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天,这惊天大瓜大家一定都吃了。
现在吃瓜届也在内卷,就得像王力宏和李靚蕾这样,瓜吃得像连续剧,险象环生,锤锤相扣,才有资格做瓜,也才能持续抓住大家的注意力。
17号晚上,李靚蕾发微博爆出王力宏在恋爱与婚姻中的种种不堪,话题迅速引爆全网。
当大家站在瓜田里等另一边的回应时,等来的却是王力宏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手举亲笔信的照片。
一个已经45岁的成年人,在遇到事情时却由自己如此年迈的老父亲替代出面发声。这一行为,让王力宏一方很快败尽了路人观感。
李靚蕾喊话要王力宏在周日下午三点前道歉,而大家等到的,却是王在深夜发出来的小作文。
或许他也没想到,这回应只是让他“锤”上加“锤”。
扮可怜、利用孩子博得同情,这些惯用伎俩早已不算稀奇,但他在回应里称李靚蕾为“西春美智子”,这一步损棋走得着实让人不舒服。
网友调侃道:“难道李靚蕾这个名字,也属于你的婚前财产吗?”
这场闹剧演到现在,虽说路人肯定也没法看到事情的全貌,没想着要站队什么的,但非常清楚的是,王力宏一方的姿态实在是让人没法有好感。
有人说,李安才是人类观察大师。
在《色戒》里王力宏饰演的邝裕民跟他的性格太贴合,都一样喜欢躲在别人背后。
那些私德方面的爆料都是真的吗?我其实没那么关心,也不想去深挖那些陈年旧瓜。
这件事之所以依然还在被大家不断讨论,其实也早已超出了“家事”范畴,而成为了社会话题。
早从李靚蕾的第一篇爆料开始,就已经把“家事”的格局提升到了“全职太太不被计量的价值”这个社会范畴。
而王力宏以及王爸爸的种种表现,更让我们再一次反思,到底要如何养娃,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这样的闹剧和伤害发生的概率。
“怀孕生娃的痛我没办法体会,但她也没办法体会我做父亲的感受”
李靚蕾的第一篇长文,最为她加了路人好感的地方,除了语言通顺、逻辑清晰之外,更多的是她从自己的“痛”看到了全职妈妈这个群体的难处。
她希望自己的遭遇能警醒更多的梦中人,让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女孩子早为自己做打算。
不管爆料的全部细节到底是真是假,可李靚蕾五年生三娃,这事的确不假。
哪怕按照怀孕9个月哺乳6个月来粗略计算,李靚蕾这五年差不多有近3/4的时间都在孕育和奶娃。
即便不选择母乳,有保姆帮忙带娃,但怀孕和生产带给女性的痛苦,和因为怀孕而对女性器官、骨骼的改变,激素变化带来的情绪不适等等,是实打实只能由李靚蕾一人独自承受的。
五年三胎这几个字,说出来好似轻飘飘,一句“老一辈的人不都是这么生过来的吗”也抵消不了频繁生产,身体来不及恢复对女性造成的伤害。
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男人,的确很难共情。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王力宏才会在鲁豫的那次访谈里轻飘飘说出那句“怀孕生娃的痛我没办法体会,但她也没办法体会我做父亲的感受”。
“男人们养家糊口的神话,全靠剥削女性无偿家事劳动在维系着”
对于女性来讲,这些不容易被发现和理解的伤痛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和哺乳上,不被承认的“付出”还会一直延续在整个婚姻中,特别是全职妈妈。
李靚蕾在长文中所提到的,那些关于家庭主妇的文字,句句都写满了真实。
对家庭主妇的劳动和价值是如何“蒸发”的这件事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就没停下过脚步。
在《妈妈值多少钱》这本书中就曾提到过:
“社会学家杰西·伯纳德说,妇女的无偿劳动是整个经济的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也就是说,男人养家糊口的神话,其实是建立在女性通过无偿劳动的支持才得以维系的。
但在父权社会,没人愿意承认这一点。
家庭主妇所料理的家庭大小事务,养育孩子的所有付出,都不配、也不应该“谈钱”。
“家庭主妇最需要的是拥有一个体现她们真实社会价值的经济基础。但是婚姻的成规,就像雇佣的成规一样,拒不给母亲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其实,在家带娃可以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了。《妈妈值多少钱》这本书引用了经济学的概念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在最富裕国家人为创造的财富当中,人力资本占3/4的比重。今天,人力资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而“家庭是培养人力资本的主力军。家庭的直接投资占人力资本投资的3/4。”
“家庭对子女‘技能、健康、学习、主动性、获得各种‘文凭’和其它许多品质’的投资,甚至比上什么学校或接受哪些专业训练更为重要。”
可是,许许多多基本上承担了全部育儿重担,还要承担几乎所有的家务劳动的全职妈妈,一直在不计薪酬地做着这份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
这样的困境,研究者早早发现,但遗憾的是,家庭主妇的现状却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在这次公共事件中,李靚蕾有机会把这份困境剖开来给世人瞧一瞧,但更多默默无闻、手里并不握有公共资源的“李靚蕾”们依然在独自承受。
默认抚养子女、家务劳作仅仅是女性的义务,认为家庭主妇就不用承担任何压力,只需要在家躺平这样的想法,早已成为社会的某种约定俗成。
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作者上野千鹤子的观点特别令人赞同:
“‘母性’是女性为了极力克制自我需求,通过引发自我献身和牺牲精神,将孩子的成长看作自己的幸福的一种机制。女性只要赋予爱以无上价值,她们付出的劳动就很容易被家人的理解、丈夫的慰劳等说辞所回报。”
“这种献身的意识形态被众多话语所美化,比如母亲的自我牺牲有着金钱也换不来的崇高价值,再如,母亲可以亲身感受到新生命之活力。而在父权制下的这种崇高的价值并不会绑架男性,也正因如此,这种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暴露无遗。”
我之前在微博上分享过一件事,是一个朋友讲给我听的。说她的一个同事,洋洋得意地跟他们描述自己家里发生的一次争吵。
在那次争吵中,她这名从小被自己妈妈全职带大的男同事,对妈妈轻蔑地说:“谁赚钱论谁有发言权,你一分钱都不赚,没资格在这里说话!”

