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壁壁
姐妹们,我病了。
离铃儿响叮当的日子还有20天,我就已经食欲不振,精神恍惚,患上每三十分钟就要在橙色图标与蓝色图标之间叹气的毛病。
还剩15天的时候,我病情加剧,陆续卸载了淘宝、天猫、京东等剁手软件。
并告诉自己天南到地北,买家没有卖家精,营销出来的节no means。
10天,我开始晕红色和绿色,为贯彻落实不当韭菜的原则,把某红书某博一并卸载,却在卸载微信之前收到女朋友消息弹出,上书:
“圣诞节就要到了哎!”
卒!我两眼一翻,一颗韭菜还是没挺过圣诞节的寒冬。
说真的,咱也不是抠,也不是不想过节。
只是但凡你体会过一上街能单曲循环的《铃儿响叮当》,连续走进三家店铺能获取圣诞树消消乐。
还有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复制粘贴的圣诞老人,就很难不患上圣诞节PTSD。
尤其是在CHINA,圣诞节没有保留阖家团圆的传统,反而在仪式感上愈发壮大。
虽然《小王子》有提到——“仪式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它可以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现在问题是圣诞节的仪式感是与其他时刻不同了,却和其他人雷同了。
就像批量操作一样,逐渐成为让人尔康手的圣诞节噩梦。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圣诞节的本质是《真爱至上》。
就像炸鱼薯条是英国人唯一的美食佳肴。
要给圣诞节电影颁个奖的话最佳影片一定是《真爱至上》。
虽然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享用它,但只有在圣诞节才会想起它。
你可以在没有礼物的平安夜一边顾里式风沙论一边告诉自己爱情明天就来;可以和爱人喝着热红酒跟着小霍比特人的节奏做爱。
它能适应你的任何节日情绪,因为它是合家欢。
可以说,第一次在圣诞节享用《真爱至上》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它确实是部大牌云集演技在线温暖整个寒冬的好片子,对外国人再脸盲的人也能一边看一边说“这个人好脸熟!”,“这不是他吗?”
可对它的这种感情眷恋就像男人,注定是靠不住的。
当你被迫在朋友圈第十次欣赏《真爱至上》,刷屏程度堪比爽子姐签子哥出事那几天。
直到那些原先记不清的演员都记住名了,剧本都会默写了,你那已经生了三胎的小学同学还在朋友圈发举着牌子表白的男人截图并配文:哭哭。
于是你也哭哭了。
真爱至上,真爱也让人变的不幸。
除了《真爱至上》,中国人的圣诞社交圈还有一部电影——《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这两者在朋友圈分庭抗礼,前者刚说“太甜了”,后者就发一句“又伤了一遍”。
通常情况下了,看《快乐圣诞》的人是有些优越感的。
因为相比喜剧向大团圆的《真爱至上》,《快乐圣诞》的“同性爱”无疑以经典的BE美学成为圣诞节过不去的坎。
什么救不出的原,放不回故乡的一缕头发,都成了圣诞节文案的代表。
毕竟“大卫鲍伊”、“坂本龙一”、“北野武”这仨名字放在一起就像重点高中展示一本率的提名榜,一提就让文艺青年颅内高潮。
所以每年这时候你都能在朋友圈看到宝爷教授的吻脸图和北野武含泪祝福的big face。
数量之多你可以清楚分辨哪张是豆瓣偷图哪张是原味自截。
到最后分享电影截图已经不足以满足那些OG。
世野井和杰克的新不了情必须要在现实继续BE,以至于每年圣诞节期间都会多一批一边分享合照,一边为宝爷扫墓的互联网流行孝子。
恍惚间,你以为宝爷拍完《快乐圣诞》就去了。
圣诞节也许你能躲得过《快乐圣诞》,但你一定躲不过《快乐圣诞》套餐。
《快乐圣诞》拥有一套成熟的分享体系,分享截图或是场外人物照多少会流露心绪。
而现代人则遵循话越多吸引效力递减定律,以不分享心情为社交准则。
可如果朋友圈啥都没无疑会怀疑被人拉黑,分享单曲就既有心情又有逼格,妥妥的社交王者。
这时,《Merry Christmas,Mr. Lawrence》这支单曲就被派上用场,且一定要是纯钢琴伴奏版。
分享它,就代表你看过电影(可能你没看过)。
分享它,你就能拥有圣诞节让人猜不透的所有情绪,可以是淡淡的怀念,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欣喜,淡淡的不说一句。
分享它,你就是清风霁月的青年艺术家,在一众有词的歌曲中脱颖而出,复古而俏皮。
哪怕你知道这只单曲的内容和圣诞快乐根本不搭边,但谁让它有了“Merry Christmas”的标题,这年头高考作文都要求点题。
如果说《Merry Christmas,Mr. Lawrence》是神秘哀伤派巅峰,是小众的狂欢。
那牛姐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就以浓度惊人的圣诞含量成为豪放欢乐派代表,哪国不冠,取消圣诞。
整个圣诞月,你都逃不脱这首歌。
吃了美食有它,看了电影有它,喝点小酒有它。
它的万金油程度让人误以为圣诞节是为了纪念牛姐,一时间又想起新年被刘德华支配的恐惧。
作为历史最畅销圣诞单曲,这噩梦自美国传来,开头的几声铃铛就把节日的氛围拉满。
听完一曲凌晨三点脑子都在唱“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baby”。
甚至听它都要攀比起来,圣诞节那天才听那就输在了起跑线,越早听,越能证明你在用心过圣诞。
就算听腻了也没关系,穿着大红袄子的牛姐用整张专辑《Merry Christmas》告诉你:
姐,就活在圣诞!
