又费钱,那成本最低的伪装技术是啥呢?
必定是知识。知识不要钱,上豆瓣知乎百度百科,唾手可得。
歌里唱得好,爱是彩色糖衣包装却没有营养的药药,那《月亮与六便士》就是伪装文艺人设的初级小符号。
为啥偏偏是这本书啊?
聊到这儿,我得发自肺腑地说一句,文艺男还是进步了的。
因为在不怎么遥远的2017年,我去先锋书店发现被翻卷边儿的还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阿弥陀佛,么么哒》,他们的精神导师还是大冰和张嘉佳。
这两年,文艺男开始走出国门,热衷上东野圭吾和毛姆了,从青春文学一根筋变成文艺、悬疑两头堵了,在这样一个文艺呼叫转移的过程中,死死地把文艺男的人设立住了。
但要是真问起来这书里讲的是啥呀?
他们要不就谎称看过太久自己失忆了,要么就装上高深,说经典作品只能你慢慢会意了,这种回答属实是弟中弟了。
帮人帮到底,在这里给这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小老弟们介绍个大师课。
作家马伯庸教咱们,如果一本书你没看过、你也不知道它讲的是啥,甚至不知道标题到底是啥意思,这时候咋办咧?
教你一招,你讨论他的文笔。
因为这种方法最安全,一本书可能没有人物、没有情节,但不可能没有文笔。
有小姑娘来问你:你看过这本书没有啊?
这时候你就先深沉地叹口气,然后把自己想象成单位发表讲话的车轱辘话领导说:
“这本书我去年读过,它的内容我就不说了,但是他的文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微妙,它介于粗犷和细腻之间,给我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记不得哪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读书要读的是心灵的共鸣,这本书我相信它做到了。”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他们装了个大逼想变成文艺男也是有原因的。
正如孔雀开屏、秋蝉啼鸣是为了求偶,伪文艺男的终极目的就是想让女孩产生崇拜之情,然后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于是,当他学了点皮毛、知道几个书名、人名觉得自己嗷嗷厉害了就开始显摆,然后在没有达到“求偶”这个终极目标的时候,就开始仰天长啸怒发贴,发出天问:
“为啥我看了毛姆学了哲学还是没女生爱我?
原来她们都是娱乐的奴隶和社会的齿轮!她们没有精神生活!”
大哥这是小嘴叭叭滴搁这儿拍琼瑶剧呢,也太能给自己加戏了,还从“自己没人爱”思考到“文化糖精时代”了。
女孩们不喜欢你肯定不是因为你的“博学”啊,至少在我看到帖子那一刹那,就折服于大哥吹弹可破的逻辑、委屈巴巴的演技、驴头不对马嘴的想象力,让我连夜逃离互联网远去。
但必须夸上一点,这第一类善于装文艺的傻男孩有个优点就是,总能把握时代的脉搏。
你能发现,这两年追捧毛姆的他们,前年挂在嘴边的是人间不值得,再往前还在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并且虽然《百年孤独》从没翻开过第二页,但是耐心的他们,必定会把那个伟大的开头背得和“abandon”一样熟练,方便随时拿出来卖弄。
那当毛姆过气,他们下一个目标又会是啥呢?
只能说尊重祝福吧。
咱再说《月亮与六便士》第二类狂热信徒,是货真价实的文艺男了,他们真的看过这本书,并且还深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理论,真情实感地往里带入了。
《月亮与六便士》到底讲的是啥?
故事的原型是画家高更放弃一切,追求艺术梦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书评是:“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句话直戳文艺男的前列腺痛点,符合了他们要梦不要钱的心愿。
这个价值观乍一看没问题,甚至还有点感动,但拆解其中主人公的经历就觉得离谱和愤怒。
他先为了理想抛妻弃子;
又睡了朋友老婆,并再次为了理想抛弃她,把女人逼到自杀;
最后,为了有人能照顾自己的生活,方便实现理想,又娶了个给自己当“奴隶”的老婆。
豆瓣有条评论把故事拆解得很清楚:
那么我们能发现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
这整个追梦过程都是把女性当成牺牲品、陪跑者,或者可随意利用再抛弃的玩物。
但是,今天咱们不搞文学批评,写这本书的人是毛姆,书里原型是画家高更。
左毛姆,右高更
这俩人都入土那么多年了,即使我们不认同书中的道德观,也没必要把棺材板儿抬出来指着鼻子骂了,毕竟这二位和咱们没活在一个年代,还是会受限于当时的大环境。
我们把目光放到今天,那这些认同《月亮与六便士》价值观的男生都是啥样的呢?
用四个大字就可以概括——空虚公子,精神和肉体都空虚。
他们总有一个在远方的梦想,但却抑郁不得志;
于是就美其名曰打着艺术梦破碎所以emo的幌子,来解释自己没勇气面对和处理平庸生活中的小事。
他们表面上是个多愁善感的易碎小男孩,但本质上是个人到三十,仍自私自利,承担不了任何责任的虚弱大龄男。
于是在每一个午夜梦回的时刻,他的脑袋里会闪回汪峰老师振聋发聩的声音:
你的梦想是什么?
他们什么都不擅长,却擅长自我感动。
他们什么都了解,却始终无法将自己摸透。
把《月亮与六便士》当作信仰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羡慕追梦成功流芳千古的高更,还是在追梦路上总有不同的女人心甘情愿地当泄欲工具和家政保姆。
所以,当他们和女孩子提起这本书的时候,往往一方面是想展示自己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独特和脆弱;
一方面是在暗示女生要理解和心疼他,就得少说话多干活儿。
最终在综艺节目里偶然听到“那些为了理想的奋斗,也不过是为了钱”这句歌词的时候,再次精神高潮。
感觉被复刻了自己现状中“月亮”与“六便士”的关系。
在一次livehouse演出散场后,泪流满面,借着酒劲儿向陌生女孩吐露自己不被世人理解的艺术梦,眼角滑过泪珠的时候,他说自己向生活妥了协,也和女孩脱了鞋。
讲了这么多,其实喜欢《月亮与六便士》的那波儿人只是当代文青的一个缩影。
面对“文艺青年”这四个字,我时常觉得挺唏嘘的。
以前我们被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候,“文艺青年”这个词还是褒义的。
他们是纯粹和浪漫的表达者,是审美和创造力的代名词,是我们抵抗庸俗世界的最后一道防线,充满真诚和体面。
但今天,“文艺青年”已经成了个骂人的话,谁要自诩为文青都会让人笑掉大牙,这到底是为啥?
因为文青的门槛越来越低了,很多人没有文青的命,但得了文青的病。
他们脚步沉重却思想轻盈,倡导个性但也总是跟风。
听民谣的时候他们憧憬“远方”和“姑娘”;读冯唐的时候他们满是情欲和肿胀。
“文艺青年”们成了无所事事的空想者,消极避世的丧逼,失败者的遮羞布,泡妹子的人设密码,缺乏勇气与毅力的颓废青年刷了漆的避难所。
他们刷完了豆瓣Top250的电影、看全了卡尔维诺和村上春树,去了不少于100次livehouse,沉迷酒精,热爱宇宙,喜欢宏大叙事,却装不下父母、爱人以及明天要吃啥。
没有人嘲笑梦想,世界也不是不需要文艺青年了,但在想“这世界是不是我们的”之前,也可以想想该吃什么穿什么吧。
脚踏实地比虚无和悬浮更动人,不要让“文艺青年”成为你掩盖丑恶的遮羞布。
❤️
·THE END·


* design by  Elain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