听了真的挺气也挺难过的。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从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家庭主妇的轻视。
想要改变这样的“习惯性忽视”,不仅仅要依靠男性跳出父权制思维,“看到”并“承认”妻子的付出,让他们也在家务和育儿上履行同等的义务,更要依靠整个社会拥有更加健全的制度和法律,去保障家庭主妇那部分“隐形无偿劳动”。
特别是,让女性在离婚的时候,在舆论场中不再因为“谈钱”而成为“不完美受害者”,而让“谈钱”成为于情于理的堂堂正正。
同时,在目前的现状下,全职太太的困境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改观。
每个想或主动或被动做此选择的女性,都能更多一份理性和冷静的思考,给自己多一份保护,不要不留退路地为爱画地为牢。
要给娃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娃以后不成为“瓜田里”的当事人?
这场离婚闹剧,很多人都觉得按李靚蕾的说法,她在恋爱是就明知王力宏是渣男还孤勇奔赴,结了婚又忍了那么多年,这个选择本身就有问题。
这事,真的不好下定论。
一来我们不知道李与王当年结婚的全貌;二来,人性幽微而曲折,以上帝视角去评判一个两人相识时才16岁女孩的眼界和格局,也并不客观。
有人说,我干脆教育我家孩子,不婚不育保平安。这在我看来,还真是大可不必。
吃个馒头被噎到就从此和馒头绝缘,这事儿其实还挺荒谬的。况且,平心而论,“遇到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说到底是个概率问题。
我更愿意认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教给他们“及时止损”的底气。
小心挑选一条平坦大道,期盼一路无荆棘,是奢望,也是极小概率事件。
不论是恋爱、婚姻还是生活的各方面,错误会发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孩子学会如何止损。
而止损,靠的并不是蛮勇,而是底气。
这底气,也许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当然,我们所说的“无条件”,并不是孩子长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才爱他;也不是说要去无条件地纵容孩子犯的错误,才叫爱他。
而这“条件”二字,其实就潜移默化藏在我们平日说话的态度里。
就拿在婚姻中止损这件事来说,我们在平时是以何种态度在孩子面前讨论离婚、不婚、不育、分手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孩子以后看待这些问题的角度,也会影响着他们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决定。
如果能让孩子明白,“离婚”并非人生污点,不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爱;能让孩子明白,是否结婚、生子并不能评判一个人的价值;能让孩子感受到,当他需要做出一个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转折的决定时,家人能成为他们在精神和经济条件的支持,他们可能更能有决断及时止损。
勇气,来自于底气。让孩子感觉,一旦跌落,还有依靠和慰藉,孩子才敢及时止损。
除了父母的爱与支持,这份底气还可以来自于对孩子价值观的熏陶。
比如,为人父母先不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不追求一些外在的繁华,先卸掉一些自己的虚荣心,也许孩子也不容易在自己的人生中为了面子、为了别人的看法而一再忍让。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一段关系肯定是百般滋味,只有甜味的关系是假象,是不真实的。不应该过分在意那些经过包装的美好,也没必要把这份幻象展现给别人看。当然,让孩子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要首先要求我们自己能做到。
此外,这样的底气,当然还来自于“孩子自己”。要让孩子明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有一份能谋生的职业,有一些积蓄作保障,有能力在Plan A执行不下去的时候,还能拿出Plan B来开启新生活,才是真真正正属于他们的底气。
我并不喜欢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以性别区分。比如在王力宏和李靚蕾这件事上,讨论要如何养女娃才能不被“渣男”收割,或者去讨论要如何养男娃才能不养出“渣男”。
在我看来,养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其实大多也是男女适用。
不论男女,都要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懂得为自己的利益争取,也懂得体恤他人,这对养男孩和养女孩都同等重要。
有人说王力宏是没有担当的“妈宝男”,遇到事情只会往后躲。而这个论断的依据,在王爸爸发出那封手写信的时候,可能已经能大体找到根源。
如果父母过于强势,把控欲强,就容易导致孩子一直没有真正“成人”。在属于自己的问题出现时不敢去面对,只能一味躲在“他人”的背后。
在李靓蕾的声明里,王从未独自做过任何决定,一直都是父母的提线木偶与傀儡,他又怎么会知道该如何处理如此复杂的境遇。
想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父母要首先尊重孩子能听见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才能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学会人都是应该、值得被“看见”的。
想要让孩子有所担当,父母要首先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知道“因是自己,果也要自己去承担”。否则,孩子在犯了错,遇到问题的时候,只会想到都是父母做的决定,与我无关;或者如果出了什么事,把父母推出去解决就好了。
这样的亲子关系模式,其实在东亚家庭特别常见。单单在娱乐圈塌房的时候,王力宏的爸爸第一时间冲在儿子前头澄清也早已不是第一人。
我想,这也是我们普通父母都应该特别警惕的。不要总想着把亲子关系,当成自己手中的“权力”。
就在快写完这篇文章时,我看到王力宏的最后回应,在这次回应中,他透露要暂时退出工作。
这场瓜瓜相环的离婚闹剧,也许要真的告一段落了。但我想,关于对全职妈妈的讨论,对性别不公的种种现象,对如何做一个懂得及时放手的父母等等问题的讨论,将会一直都在,永不停歇。
而这样的讨论本身,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