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舌头的人 拉萨
今天,我们又一次踏上了文化人类学的精彩之旅,这次我们要通过一门特殊科学肢体语言来研究藏族文化。我们将重点介绍藏族人在交流中使用的姿势和手势动作。
沟通在人类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我们的沟通能力,我们学习、认识世界、与他人交往,确保我们的生存,并利用它来实现自我完善和精神发展。
吐舌头的藏族人 1934年影像
语言和非语言互动
通过沟通,我们不仅可以影响对方,交流自己的需求,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世界的态度,分享思想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理解他人。沟通和感知信息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语言,另一种是非语言。
肢体语言是用来进行非语言的信息传递的,大部分是直接理解,不需要参考任何概念或观念。但其部分表达方式不经事先解释是无法理解的。这就是我们将要看到的。
涉藏电影中的吐舌群众
伸出舌头,取下帽子
我们将从默剧的表达方式开始研究,这也许可以称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最有趣、最让外界观察者无法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果不了解这个标志性动作的含义,不知道它的历史,很容易被误导,误认为是一种嘲讽甚至是嘲笑的表达方式,很难猜到这其实是古代的一种问候和敬畏方式。
想象一下,你在路上遇到一个藏族人,他在你身边停下,整个身体向你的方向倾斜,右手举起帽子,左手挠头。同时,他把舌头伸出来一小会儿,然后将其隐藏起来,将帽子戴在头上,然后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前进。可能有点困惑,不是吗?
贫妇伸出舌头要求施舍
事实上,藏族人欢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在需要特别尊敬的情况下。可以说,以这种方式问候他人的习俗正在逐渐消失,只在中部地区的偏远居民区保留了下来,尽管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种习俗,因为他们在学校的课程中学习过影响西藏历史上最悲惨时期的一些相关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此问候的含义及其起源的历史,我们将不得不简短地追溯到9世纪第二个季度,即最后的第42位藏王朗达玛统治期间。
朗达玛灭佛
朗达玛是众所周知的苯教的狂热追随者,苯教在佛教前盛行于西藏。需要指出的是,佛教在几个世纪中逐渐渗透到西藏,其传播过程中苯教和佛教信徒为争夺政治权力和对藏王的影响而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并取得了交替的成功。这种对抗的高潮是赤祖德赞的兄弟在位多年的血腥统治。
《拉隆贝吉多杰行刺朗达玛》
虽然朗达玛是兄长,但父亲去世后,权力传给了弟弟赤祖德赞。在大臣邦家的嫉妒和教唆下,他无法忍受弟弟对佛教和佛教徒的特殊尊重和优待政策(特别是在赤祖德赞时,每个僧人都有七个家庭,以供应他所有的生活需要),于是,他怀着仇恨的执着,杀死了弟弟。
拉隆贝吉多杰刺杀朗达玛
838年掌权后,他试图彻底摧毁西藏的佛教。大量佛教寺院被毁,幸存者中开设妓院、酒肆,僧尼被迫违背誓言,与异性发生关系,暴力结婚,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无情杀害。
一切与佛教有关的东西--文物、雕像和圣典被摧毁,特别是佛教戒律和与阿毗达摩有关的那些文本。甚至不惜毁掉现代藏文文字创始人顿米桑布达所编的八卷藏文语法中的六卷的所有版本和副本,当时这些藏文语法已永远消失。
由于朗达玛在位时间短,中部地区近七十年来没有寺庙。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一个名叫拉隆贝吉多杰的佛教僧人在一次远行时从远处用箭杀死了朗达玛。此后,帝国解体为特定的公国,在西藏,出现了长达四百年的不和与叛乱时代。
吐舌头的拉萨贵族妇女 1950年影像
吐舌头的由来
所有这些当然很有趣,但是头部的抓挠和伸出的舌头从何而来?为了找出答案,我们将需要进行一次小的民族志考察。但是,与一个著名人物不同,我们不会收集餐桌敬酒,而是收集口头传统。
这些传统说,朗达玛是魔鬼,恶魔或怪物的化身。头上长着角,他小心翼翼地把角藏起来,把头发编成辫子,在上面做成金字塔的形状,舌头是黑色的,像一头牛。有趣的是,连朗达玛这个名字在藏语中都有"成熟的牛"的意思。所以,在朗达玛死后,藏族人害怕他能重获人胎,因此,任何有权力的官员在见到陌生人时,都有权检查他的舌头颜色和是否有角。为此,此人必须散开头发,向官府示众。
吐舌头的老妇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象征性的动作就变成了一种尊重和敬意的表达方式,它不仅用于问候,而且例如在请求施舍时也会使用。直到上个世纪中叶,西藏的男女都扎着辫子,这种问候只是为了显示舌头。
吐舌头的小孩 
