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神州行
甘肃省天祝县红圪垯小学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本报记者 尹晓军 摄(资料图片)
甘肃省宕昌县韩院学区大庄小学手工课上,教师教一年级学生如何用玉米粒制作玩具。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资料图片)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伴随着琅琅诵读,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云田小学的学生们开步抱扇、虚步亮扇,跳着该校教师自编的功夫扇课间操。校长何永明介绍,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提升之后,每年都有三四十名学生从县城回流。
今年6月9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提高农村办学水平、持续优化乡村中小学布局、加强职业教育等举措。
“我们将坚持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双轮驱动’,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动能。”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海燕表示。
教育质量高,移民心自安
秋天的河西走廊已是雨潇风瑟,浓雾中行车放慢了速度。从武威市古浪县县城出发,驶过19公里,才能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富民新村。鳞次栉比的青瓦白墙中央,坐落着富民完全小学。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嘱咐学校负责同志既要让孩子们学习好,也要让孩子们吃好、锻炼好,“个子长得高高的,身体长得壮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正式招生仅仅3年的新学校,富民完小获得的关注,来源于其承载着古浪县南部山区8个乡镇1379户移民群众孩子就近上学的希望。
“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古浪县干城教育工作站站长吕能武用两个词概括了南部山区的自然状况。1988年,吕能武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了南部山区的一名乡村教师。那时候,学校里有“三土”——土坯房、土操场和土炉子,工作经常需要点煤油灯,“教师上课大多照本宣科,学生上学需要走上四五公里的山路,遇上雨雪天气更是寸步难行。
2017年,富民新村开工建设,南部山区的居民有了方便宽敞的新住所,学生有了明亮现代的新学校。
易地搬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塑胶跑道、绿茵足球场、多功能教室……城里学校有的,乡村学校也要有。富民完小还建设了留守儿童活动室,添置了多媒体设备,方便学生在校时与家长及时联系。
为了尽快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富民完小一方面通过“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和乡镇教师轮岗等方式,引入中青年教师力量,另一方面利用集体教研、网络教学和外出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以前孩子上学要走四五十分钟,现在我们的学生住得最远的也就是在村口,走到学校最多15分钟。”学校建成后,吕能武把学生的上学路都走了一遍,“防止有什么安全隐患。”
三年级学生何睿瞳的爷爷奶奶从前也住在南部山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她从小去了新疆求学,直到搬迁后回到富民完小就读。
“爷爷奶奶还住在山上的时候,去一趟要走很久的路,路边长满了比我还高的草。”现在住在学校附近,何睿瞳每天都是和同学一起走路上下学,“我们放学后还会在学校打篮球,跳房子。”
从山上到山下,翻越的不仅是地理的阻隔、生活的变迁,更有观念的鸿沟。
“原本山区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愿和别人交流,但搬迁两三年后,性格变得开朗了,更加自信阳光,现在都会主动跟人搭话了。”富民完全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刘铭曾在南部山区的干城中心小学工作了32年,如今住所和工作场所都搬迁到了富民新村。
“你们最喜欢参加学校的什么活动?”
“踢足球!”“跳绳!”“弹电子琴!”
“最喜欢哪位老师?”
“陈老师!”“李老师!”“全都喜欢!”
在五年级教室前,记者遇见了正在课间活动的学生,他们看见摄像机便好奇地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回答着问题,和刘铭描述中曾经的山区孩子样子大不相同。
“十三五”期间,甘肃全省共建成集中安置区1731个、安置住房11.43万套,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更多像富民完小一样的学校建立了起来,更多学生在家门口获得了更好的教育。
今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教育质量高,移民心自安。”吕能武感到重任在肩。
洋芋生了根,教育开了花
一颗土豆种,种下孩子们的爱农之心;一株土豆苗,育出学生们的兴农之能。
在武威市天祝县的西部,积雪终年不化的马牙雪山下,大柴沟镇火石沟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劳动。
“这个‘山药’太小了。”五年级学生陈文艳拔出一株马铃薯苗,看了看拇指大小的青色马铃薯,用双手握出一个圆,“我们家的‘山药’可以长这么大。”
“我们家地里也种了‘山药’,昨天刚收。”
“这个绿色的是‘山药蛋’,不能吃,很酸。”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话间显得对基本的农业生产十分熟悉。
火石沟小学的学生们每周都有一节活动课,在农场里学习种植技术,从播种、浇水、除草到采摘都能亲身体验,教师还会定期要求学生写观察作文。等到作物成熟后,学生们一年的劳动所得就会被送进学校食堂,成为他们自己的盘中物。
近年来,甘肃省关工委在全省48个县(区)481所“春苗营养厨房”项目中,分批组织实施甘肃省“校园开心农场”项目,让学生在亲近泥土的过程中,感知食材的来之不易。
“春天,老师带我们在这里耕种,如今都快要收获了:洋芋花开得正艳;一垄垄萝卜急不可耐地冒出了地皮;一排排大豆结满了豆角,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五彩斑斓的花儿迎风招展着,那不正是我们的笑脸吗?”火石沟小学学生齐文蕊在作文里写道。
甘肃是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第二大省份,“洋芋”的故事也扎根于不同的地市。
“山顶油松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地埂林草锁边,沟底刺槐穿靴。”秋季登高,一派丰收盛景。百万亩梯田百万亩绿,各类农作物竞相生长,正是平凉市庄浪县的写照。
作为农业大县,庄浪始终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教育与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1999年,庄浪县委、县政府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合并庄浪县教育培训中心、第一职业中学、县电大工作站、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庄浪县职教中心从2013年计划整体迁建,到今年8月正式入驻新校区,累计投入3.5亿元。
走进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的现代农艺技术实习基地,一排排雾培箱中,翠绿茂密的马铃薯叶交错在一起,和普通的马铃薯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掀开遮盖着雾培箱的黑布,就能看见长达四五十厘米、已经结满马铃薯的根系暴露在空气当中。
“雾培箱可以模拟马铃薯在土壤里的黑暗环境,再将营养液雾化喷洒在其中,马铃薯会吸收得更好。”该校外聘实习指导教师、陇原薯业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副经理王得宁介绍。
在雾培箱和马铃薯叶的缝隙中,可以看见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我们在检查马铃薯有没有黄叶,从选种开始到拉根,各个环节我们都要参与。”学生陈苗苗说,她出生于庄浪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在田间地头长大,现在就读于庄浪县职教中心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这些东西我都很熟悉,也很喜欢,所以就报了这个专业”。
学生们还在高一上理论课时,庄浪县职教中心的教师就会把他们带到实习基地,结合现场讲解理论知识。到了高二之后,他们每周都要来两次,帮助实习基地的专业教师完成马铃薯的育种工作。
陈苗苗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家里的马铃薯种植上,“现在亩产能达到2000—2500公斤,我们家的收入提高了三分之一”。
近年来,庄浪县职教中心荣列“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率达98.6%以上,平均月收入4500元以上。
结合农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甘肃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嫁接苗”正在开花结果。
