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国人文系列(三)
好想成为他
12/16/2021
咱们都在为未来活着,可悲不?(63语录)
先给大家看一件宝贝,下面,咱会给大家讲述和这个宝贝有关的故事。
这是一把晚清或民国早期的海南黄花梨算盘,品相保存非常好,被咱无意中收藏到手,很是开心
美国二战后的10多年时间里(1946-1964年),有7700万婴儿出生,被称之为美国的“婴儿潮”(Baby Boom)。
出现的“婴儿潮”很好理解,因为,仗打完了,马放南山,士兵们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自然就……
这段时间出生的婴儿,是美国勤奋的一代,也是为美国创造并积累了大量财富的一代人。今天,他们开始向他们热爱并为之奋斗的社会道别,走向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
为他们祈福!
据有关部门统计,他们为这个社会和子孙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在未来的不长时间里,他们留下了68兆亿(Trillion)美金的巨额资产,平均每个老人留下了80多万美金的财富!
好事,还是坏事?
继承了这些财富的子孙们,是否会象他们的父辈们那样,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亦或,这些子女“平躺”在父辈创造的财富里面,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醉生梦死,成为社会的累赘?
不同的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非常不幸的是,美国目前“平躺一族”越来越多。这是另外的话题,留待未来讨论。
这里,咱想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老人的故事。
在美国某个小镇,咱看到一个拍卖公司展示的家庭甩卖产品,很多很多,一眼就能看出,这些拍卖品曾经的拥有者,是一个艺术家。
这是美国邮票设计者的原创作品,下面附着一张美国发行的该作品邮票。被这位艺术家收藏了,作品有原创作者Richard Bishop的亲笔签名
华裔画家王仁昌的作品,拍卖展品中一共有4幅,这是其中的一幅
这些是老艺术家收藏的、美国著名鸟类画家原创或者限量印刷品,主题全是鸭子。
老人家收藏的其它的艺术品,就不再这里展示了

西方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完全不能比,虽然西方艺术家的艺术品死后可以拍卖到天价,但他们生前往往都是穷困潦倒,因为,作为纯粹的艺术家,用金钱来衡量他们的艺术价值,是对他们现身艺术的亵渎。从这个小镇上的艺术家居住环境中,咱似乎看到了美国艺术家真正的生活状态。
这是从谷歌上查到的老人家居住环境,小镇这样的环境,房地产价值不会太高,这样的小镇,几乎不可能有第一代华人移民居住
如果说他的物质生活属于普通美国人水平,但他的精神生活,一定在普通美国人之上,因为,从他曾经把玩过、现在被甩卖的宝贝来看,他有着富足的精神生活。
他肯定没有留下80多万美金的遗产给子女,咱查了一下那个小镇的房地产,假如艺术家居住的房子付清了房贷,这个房子能全额留给子女,估计不会超过20万(小镇人口只有1万多)。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位没有把遗产留给下一代的老艺术家(吃光用光),平生的爱好和追求的精神生活。
老艺术家是个体育迷,这里是他收集的部分体育用品,里面是他喜欢的球队队服、有关人员亲笔签名纪念品等等(由于图片太多,只能选择部分展示在这里)
老人家收藏的部分棒球、橄榄球、篮球和其它运动球迷卡,如果喜欢收集这类卡的体育迷们会知道,这样的卡非常昂贵。这位老人家收藏了上万的运动卡,绝大部分都没有拆封!估计老人家不在意自己到底收藏了什么东西,而在意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回忆(展品太多,就少选几张)
老人家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曾经玩过的相机,就这样认堆拍卖了
老人家还是集邮爱好者,收藏的邮票绝大多数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邮票这里展示部分。其中,有中国最贵的清代“阔边大龙”等邮票,而且,还不止一套
这是中国最珍贵的清代大龙小龙邮票,这个老先生都有,还不止一套。
其它国家邮票发行初期的珍邮,老先生也珍藏不少,看到这些宝贝,顿时有眼界大开的感觉
近距离给大家看看,中国邮票鼻祖大龙邮票长啥样?老先生还知道该邮票的发行历史,给邮票标注了发行年份。估计老先生不了解该邮票的价格,否则,一定当传家宝传给后代了
非常非常难过,咱手慢一步,被其他人把这些珍邮都给抢走了
老人家还是钱币爱好者,收藏了大量珍贵钱币,也被拍卖公司认堆拍卖了
这是日本的象牙雕根附和中国的玉器,购买的时候,应该价值不菲

这些应该是水上打猎的鸭子模型,老人家前后院还有几堆这样的鸭子模型,咱就不再展示了
部分钓竿
模仿野禽声音的各种各样的哨子,以及其它野外打猎使用的工具等
大量签字限量版的艺术印刷品,有上百张之多,这里没办法一一展示了
老人家竟然还收藏了一把算盘,被咱抢到了。等拿到手,才知道是清晚期到民国早期的海南黄花梨算盘,
咱还抢到了这样两个瓷盘,混杂在一堆各国限量版瓷盘中间,以为赚了一笔,结果,这堆瓷盘的快递费实在吓人,小镇快递公司告知:您这堆瓷盘太重太重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说是一个老人毕生收藏了200多把紫砂茶壶,可因为年龄大了,家人无法照顾,只能到养老院度过余生,老人没办法带走这些藏品,只挑了一把自己喜欢的壶做日常喝茶之用,剩下的茶壶,就让子女随便处理了。老人最后感叹:我们的人生,实际上是财富的搬运者,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享受活着的时光,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当然,象本文中这位艺术家潇洒一生最大的前提是:一个不担忧未来的生存环境。
可能咱们打小都有一种“不安全感”伴随自己,所谓的“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人生存当下的最大选择,是为了未来而活着。如果有资料分析在美华人第一代移民,他们银行的平均存款,肯定是美国相同阶层家庭的N倍,因为,咱们都在为未来而活着。可悲不?
在羡慕这位艺术家为自己活着、为当下活着的同时,咱也反问自己:咱可以做到象这位艺术家这么“潇洒”吗?
答案是:做不到!
读到这篇文章的您,能做到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