当然,这个版本既有反对者,也有无法确定自己对它态度的人。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研究藏族传统和习俗的著作表明,很多藏族人挠头的位置不是在头顶的部位,而是在右耳后,这个手势除了上述意思外,还可能表示不确定、羞涩,甚至承认自己的无能。
我无法判断朗达玛是魔鬼的化身还是被魔鬼附身,但他的行为和行动绝对可以让当时生活在西藏的人产生这样的想法。而这种想法很有可能导致这种习俗的出现。
Ernst Krause 1938-1939 
拉萨官员的传统发型སྤ་ལྕོག
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事实:习俗的分布地区(中部地区)竟然与朗达玛统治时期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相吻合。此外,传统的政府官员发型的出现也与这个传说有关。
据说,朗达玛奇怪的发型引起了周围人的一些怀疑,于是为了转移怀疑,他强迫大臣们模仿他的发型。后来,这样的发型成了所有政府官员的必备发型,无一例外。
Ernst Schäfer 1938-1939
如上所述,在现代西藏,像这样迎接重要客人的习俗实际上已经消失了。这种打招呼、拜年的方式,你在城市和乡镇是找不到的,但在偏远的小村庄,老一辈的代表还是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舌头,让无奈的游客望而却步。
朝圣者  拉萨  1938-1939年
表达敬意的其他方式
一般来说,由于藏族社会普遍区分两大类人--僧人(སེར་མོ་བ་)和俗人(སྐྱ་བོ་),所以可以区分出两种根本不同的表达敬意的方式(ཕྱག་འབུལ་ཞུ་བ་),这两种方式是这两类人各自固有的。我们将从向这两组人致敬的共同方法—叩拜(ཕྱག་འཚལ་བ་)开始。叩拜的对象可能是自己的喇嘛,象征佛陀或菩萨的身体、语言和心灵的支撑物或已故父母或老一辈人的身体。
注意,在活着的父母面前不做任何叩拜。叩拜可以是完全的和部分的。由于二者都不需要特别的表示,我们就不重点介绍了。就说在做叩拜之前,一个懂礼节的女人如果把头发编成辫子,收在头上的发桩上,就要把辫子放下来。
Ernst Krause 1938-1939
僧人
寺庙袈裟的末端位于左肩和手臂上。僧人或尼姑打招呼的对象通常是本地喇嘛、另一位大喇嘛、老师,以及独立于僧人或俗人的权力代表等。根据敬畏程度,可进行全鞠躬或部分鞠躬。两种情况下,都是由右手从右肩上取下披风的一端,绕到后背上,再甩到左手上,使披风完全盖住并垂下。鞠躬,左手做出模仿拍掉灰尘的动作。鞠躬的程度由其地位决定。这种问候方式,不难猜测,只有僧尼才会进行。而问候对象则以轻轻的鞠躬或稍深的鞠躬与同时低头来回应。
Ernst Schäfer 1938-1939
Bruno Beger 1938-1939
俗人
一个俗人遇到很高地位的人,必须:停下来,脱掉帽子;如果他有长发,他把头发编成辫子,在头上戴上头盔,他必须解开辫子,辫子要放下;双手下垂,深鞠躬站立,跳过问候对象。遇到地位稍低的人,也要如此,只是可以两手握住帽子在前,半鞠躬。打招呼的对象在回答时可以挥手或双手合十。
如果俗人遇到比自己地位稍高的人,应该摘下帽子,微微低头。作为回报,他有望点头。当两个社会地位相同的人相遇时,他们会互相点头。如果其中一个人脱帽,另一个人也必须脱帽,否则会被认为是态度不好的表现。不需要解开辫子的扣子。
Ernst Krause 1938-1939
妇人
当一个妇人遇到重要的人时会停下来。摘下帽子;如果辫子放在头上,则放下辫子;用两只手将帽子保持在胸部水平;如果她没有戴帽子,则将手掌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行鞠躬礼。如果一个女人遇到一个地位比自己略高的男人,她除了鞠躬之外,什么都会做。平等相见时,双手合掌于胸前即可,不必高举。在较低的位置,挥手即可。
1956 昌都
久别重逢的亲友会面时,习惯用额头相碰,双手放在胸前。在感情特别热烈的情况下,可以拥抱。在本文中,我们不将这种问候视为一种献礼,因为这种表达敬意的方式已经不是一种象征性的动作,而是一种完整的仪式。
吐舌头由来的不同版本
学者牛绿花在《藏族盟誓研究》中提到,藏族人在表示尊敬或告辞时,习惯弯腰并吐出舌头。她指出吐舌头是藏族人语言崇拜的一种体现。一种解释说,这表示“我尊重你,而且没有诅咒你”(舌头吐出是不能念咒语的)。
关于西藏吐舌传统的由来还存在着其他版本
本文希望对于这些不同版本进行开放式讨论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积极参与
至于爱因斯坦为什么吐舌头?
很简单,拒绝因循守旧! 
他就是这么想的!
迦入深受欢迎的牦牛绒围巾

点击图片可进入小程序购买
【松石之绿】100%牦牛绒双色双面围巾
【绛红之红】100%牦牛绒双色双面围巾



往期文章
可点击图片阅读

西藏的箱子 ▎藏传手工中的“爱马仕”

喜马拉雅的心脏—多波。
萨尼瓦尔人记忆中的百年西藏商贸往来。

喜马拉雅文创|冈仁波齐在那里
为我们讲述您的故事,您与藏地的故事

加入迦入,微信号:charuspace
为我们讲述您的故事,您与藏地,与牧人的故事

翻译:雨航员 编辑: 雨航员  
翻译内容参考:尤里·普奇科(Yuri Puchko)
图文来源网络
请勿随意印刷转载 后果自负
合作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