要是你说中国人听中文,Eason的《圣诞结》就在九龙湾等你。
圣诞节的KTV,全体包厢都完成了统一大合唱:
“Merry Merry Christmas,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想祝福不知该给谁,爱被我们打了死结。”
中英结合,伤害翻倍,没有人能拒绝港仔文艺男,这歌词无疑戳中了都市志明春娇的心窝。
它是别人分享美酒咖啡你的凝噎,它是别人秀圣诞礼物你的伤悲。
在那天,它不出现于人潮汹涌的大街,却只出现在孤独的单身宿舍。
一个人去迪士尼是孤独症十级,而圣诞节去大型游乐场就是牛逼症的十级。
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都爱在圣诞节去迪士尼,环球影城一日游。
也许就像人越多的庙越灵,人越多的游乐场越能证明爱能行。
所以小红书上都是迪士尼圣诞节攻略,力求你在圣诞节享受到最棒的悠长假期。
环球影城竖起巨大的圣诞树,就为了吸引你圣诞月来这儿赶集。
不要提为什么欢乐谷没有牌面,越贵的地方圣诞味儿越浓这道理还要讲多少遍?
总之,在那天你能在朋友圈看到诸多情侣排队一天精修的美照,而不知道每一场美照背后都伴随着一场吵闹。
最后游乐场玩完了,美照发完了,对象也没了,勇士游乐场屠龙终成恶龙。
此时你才明白,不开快速通道VIP就带你来游乐场的人一定想害你。
小时候,我们的圣诞仪式感是苹果。
一个可以论斤买的苹果,配上精美的包装能卖到五块十块,最后放烂了都不会拆。
现在人们不爱吃苹果了(也许不是不爱吃,而是不够精致,最起码要做成派),反而爱上了圣诞树。
淘宝五六十的发光圣诞树摆在家里是不会收获别人艳羡的(别人只会酸你有房子),几百块的圣诞树香薰也让人见怪不怪。
今年圣诞树,最高级也最流行的货是诺贝松,沪上精致白领新选择,起价四五百,动则几千块。
甭管诺贝松的冷杉味是不是你截一段松枝就能收获的体验。
挂满鲜花柑橘干礼物铃铛的诺贝松就是这个圣诞节最正宗的存在。
送礼要送诺贝松,喝酒得喝热红酒。
这一天,所有爱喝酒的不爱喝酒的都爱上了热红酒。
新天地的酒吧,三里屯的酒吧,北上广深难得实现了统一,以共享热红酒的方式喜迎圣诞。
去酒吧买热红酒还是太商业,自己煮上一锅才能秀出精致的生活品味,就算你滴酒不沾,也得煮上一锅Merry一下Christmas。
最为重要的是,不要少了肉桂棒子,拍照时一定要露出来。
因为肉桂就是为了圣诞节而生的植物,自带出镜就稳的节日氛围感。
有了热红酒还不够,最好佐上配餐姜饼人。
商店买的再高级都不真诚,圣诞节最高级的甜点永远需要自己手作。
这时,你发现平常爱吃辣条的同学突然喜欢上了甜点,就差炸了厨房的姐妹突然学会了烘焙,就连你那不爱吃甜食的男朋友都说有点想尝尝姜饼人,
当然,你怀疑他可能是《鱿鱼游戏》的瘾还没消完。
看到这些,你以为是小红书又在“作妖”,捧红了一个个“圣诞单品”。
后来你才明白,也许不是它们火了,只是大家的生活太需要温度了。
最后,一直都说不过圣诞节噩梦但圣诞节却历久弥坚,就连礼品都推陈出新。
我想是因为这是一年中最“暖”的节日,空气中的欢乐气氛,即便是夏季最清澈的空气和最明媚的阳光都散发不出来。
更别提,还能合法收礼呢?
不说了,给女朋友挑礼物去了,热红酒材料包还没付款呢!
❤️
·THE END·


* design by  Elain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