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Photo by Andreas Wohlfahrt from Pexels

文/ 呦呦鹿鸣
今天一位朋友和我谈心。
她是一位公务员,最近工作调动到北京某部委,按照防疫政策,需要在酒店隔离观察14天。
“黄老师,我一静下来,就会想到十年前带爸爸来北京看病的情形。”
“我们坐了一夜汽车,我爸爸那时身体就已经很不好了,想把腿伸到前面,还被司机呵斥,到了后,表姐帮忙订了宾馆,他嫌宾馆房费太贵,坚持要回去,早饭一小碗红豆粥都要五块钱,我骗他说两块钱,妹妹告诉他是五块钱时我特别生气。那时我一个人在外面寻医问药时,在天桥上哭,在地铁上哭,每天都有撕心裂肺的绝望感。当时医院没床位,即便有床位我们也负担不起,那时我妹妹还在读中学,我刚毕业。我就想让爸爸待两天,哪怕带他去天安门逛逛拍张照片留个纪念也好,但是后来看他也很辛苦,也没带他去就回家了。”
“可是我现在衣食无忧地呆在酒店里,顿顿有人送餐,服务周到,也不用担心房费,我觉得我爸爸更有资格享受这些,可是他没有。他比我更热爱这个国家,更眷恋这个世界,更善良更自尊自强,可是他一辈子就是那么悲苦地走了。我现在很痛苦,还是走不出这种难过。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走出来,但是走不出来。” 
为什么好人却没有好报?他一直都在为我们家庭奔波劳苦,没有自在清闲过。今年是我爸爸去世十周年,因为工作和后来的疫情,清明、鬼节我都没有回去给他上坟。不知道怎么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我觉得我很没用,我也很不孝。”
我们还聊了一些其他。
这几十年来,中国有数亿人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像她这样伤心泪下,恐怕在很多个城市的很多个夜晚,都曾经或者正在发生。
不仅是空间,在时间维度上,在漫长在历史河流中,这种场景也在静静地流淌着。
和她谈话时,我隐约有一种感觉:似乎我并不在2021年,而是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中国。因为,在《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中,记载过一次几乎完全一样的对话:
孔子正去往齐国,路上听到有人在哭,哭声很哀伤。孔子就对随从说:“这哭声很悲哀,但不是丧事的那种悲哀。”驱车向前,没几步,看到一个非同一般的人。
孔子下车,追上前去问:“敢问您是?”
那人答说:“我是丘吾子。”
孔子说:“您现在并不在举办丧事的地方,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呢?”
丘吾子说:“我有三件过失,到如今晚年才发现,后悔也来不及了。”
孔子问:“这三个过失可以说说吗?希望您能毫无隐瞒地告诉我。”
丘吾子说:“我年轻时,很好学,走遍天下,后来回家了,父母都已过世,这是我的第一件过失;我年长后,为齐国国君工作,但国君骄奢,失去士民拥护,我作为臣子的节操也不能保全,这是第二件过失;我平生结交了很多好友,如今却都分离了,断绝了往来,这是第三件过失。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过去且不再返回的,是岁月;不能再见到的,是父母。就让我向这个世界告别吧。”于是,投水而死。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着,这足以为戒了。”此后,弟子中十个就有三个回家奉养父母。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
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
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
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孔子家语》卷二
在中国学术史上,“《孔子家语》是伪书吗?”是一个严肃、高层次的问题,争论的核心是“作者到底是谁”。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孔子家语》至少从汉代就开始流传了,所以,无论作者是谁,它都足以说明:在我们很久很久以前的祖先时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哀伤就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集体的、深沉的痛感更说明,父母之爱,是中国人传统伦理中极其伟大、无私的情感。
这种情感伟大就伟大在——无论是在市井里的升斗小民家庭,还是在边远山村的厚茧农民家庭,或者是身家百亿的豪富家庭,都有它的存在。
最近,《亲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找到了孩子孙卓,自从14年前孙卓被拐卖后,孙海洋卖掉家产,悬赏20万,十几年来几乎走遍中国。这种爱是彻底无私的牺牲。不过,当他终于找到孩子之后,孙卓的第一反应仍然是“留在养父母身边”。
就像是许多被解救的被拐孩子一样。
2021年12月,寻亲14年跑遍全国的孙海洋终于找到被拐卖的孩子孙卓,不禁大哭
被拐卖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从有明确记忆起就远离了亲生父母,对于父母十多年无比艰辛的寻亲历程,一无所知。他们的情感发育是在一个买下自己的“家庭”里实现的,而他们对此同样一无所知。
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像孙海洋这样的父亲如此深沉而持久地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一代又一代,这种父母之爱传承至今。我的这位朋友感慨地问“为什么好人却没有好报?”可是,真正的父母之爱本来就是无私的,他们并没有要“好报”,他们真正的希望不是自己好,而是孩子好。
世上的父母有很多种,有的对孩子暴虐,有的对孩子冷漠,有的不顾一切地宠溺,有的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工具,有的把孩子当作一件纯粹的投资品当作一个防老工具……世上的儿女也有很多种,有的对父母形同路人,有的对父母视同寇仇,有的将父母当作提款机,有的音讯断绝,有的将老去的父母活活饿死(这种人我就见过)……
这样的父母,或者这样的儿女,但凡遇到任何一种,都是人间惨剧。
但是,一定有一种父母,对孩子怀着发自天然的、毫无保留的爱;也一定有一种儿女,对父母一片赤诚,发自天然地心心相印。当这样的父母和这样的子女相遇,一个平凡普通又无比幸运的幸福家庭就诞生了。
那么,如此深沉的人类情感,流传到我们这一代人,会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我们可以做一点什么,让它更近一步?
我想,也许可以是这样一个思考:为什么可敬可爱的父母,生前要过得那么苦?那些苦是非吃不可的吗?为什么好人就一定要吃苦呢?
比如我这位朋友的父母。十年前是2011年,当时社会已经比较发达,为什么5块钱一份的早餐会让他心疼?为什么他会没有床位?为什么即便有床位他也会住不起?为什么他连去广场拍照的时间都留不出?
当这些“为什么”放在一个一生辛勤、爱国爱家、将孩子培养成材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父亲身上,问号就会打得更大一些,更刺眼一些。
今天刚好看到一个视频,仅仅因为晚一点打钱,为什么这些人在紧急情况下还会出此恶言? 
如果我们希望,不再像这位朋友一样,在未来的某个深夜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彻心扉;如果我们希望,在流传几千年的父母之爱上实现一点现代超越;那么,我们就要提前做一点什么。
我想,我们要做的,不是说像《孔子家语》说的那样——立即辞职回家奉养双亲,而是两点:一是善待善良的父母;二是努力将社会的不公平、不公道、不友善现象尽量减少一点,由此,我们可以让那些为子女拼命奉献的父母亲们,在他们的子女成长起来之前,少吃一些不必要的苦,少受一些不必要的委屈,由此,这些善良的父母在关爱自己的子女时,也就可以更轻松一些,更温暖一些,更集中一些心力,而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拼尽全力挣扎。
温暖的,需要上下传承,也需要彼此传递,让它从自己的小家庭中荡漾出去
让身边的事情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让社会更加良善,是对那些善良父母亲更大的报答
您说对吗?
20211216呦呦鹿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