孩子有需要,八方来相助
“现在的娃娃,爷爷管不住。”在定西市陇西县权家湾镇赵家岔村,面对来家访的定西市教育局驻赵家岔村第一书记杨海生,赵玉璧老人无奈地说。
孙子小赵(化名)正坐在靠墙的方桌前,翻看着课本和作业。小赵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赵玉璧尽管在赵家岔小学当了37年的教师,有时候也拿孙子的教育没办法,“他的作业我都不看的,看也看不懂”。
甘肃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平均有500万打工者去到全国各地,全省留守儿童达到6.67万人。为了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教育部门、教师、社会各界纷纷发力,共同为关爱留守儿童作出自己的贡献。
定西市教育局持续派驻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解决赵家岔村群众需求。2021年,帮扶队走访关爱留守儿童10名,开展了物品捐赠、主题宣讲、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
教师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中坚力量,能够为学生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两年前,古浪县第四中学英语教师王明霞遇到一个烦恼。初一刚开学,班里的学生小冯(化名)就经常找各种理由请假。
小冯外表瘦弱,有心脏疾病。王明霞原以为他是因病缺勤,在一次送他去医院的过程中,与小冯的奶奶聊天才得知,小冯的爸爸一直在外务工,妈妈有精神疾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小冯想辍学去外地打工,赚钱供自己的姐姐上高中。
了解到小冯的情况后,王明霞认为他身边缺少可以沟通的人,决心帮助小冯打开内心。每周一上学,她都会找小冯聊聊周末回家都做了什么、作业完成得怎么样,“我们发现他特别爱打篮球,就支持他经常去打”。
在王明霞和学校的推动下,小冯获得了几位匿名人士的捐款,学校教师也时常给小冯买一些营养品,小冯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不仅如此,今年开学我和他谈话了解到,他现在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想考我们这的重点高中,未来也希望能考一个好的大学。”小冯的现任班主任贾婧婧说。
在学校教育之外,甘肃还发动社会力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陪伴。
近年来,甘肃高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课业辅导、快乐分享、兴趣培养、心理疏导、家书短信等方式关爱留守儿童,同时也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今年暑假,陇西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王明明到庆阳市环县,与当地留守儿童一同度过了5天的时光。“我自己也曾是留守儿童,特别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我们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王明明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留守儿童,体现着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一项良心工程、社会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高质量教育的托举,也需要更有温度教育的滋养。
(甘肃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翟博 吕同舟 段风华 杨文轶 尹晓军 项佳楚 彭诗韵 统稿:本报记者 杨文轶)
振兴乡村教育 赋能乡村振兴
王海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双轮驱动”,做好“振兴”“巩固”“拓展”“衔接”四篇文章,努力办好高质量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做好“振兴”的系统文章,着力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十四五”期间,甘肃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探索构建“1+10”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以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为牛鼻子,重点构建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四个“一体化”体系;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开放创新的高等教育、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四个“质量”体系;构建高质量支撑、教师成长两个支撑体系,全面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做好“巩固”的底线文章,着力夯实乡村教育发展基础。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基础工程,也是教育振兴乡村的底线任务。应当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并推动行之有效的特殊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长期性转变。实现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应按照“兜牢底线,夯实基础”的思路,以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为底线,持续抓好控辍保学、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两类学校”建设、学生资助帮扶、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全面夯实乡村教育发展基础,为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做好“拓展”的内涵文章,着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对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深化,是振兴乡村教育的核心和终极目标。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接受高质量教育,有利于培养、稳住、留住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应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几个关键: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深化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整体推动城市优质基础教育学校以城带乡结对帮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辐射,带动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让乡村孩子“上好学、有盼头”;加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共享融通创新发展行动,推进“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让乡村学校“缩差距、同进步”。
做好“衔接”的赋能文章,着力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教育应当主动融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全方位衔接乡村振兴需求,发挥好服务支撑功能。围绕乡村振兴中心任务,在教育布局、人才支撑、对口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在调整结构方面,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优先谋划布局教育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一体化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保持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在人才智力支撑方面,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涉农高校、涉农专业建设,支持高校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对口帮扶方面,继续实施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给农村学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完善高校定点帮扶机制,深化教育协作,巩固拓展东西部协作成效。
(作者系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文章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29日第一版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