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canadagoose.world.tmall.com
11月30日晚间,一条关于加拿大鹅消费者维权未果的微博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加拿大鹅面对中国消费者设置的“退换货政策”合理性引起热议。目前,上海市消保委已经对加拿大鹅在中国的关联公司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进行约谈,并要求加拿大鹅在12月2号中午前提交《更换条款》的正式说明。
据我要投诉-周到上海消息,贾女士花费11400元在上海国金中心加拿大鹅专门店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到家后发现产品诸多问题——品牌商标绣错、衣服缝线粗糙、面料味道刺鼻。但在向加拿大鹅维权的过程中,坎坷重重。
贾女士向上海国金中心加拿大鹅门店店长投诉,店长称自己没有权力退货,需要总公司层面来解决。向店长要总公司电话,店长却说没有办法提供,要贾女士自己去查。同时,店长表示公司已经向市场监管局方面提供了该羽绒服的报关单和合格的检测报告。要求贾女士提供给公司羽绒服不合格的检测报告,才可以退货。随后,贾女士又向加拿大鹅的检测中心邮箱发送邮件,并附上问题产品的细节照片,但收到的回复依旧未能解决问题,加拿大鹅在回复的邮件中表示,由于市面上仿冒品过多,不能确定客人提供照片中产品的真伪。
图源:我要投诉-周到上海
对于1件从品牌专门店购买的问题产品,负责出售的专门店无权退货,品牌总部也不提供有效解决方式,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如此艰难,不禁让人对该品牌的售后服务有些失去信心。
此外,据贾女士在我要投诉-周到上海的表述,店员在付款后才拿出《更换条款》让客人签字。贾女士为了取得已经付款的产品,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这张《更换条款》中几项条款,如“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更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图源:我要投诉-周到上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在热搜微博的评论区,网友对《更换条款》的合理性纷纷表示不平。
图源:微博评论截图
加拿大鹅的品牌形象一下子被拉下神坛,甚至有网友表示,现在都不敢穿该品牌的衣服出门了,怕被别人当作钱多被宰的“蠢人”。
11月30日当晚,有人致电了加拿大鹅在中国的几家专卖店,其门店员工表示,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是中国区通用的条款。
舆论的发酵将这条维权未果的微博推上热搜的前几名,品牌官方终于在12月1日早间对该事件进行回应,发布声明如下。
图源:加拿大鹅官方微博
先是门店员工表示——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是中国区通用的条款,后有品牌发布不同内容的声明——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货退款。对于品牌的突然“改口”,网友们不仅不买账,还对该品牌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抨击。
图源:微博评论截图
笔者登录了加拿大鹅的官网,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地区,品牌给出的退换货政策均为“30天无理由”。
图源:canadagoose.com
而在官网上换到中国地区,居然连退换货政策都没有找到。
官网法国地区的显示是这样的:
图源:canadagoose.com
但在官网中国地区的相关显示中并没有“Returns and Exchanges”的链接字样。
图源:canadagoose.com
此外,对于中国地区门店员工与品牌官方对《更换条款》的矛盾解读,更成为了一个让人“好奇”的谜团。上海市消保委已经对加拿大鹅在中国的关联公司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进行约谈,并要求加拿大鹅在12月2号中午前提交《更换条款》的正式说明。
品牌对不同地区市场的“双标”政策,以及面对中国市场顾客的不完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问题在没有解决之前就算没有贾女士引发近日的风波,也一定会有王女士、张女士……
再回顾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该品牌走到今日这一步并不是毫无迹象。
根据企查查的资料,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于2018年成立。品牌进驻中国市场后的“奢品”定位成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掀起一股购买热潮。
图源:qcc.com
但在热潮的背后,很快便问题频出,先是今年9月,品牌因在中国的广告内容虚假宣传被罚45万,后是11月,出售无防疫功能的千元口罩令人唏嘘,而今又出现维权问题,退换货政策惹热议……
诸多现象表明,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模式有待改善。中国市场庞大,与其他国家的市场相比消费者众多,企业制定不一样的战略可以理解。但是无论是推出什么样的政策,都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消费者,保障消费者权益,认真适应目的地市场,自觉尊重目的地法律。不够用心的企业也许会顺风一时,但终将受到市场与法律的制裁。
校对:凌再青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环球时报时尚周刊
环球时报地产观察
环球时报前沿观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